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韦迪这个人:有魄力看队员眼光好 曾“制服”杨文军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1月30日11:16  南方都市报

  上周五,国家体育总局一纸任命把55岁的韦迪推到公众视野、风口浪尖。对足球圈来说他是如此陌生,对中国体育圈而言,他领导也都是冷门项目。

  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九任掌门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从沈阳体院到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韦迪。也许在这个敏感时期拼出来的韦迪带有特殊色彩,也许这并不全面,但它绝对真实。

  学生时代的他刻苦、稳重

  ●讲述者:张贵敏

  (韦迪研究生同学、沈阳体育学院现任院长,两人已相识31年)

  我和韦迪是读研究生时期的同学,也是沈阳体院历史上的第一批研究生。从1979年入学的时候开始我就认识他了,那个时候我们班上一共7个人,我和韦迪分在了一个宿舍。一直到读完研究生毕业,我们都住在一起,可以说我对他是比较了解的,他调到足球管理中心后不久我们就通了电话。

  学生时代,他学习很努力,很刻苦,也很稳重。30年的交情,我们一起经历的故事肯定是有很多的,但他刚刚上任,我不想进行过多评论。现在方方面面都很关注他上任的事情,媒体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很容易引起一些误解。而目前足球在国内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作为他的同学、朋友和曾经的同事,我不想给他的工作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

  工作中有魄力、看队员眼光好

  ●讲述者:王揖涛(沈阳体育学院原院长,现国家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两人已相识31年)

  我跟韦迪在一起工作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他离开沈阳体院之后来到重竞技中心,之后又到了水上中心,成绩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们到了北京之后,相互之间联系得并不多。

  我1976年从沈阳体院毕业,然后留校任教,韦迪比我低几届,我记得他是最早的一批研究生。读书那会就表现得很突出,很勤奋,很好学。你想想,不突出的话也不可能留校任教。到了1983年,他就成了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时间不长就做了中层干部。在我印象中他好学、正派、聪明。行政工作上,先是系主任,然后是院长助理,最后到了院长。一路很顺,表现得很优秀。当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都是非常好的。我比他年长,但是他升得比较快,1991年他当院长的时候我是党委副书记,我记得学校领导开会的时候韦迪开玩笑,他说“我就是一头小羊,带领着一群老羊。”

  那个时候是改革开放头几年,沈阳体院正处在一个发展的时期,由于韦迪年轻,工作中不乏魄力,在对外交流、学校的建设方面有很多建树。比如说在与竞技体育相结合这方面,韦迪在当系主任的时候就开始负责我们学校下面的一个竞技体校,当时的重点是田径和滑冰。韦迪当上院长之后增加了一个新项目——— 自由式滑雪,韩晓鹏和李妮娜都是他招的学生。那个时候国内的自由式滑雪完全是一片空白,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从零开始。之后韩晓鹏在都灵冬奥会获得金牌,李妮娜获得银牌,可以看出韦迪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他调到北京以后,我接他的班做了院长,在自由式滑雪上也下了一些功夫,但还是韦迪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基础,对于这枚冬奥会金牌,我一直认为,韦迪才是项目发展的原动力,他是有功劳的。

  北京奥运前“制服”杨文军

  ●讲述者:北京某资深体育记者

  (与韦迪相识7年)

  我跑过举重,也跑过水上项目,对韦迪也算很了解,但在我的印象中,韦迪并不是一个个性特别鲜明的人,假如让我现在回忆和总结,我觉得这个人很平淡。唯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大概一年时间,有一次在水上中心训练基地的办公室,由于杨文军个人成绩比较好,在训练的理念上不服从安排,结果惹火了韦迪。那次看来他是真发火了,直接拍桌子向杨文军嚷嚷。这事后来传了出去,很多记者都知道了。从此以后杨文军就老实多了,他和孟关良重新搭档,这才有了以后他们在北京的成功卫冕。

  他是学者型、业务型、政治型领导

  ●讲述者:刘爱杰(国家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两人相识9年)

