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足协严打以大打小以骨龄为准 惊讶18岁队员冒充14岁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2月16日16:01  新民晚报

  中国足球为何水平下降?若要总结原因,年龄造假层出不穷、以大打小屡禁不止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从今年起,中国足协在整治青少年球员假年龄方面实行新规:不管身份证户口本上的年龄,一切以“骨龄测试”为准。在不少圈内人士看来,这一招让造假失去了空间。

  2月13日开始,在广西梧州足球训练基地,1300多名1997/1998年龄段出生的足球少年接受了严格的骨龄测试和身份证检测。与以往的走过场不同,中国足协这一次明显动了真格。中国足协竞赛部副部长唐峰透露:“第一关是持有监测证;第二关是要通过身份证检测仪,身份证一刷,是真是假马上记录。还得照相,对照片确保为同一个人;第三关是进入骨龄检测机,手跟脸同时生成图像保存。最终的骨龄监测结果完全公开,放到网上任何人都可以查,如果有异议可以找专家重新要片子再来读。”

  经过三关这样的测试,尤其是最关键的骨龄测试后,很多球员露了馅。1300余名球员中,竟然有多达110名球员骨龄与身份证年龄不符,其中超过60%的球员年龄差距超过1.5岁。延边、新疆两支1997年龄段队伍,半数队员骨龄与身份证不符。最让足协相关人员惊讶的是,一名队员骨龄显示为18岁,但其身份证上竟是14岁,而他申报参加的比赛也是14岁年龄组。残酷的现实 ,让足管中心主任韦迪痛心疾首:“我们要下决心铲除虚假年龄、以大打小的病毒。” 

  这其中,来自上海的两支球队也未能幸免于难。幸运星俱乐部有10人超标,而徐根宝的上海东亚队则有5人被取消参赛资格。昨晚,幸运星俱乐部总经理易文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还需要进一步核查,“一些球员只比标准的14.2岁大了0.1或0.2岁,这样的误差在以前是可以的,现在行不通了。”而东亚方面则表示,骨龄超龄的球员大多不是球队主力,或者带训考察的小孩。

  本报记者 关尹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足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