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承鹏郝洪军:部分女足记有特权 有些作家很差劲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4月27日19:35  新浪读书
李承鹏郝洪军:部分女足记有特权有些作家很差劲

郝洪军李承鹏与主持人合影

  4月26日下午,《球事儿1》、《球事儿2》的作者郝洪军和著名足球记者、评论员李承鹏做客第二十届书博会新浪直播间,与网友一同聊中国的足球事儿。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全球的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2010成都书博会新浪直播间。我是文 视频-郝洪军聊《球事儿2》 揭幕一个大背景 媒体来源:新浪体育 坛,现在坐旁边的嘉宾喜欢足球的人肯定特别了解,他是著名的足球评论员,也是我们《球事儿1》,《球事儿2》的作者郝洪军老师。郝老师给我们新浪网友打一个招呼。

  郝洪军:新浪网友大家好,以前我参加过体育频道的节目,今天特别高兴能够参与读书频道节目的录制。

  主持人:今天作为作者来到新浪网友的面前交流,《球事儿1》和《球事2》其实间隔的时间并不长?

  郝洪军:三个月之内吧,《球事儿1》是在北京,《球事儿2》刚刚出来。

  主持人:我看到里面写到最近关于球坛的事情,尤其是黑幕的事情,这两本书区别大吗?

  郝洪军:区别还是很大,《球事儿1》是报告文学,主要是我经历了球会的大大小小的内幕,《球事儿2》应该是揭幕一个大的背景。实际上解了官员,球员相关方面的演绎出的内幕,可以说有很多很令人震惊的故事,从侧面可以看出中国足球这个圈子是够乱的。

  主持人:看了一些评论,大家都觉得真的是记者和足球官员是这么的近,若即若离的关系,包括前面说的谁有失踪了,一时感觉到我们也作为记者,很少跟这样官员这么的近。

  郝洪军:其实这个是很特殊的现象,在中国的新闻界,文化界,足球界是很特别的领域。中国足球,我们的球迷,我们的媒体可以骂足球主席,可以骂相关的官员,因为相对来讲过程当中有很多的真真假假。大的环境,舆论决定了这种媒体包括记者,包括球员,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可能和其他的领域里面是不同的,我们可能直接把电话打给足协主席,但是在其他的领域是很难的,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足球主席,你说我是某某报的记者,他会侃侃而谈,就是这种大的范围决定了这种宽松的领域,可以催生形形色色的事件发生。

  主持人:似乎是足球这个行业,好象是对媒体公开的,这种透明度还挺高。

  郝洪军:透明度非常高。

  主持人:没错,但是为什么反而是透明度很高的情况下,其他的行业不怎么打假扫黑,为什么足球这一块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郝洪军:因为这块领域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所以都在参与,它的利益体现是非常大的,足球水平落后,但是足球的影响力大。我们看奥运会得多了多少块金牌还不如足球得了第三名。有的人是想把足球搞下去,有的是想捞取利益,包括裁判员,包括官员,包括球员,实际上就是怀揣各种目的。

  主持人:那么你书里面有一种笔调就是有的时候,可能不一定是有各种目的,但是在这个氛围之内,已经是身不由己了。

  郝洪军:你做不到,必须同流合污。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抓了很多的球员,包括他的老母亲,有一个球员的老母亲说我儿子进去的时候,我觉得很耻辱,我见不得别人,我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但是我后来发现不对啊,所有人都做,他不做不行。她的罪恶感就减弱了一些。在这个圈子里面,可以说他们认为是高尚的东西,人们见面谈的,人家问多少钱,三、四万太少了,我要50万,非要把这种话题当做一种时尚。就像平常一样的问,“你吃饭了吗?吃了”。如果没有本次打黑风暴的话已经达到这种状态。

  主持人:媒体的角色也是很重要,媒体之间会不会有这样的?

  郝洪军:实际上据我了解,很多媒体在参与的时候,在操控某场比赛,有的记者的是掌握资源的,可以操控某个球员。只是说目前我们还没有司法部门,公安部门抓起来。

  主持人:所以你在写这本书里面,写到很多记者的工作、情感,你有没有担心到这里面所涉及到的一些人,可能我们读者会对号入座,有些东西回伤害到他们,或者说波及到他们,会不会有担心呢?

  郝洪军:实际担心倒是不存在,一定会有这种可能性,很多人对号入座,包括我到成都来,遇到很多朋友,也在问我。比如说我的《球事儿2》就写到一个记者,很有名的记者,你如果想对号入座,就等于承认了,在我们的圈子里面的确有这样的人。

  主持人:所以始终是树立了一个角色,可能是一部文学作品创作时候的需要是不是?

  郝洪军:嗯,对。

  主持人:因为在这书里面,刚刚说的,这本书,这个角色是很特别的,因为我本身作为同样是女生,同样是作为记者,我想问这个行业女记者多吗?她们跟男记者有没有不同,从媒体上看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郝洪军:跑体育的女记者还是有优势,包括中国足球这么多年,很多女记者靠自己手中的资源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源,但是不是所有的女记者都有这样的潜能,还是有很多的女记者在一线默默的靠自己的打拼。优势的话,还是少数人。

  主持人:你刚才也说道这个,他们在这个圈子里面,我就一个旁观者来看,足球真是那样,如果是一个女记者身份进出,我肯定不敢涉及。

  郝洪军:实际上这两年,有人说太可怕了,觉得太可怕了,我只是保持了一份原有的味道。

  主持人:你觉得可怕吗?

  郝洪军:看什么人理解,我觉得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只是我换一个角度把它反映出来,可能有些人觉得可怕,人怎么可能这样。

  主持人:像你,还有像李承鹏这样的人,很多人喜欢,非常锐利的足球评论名人,你的对立面更强,会不会受到一些恐吓啊,包括你写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受到一些人的恐吓,比如说匿名电话,匿名信等等?

  郝洪军:肯定有啊,包括李承鹏写第一本书的时候,也是接到了很多恐吓电话。我写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包括深圳球迷,每天20多个恐怖短信,我的电话在论坛上贴出去了,很多人打电话。我写的东西,我写的东西不是真理,而是真相,我们只是如实的评论。我们的良知,把我们的了解的东西通过一些方式表达出来,我们不会做错事。

  主持人:李承鹏请就坐,说说郝老师这本书,真实吗?

  李承鹏:这本书从文学性来讲我觉得很精彩。要说我想为我们这些写球评的人说几句公道话,有很多在文学思路有很高的思想,大家可以看到足球也是非常好的情感的小说。 有很多人是会写得非常好,不要以为我是足球记者,实际上我是体育作者。在美国的是体育作家,你不行当娱乐记者,你当不了,那需要非常高端的写作技巧,非常锐利的独特视角。是这样的,美国的体育记者,最后的舆论不是足球,是一个品位。

  主持人:包括你的书我们都是放在焦点上的。

  李承鹏:从文学的角度反映是非常棒的,一开始我被吸引了,不是因为他是我的朋友才说的,真的可以看一下。

  主持人:对心理的描写,我看了很多,你说的很多的作家对男女情感的描写。

  李承鹏:很多作家没有爱过女人,女人也没有爱过他,就不知道怎么写。

  主持人:足球男记者的感情生活非常丰富,那个度的把握很好。承鹏你说了很多的,如果这本书的不够的地方,都可以说说自己的作品。多少册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中国足坛反赌风暴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