  我认识韦主任是2001年他调到水上管理中心之后,一起相处了将近9年的时间,让我来谈他,实在是有太多话要讲了。他是学者型的领导,因为他本来就是大学教授出身;其次是业务型领导,尽管从一个中心到另一个中心跨度很大,但他能够在短时间内就掌握项目的运动规律,能够用简单的一、二、三、四把一个很复杂的专业知识说得很清楚;另外他还是一个政治型的领导,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水上中心的几支队伍表现都很差,最好的名次是第8名,连前6都没有进去。这个时候韦主任调来了,可以说是在危难之中挑大梁来了,他先是和各个部门各支队伍的负责人挨个谈心,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熟悉了情况。之后就给我们定了一个目标,就是中国水上项目必须取得突破。过去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只会一些技巧,划船项目不是中国人能干的。韦主任就提出来要破除这个迷信。在2002年全运会结束了以后,他就提出了“超常规思维、跨越式发展”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说,将国家队和业务处合并。之前这两个部门是分开的,各自负责人经常会出现意见不统一,合并以后,业务为队伍服务的杠杆作用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在韦主任来之前,我们的训练手段和管理手段都是非常落后的,他也意识到,短时间内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就花大力气请了很多外教,比如皮划艇的马克、约瑟夫和赛艇的伊格尔等人。但他对外教的管理是讲究策略和艺术的,绝对不是放羊。而且反复跟我们讲,外教不是神,除了要帮我们提高成绩,还要带来一整套的训练体系和理念,能够给我们本土的教练起一个传、帮、带的作用。韦主任也是一个敢于抉择,处事果断的领导,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两个月,他就将外教约瑟夫炒了鱿鱼,这可是德国最大牌的教练。

  对于水上中心来说,韦主任的离开是一个重大损失。那一天他先是一大早去参加足协的工作会议,通报他调到足管中心,然后是到水上中心来通知我们。当时大部分同志都依依不舍,很多人都热泪盈眶。我们想开一个欢送会的,但根本没有时间,当天下午他就去总局开会了。但我们肯定会找出一个时间来开这个隆重的、带有人性化的欢送会,其实不仅仅是要感谢他这些年来对水上项目发展的贡献,还要让他交代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备战工作和部署。因为他调任前,我们正在设计一套备战方案,还没来得及完成。

  脑袋聪明,本该当总局副局长的

  ●讲述者:刘永福 (国家柔道队教练,和韦迪相识13年)

  韦迪的为人、工作能力太好了,1997年国家体委改制,名称变成了国家体育总局,他从拳击管理中心主任成为重竞技管理中心主任,悉尼奥运会我们就取得了好成绩,从举重、柔道到跆拳道全面开花,我们柔道队的教练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尽管很低调,但韦迪是个真正干大事的人。大林(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一直都很欣赏他,对他十分信任。这次他调去当足球管理中心的主任,可能别人都觉得很突然,但我觉得很正常,这是人们对韦迪不够了解,我觉得他就适合足球这种大项目。

  他的工作很深入,尽管只是在重竞技中心干了4年,但在像奥运会这种大赛之前,他对每个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心理都十分了解。跟我们说话的时候表现得很谦和,喜欢跟队员混在一起。我记得他总是笑着对我说:“刘教练啊,我拜托你了啊。”这话一出,我就觉得责任重大。虽然他比我小6岁,但我一直都很敬佩他。韦迪是个人才啊,他脑袋特别聪明,本来应该当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的……这事具体我就不多谈了。让他现在来管足球,很符合形势的需要。

  悉尼奥运会力挺占旭刚

  ●讲述者:姜雪辉(国家举重队前教练,现辽宁女子举重队总教练,和韦迪相识27年)

  其实在韦主任调到重竞技中心之前,我就已经跟他很熟了,我是1987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那个时候他就是我们学校的领导干部。1997年他调到国家重竞技管理中心,我们的接触就更多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出色的总帅,工作方面特别精细,大局上有一种运筹帷幄的气魄。我发自肺腑地对他表示尊敬,在我心目中他就是一个特别亲切的父亲、兄长那样。那个时候不论是在举重队、柔道队,工作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对他赞不绝口。对于他的手下,他总是乐于帮助,也总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韦主任专门把自己的行李搬到了训练局内的宿舍,跟我们同住、同吃、同练了半年多,对队伍特别了解。我们教练和队员犯了什么错误,他也从来不去指责,而是帮助你改正。我特别难忘这段经历。奥运出征前,上报队员的名单曾经引起争议,占旭刚在之前比赛中的表现并不十分突出,但在关键时刻,韦主任还是用了占旭刚,因为他对这名运动员的实力和潜力很了解,也只有占旭刚出去金牌才有希望,结果占旭刚果然拿到了金牌。所以韦主任特别注重实践,用事实说话。

