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过去有黑哨,现在还有官哨。”这是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组组长吴齐在两会期间面对记者对中国足球裁判的一个说法。此前,中国足协一直否认“官哨”一说,但是更高的权威部门终于给了“官哨”正名的机会。
事实上,“名哨”陆俊、黄俊杰涉案,让一些俱乐部坐立不安。有人担心,黄俊杰和陆俊如果都交代了,有可能让某些豪门俱乐部面临一夜之间遭遇倾覆的风险。(综合《扬子晚报》、《羊城晚报》、《成都日报》报道)
陆俊、黄俊杰、周伟新被公安机关带走协查后,有圈内人士称:“黄俊杰他们肯定是被南勇等人供出来的!他们个人不排除收取了贿赂,但为什么现在才被调查?其实跟南勇、杨一民他们有关,因为很多裁判平时都听命于这些高层来吹哨!”
该圈内人士的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勇等人和裁判形成了相关的利益链,因为在中国足坛,裁判都需要先由地方足协推荐,后经中国足协审核通过才能上岗,而要申报国际级裁判,也要中国足协的推荐。因此,不排除南勇、杨一民、张健强等人“命令”他们操纵比赛以获取利益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官哨”与豪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要想动用中国足协高官的“资源”,决非年年为保级而战的俱乐部所为,一定是一些豪门俱乐部。比如,中国足协总是很配合地把某个“熟人”派给某家俱乐部。时间长了,就有消息传出:某某某就是某某俱乐部的御用裁判!
“我早就知道要出事。有些财大气粗的俱乐部为了得到裁判的照顾,每年都有专门的‘裁判基金’。”在陆俊、黄俊杰等人被传协查后,某俱乐部人士表示。
这位内部人士称,某家北方豪门俱乐部十年前就有贿赂裁判的传统。本来按程序,只有赛前联席会时才知道哪位裁判执法。但事实上,这家俱乐部总有人会通过圈内的人脉关系,更早知道谁是主裁判,把“工作”做到前头。
按照规定,裁判下到赛区后,应该由赛区组织者(当地足协)来安排接待。但为了方便沟通感情,俱乐部总是设专人帮助搞接待工作。一旦搞定裁判,做工作的人就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俱乐部总经理。一切安排就绪,总经理就会在赛前简短的动员会上暗示大家,“这场比赛大家放开了踢就行!”队员们也心知肚明,“老总这么说,就是裁判工作做到位了。”一家豪门俱乐部前总经理曾抱怨:“最早我们一年拨出七八十万来运作裁判,后来逐渐增多,现在都到了好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