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想封锁匿名信”
2010年年初,南勇等人被有关专案组带走,而现在第二封“匿名信”中直接指出“足协相关人员当时曾想封锁消息,防止(首封)匿名信的扩散。”
信中说,(当时)邮件被转到足协负责新闻工作的同志信箱里,该同志马上向南勇作了汇报,而“(南勇)瞪着眼睛把匿名信看了一遍之后,深感形势不对,马上告诉新闻办要严控记者,不得发布此消息”。“足协负责新闻工作的同志,只能跟一些关系‘好’的媒体打电话,号称匿名信并不属实,告诉记者不要传播。(2009年12月)18日一早,媒体曝光匿名信的报道还是由一家无名小报的无名氏报出,立即出现在全国大小网站上。激起了网民的严重愤慨,几分钟内网友评论就达几百条”。
举报风格过于“写实”
在第二封“匿名信”之中,那位神秘的举报人罗列了部分细节,这些细节过于“写实”,以至于让人难以相信。比如在这封匿名信中,有“南勇于某月某日某时某分,将(首封匿名信)转发出去”这样的描写,难道这位神秘举报人竟是一位网络“黑客”?
与此同时,在第二封“匿名信”中,还详细描写了哈恩是如何找到新东家的过程。而最让人拍案惊奇的,莫过于这位举报人还引用了一位据说是某俱乐部老总写给南勇的一封邮件,并且明确表示这封邮件的发送日期为“2009年3月29日”。
内容是真是假?
首封“匿名信”出现之后,国内大部分媒体最初几天纷纷持观望态度,随后即便稍加引用,也极力避免出现信中当事人的姓名——毕竟,南勇是国家厅局级干部。而与此同时,足球圈内却纷纷风传“(南勇)这次躲不过去了”。最终的事实也证明,南勇“确实有事”,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印证了首封(匿名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即便首封“匿名信”的部分内容是真实的,也不一定得出“第二封匿名信”就是真实的这种结论。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人怀疑这两封匿名信的作者“可能不是一个人”。在目前这种敏感时刻,“匿名信”出炉的动机也不是一般读者所能洞悉的。
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有关专案组尽快公布最新案情进展了。到那时,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两封“匿名信”,也许能够了解一些幕后的玄机。
2009年12月15日,一封“匿名信”发到了许多足球记者的信箱之中,其矛头直指时任国家体育总局足管中心主任的南勇,大约一个月之后,南勇在北京被有关专案组带走;2010年3月15日,第二封“匿名信”同样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出炉了,这封信甚至涉及国家体育总局某官员,让人难辨真假……
本报记者李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