  悉尼奥运会的时候我是国家举重队的教练,进了奥运村之后,韦主任就逐个找队员下象棋、下军棋,几乎跟每个运动员都下了一遍。在下棋的过程中,他们的压力不知不觉就消解了。

  我的队员丁美媛是大级别,75公斤以上级,最后一个出场。因为前面中国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和丁美媛的心理包袱都很大。在前一天晚上的赛前准备会上,他非常及时地帮我们解开了这个包袱,当时他说:“不要把拿金牌当做压力,要当成一种动力,金牌现在还不是我们的,我们要去智取,把它给夺过来。”

  在我看来,韦主任就是“中国体育界的消防队员”,他总是有办法来解决难题。之前重竞技不行,他来了以后一下子拿了8枚金牌;之前水上项目不行,他去了以后又一下子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不是每个领导干部都能做到的。

  老大哥酒量确实很大

  ●讲述者:王滨(著名航海人,和韦迪相识5年)

  我与韦迪最早接触是在2005年,那一年国内要组建队伍参加“泰王杯”帆船赛。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非常朴实,非常实在的领导,没什么官架子,为人处世很低调,我们这个圈子里的人都很尊敬他。觉得体育总局里官员很多,但是像韦主任这样的却很少见。

  帆船是非奥运项目,跟奥运战略没有任何关系,由于得不到重视,很多人都不玩了。负责我们这一行的领导也很难出什么政绩,但韦主任一直支持我们这个项目的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也是尽可能支持,比如很多国外厂家来谈合作,他都是能出面就出面,能帮忙忽悠就忽悠。帆船比赛大多在民间,假如缺乏官方的支持,它就缺乏公信力,韦主任在这方面帮了很大的忙。

  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个老大哥的感觉,平时来深圳,我们都会一起喝喝茶、喝喝酒,他的酒量确实很大,在我的印象中,虽然喝多了会有些脸红,但从来没有见过底,我从来没见他喝高过。而且他喝酒的时候很豪爽,耿直,酒桌上说一不二。

  定夺金点不切实际,被袁伟民狠批

  ●讲述者:袁伟民

  (摘自《袁伟民与体坛风云》239至241页)

  2001年全运会之后,由刘爱杰担任领队的中国皮划艇队重新组队,根据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韦迪“超常规思维,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他们提出了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口号,并且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努力实现了这个目标。

  ……

  显然,对于水上项目在雅典奥运会的突破,袁伟民是充分肯定的,但是在体育圈里,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韦迪在奥运会前去给袁伟民汇报的时候,受到了袁伟民的批评,批得韦迪很狼狈。

  说起这件事,袁伟民笑了,他说确有其事:

  当时韦迪汇报,没有汇报完。他一开始就汇报说,现在水上项目有3至5个夺金点,我就忍不住插话问了一个问题,他没有一一答上。最后我叫他回去好好准备一下再来汇报。

  我的观点是———当时我也是这样跟他说的,如果是3至5个夺金点的话,你得跟我说说每个项目现在的实际水平,在国际重大比赛中的成绩怎么样。可是这些项目你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还没拿到牌子啊!要想拿奥运金牌,就得经常在世界重大赛事的前三名晃悠才行,按照我掌握的情况,我根本不相信水上项目能够有3至5个夺金点,如果他说有1至3个夺金点,这我能听得进去,但是他说能有3至5个项目夺金牌,我就不信!

  竞技体育一般就是这样,你在实力上能进得了世界前三名,经常能拿到牌,这样才偶尔能拿个金牌。而且很多项目的世界杯分站赛成绩是不能太算数的,因为这种比赛一般来说不会世界上所有的高手都参加,可能三分之一的强手去了,三分之二没有去,你就是拿了这种比赛的金牌你也得想到,你的金牌含金量有多少?如果强手都去了,你可能连牌子都拿不到!当然,就是在这种世界杯分站赛上,拿了牌总比不拿好,但是要实事求是,要真具有很强的实力、有这种可能,你才能把自己摆到具有金牌水平的位子上去。

