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正酝酿推出以骨龄划分年龄段的青少年赛事体系,近日,1300多名15岁以下球员已在广西梧州基地接受了骨龄测试。此举被认为是足协根治年龄造假顽疾的重要手段,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足协的措施并不完全合理,而且,也有悖于国际足联规定。一位足球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年龄造假的根源其实在于政绩工程,“很简单,只要取消全运会、城运会、省运会足球比赛,就没有人再去改年龄了! ”
足协举措:看骨龄不看年龄
中国足协日前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部分青少年球员的信息档案,率先被“公示”的,是在大连阿尔滨、大连实德、广东中山足协和广东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接下来,中国足协还将陆续公布此类信息,这也被认为是全面根治年龄造假的手段之一。同时,足协还组织全国青少年球员参加骨龄测试,他们要全面建立系统的青少年球员信息档案,并计划推出以骨龄划分年龄段的青少年赛事体系。按照足协的预想,今后更改户口本、身份证上的年龄,将不会给青少年球员带来任何“好处”,困扰了中国足球多年的假年龄问题有望得到极大遏制。
专家意见:有道理但不绝对
多年来,年龄造假问题一直严重困扰着中国足球。年龄越小的国字号球队,在国际赛场上的成绩往往就越好,可一到了国家队层面上,就提不起来,一败再败。就在去年年底,还爆出了冯仁亮因年龄造假无缘亚洲杯的消息。现在足协多项举措并推,出发点毋庸置疑,但业内人士指出,其中也有不少弊端。一位足球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就对以骨龄划分年龄段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国际足联明文规定,不允许以骨龄取代年龄。骨龄只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是找一些人作为样本,以此得出一个标准。而不是说,你到了多少岁,骨龄就是什么样的。应该说,测骨龄是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绝对的。比如,和南方的孩子比起来,北方的孩子就比较吃亏,发育早的孩子就比较吃亏。 ”
有效措施:别再搞政绩工程
如果青少年球员更改了户口本、身份证上的年龄,中国足协是没有能力一一予以甄别的,他们所能做的,看上去只有把好骨龄关,充其量,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得更科学一些。不过,业内人士依然指出,这并不是根治年龄造假问题的关键所在,“根子其实就在全运会、城运会、省运会。 ”足球专家表示,过去青少年球员改年龄的问题非常普遍,但主要责任人既不是他们的家长,也不是俱乐部,根源还在于那些政绩工程。因为地方体育部门普遍热衷于追求全运会、城运会成绩,这才催生了大面积的掩耳盗铃。“如果没有成绩要求,还会有青少年球员改年龄吗? ” 高级记者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