  我就是这个观点,所以那天就没有让韦迪讲完。想尽快突破是好的,但如不从实际出发,欲速则不达。这个事情后来传出去了,可能韦迪觉得挺没有面子。其实,他的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有一定本事。

  韦迪汇报这件事,成为雅典奥运会前的一个“段子”,直到今天,韦迪主任仍有点儿“耿耿于怀”。类似这样的事情,在袁伟民的体育局长生涯里不是很多,但也不是很少,很多领导干部知道袁伟民的性格,在汇报的时候都会做认真的准备。

  大赛当前幽队员一默

  ●讲述者:袁伟民

  (摘自《袁伟民与体坛风云》043页)

  中国女子举重队是当天上午8点离开驻地前往比赛场馆的。在巴士上,活泼好动的杨霞问坐在一旁的举重队领队(奥运期间,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一般兼任队伍领队)韦迪:“我怎么一点都没有大赛前的感觉,好像平常一样,感觉不到紧张,这正常不正常?”韦领队说:“我给你测一测心跳脉搏,就知道你到底紧张不紧张了。”杨霞很认真地卷起袖子露出自己的手腕。过了一会儿,她急切地问韦领队到底怎么样,韦迪一脸疑惑地说:“你怎么没有脉搏了?”杨霞顿时笑得前仰后合,引得整个车厢欢笑一片。赛后韦领队说,大赛临头,队员还能够笑出来,这就说明心理素质绝对过关。当时他就想,这块金牌,没跑!

  他最大特点:把工作生活化

  ●讲述者:钟勇

  (中国杯帆船赛CEO,和韦迪相识5年)

  最早认识韦主任是2005年,当时买了一艘帆船,准备从法国开回来,需要停靠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码头。我们这种民间的活动,需要通过官方的组织出面,于是韦主任就通过国际帆船联合会的关系,让这艘船顺利运回了国。两年之后中国杯帆船赛创办,我们之间的联系就更加频繁、更加密切。

  他不仅带动了中国水上竞技运动的发展,帆板、皮划艇等项目纷纷在奥运上夺金。而在群众体育项目上,也非常关注。2007年,在他的大力支持和动员下,中国杯帆船赛得以创办,他为中国杯确定的政府主办、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经三届赛事成功举办证明是正确的,按这一模式运作保证了中国杯沿着注重社会效益、注重发挥市场优势的轨道健康成长。现在看来,这种模式是成功的。

  现在,在韦迪的支持下,大帆船比赛也在中国的海岸上遍地开花,青岛的沃尔沃帆船赛、上海九龙山帆船赛、厦门的中国俱乐部杯帆船赛、海峡杯帆船赛、三亚的环海南岛帆船赛等赛事纷纷创办,他带领中国的大帆船航海运动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

  跟韦迪交朋友是一件蛮轻松的事情,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工作生活化”,每年我们都会聚一聚,在聚会的过程中很轻松地就把工作上的问题给解决了。他是一个很幽默的领导,没有官架子,我们公司的员工都愿意跟他聊天。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搞“纵横四海环球航行”之前,我们希望在船上插上中国国旗,韦迪当时故作惊讶:“开什么玩笑,地球这么大,你们想环球就环球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哦。”玩笑之后,还是很快批准了。

  不予评价、不便谈论

  韦迪是当下的焦点人物,由于他在中国体坛丰富的阅历,谈到他的为人与作风,有人滔滔不绝,但也有人选择回避,将自己的观点隐藏了起来。

  王义夫(国家射击队总教练):我跟韦迪一直在不同的中心,我们之间真的不熟,有媒体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在西沙群岛我和他一起喝酒最后耽误了报告会议,这是没有的事情,完全没有这回事。

  宋兆年(重竞技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我和韦迪在重竞技中心共事了4年,他是我的上级领导,但我在去年就已经退休了,现在足球又是个敏感的话题,所以我不便谈论他。

  占旭刚(原国家举重队运动员):不管是当运动员期间还是退役以后,我都跟韦迪不熟,我们那个时候的教练现在基本上还在国家队里面,他们跟韦迪很熟。

  王新坤(沈阳体育学院竞训处处长):这个我不作任何评价。

  宋广礼(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活动三部部长):对于韦主任的调任我感到很突然,除此之外,我不想作太多评论。

  采写 本报记者 徐显强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中国足坛反赌风暴专题 

更多关于 韦迪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