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孝五:体育产业就是商业运作 中国市场已现雏形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27日12:38  《看台》杂志

  文/刘孝五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勇夺51枚金牌,超越美国、俄罗斯坐上金牌榜榜首的宝座。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乍然一看,体育产业在中国的说法也很符合逻辑。但我所说的体育产业不是指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省运会等。要知道这些运动会是在花纳税人的钱搞国家营销和城市营销,而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体育营销。

  体育产业就是商业运作

  之所以说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不是体育产业,是因为为了举办这些运动会,纳税人花钱养了很多与体育两字的本来含义没有什么关系的人,而且这些运会本身就没有产生长久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不能长久养活组委会的相关工作人员。虽说奥运会的体育营销能赚钱,但对于总体的投入,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而所赚回的钱也只是运动会的运营费。这样看来,奥运会根本不赚钱,故奥运会算不上我通常所讲的体育产业。要知道,体育产业是通过运动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产生长久的就业岗位。奥运会也能带动旅游业、餐饮业等的发展,但那是短暂。这怎么可能是产业呢?至少不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奥运会是以金牌为目标,恰恰与体育产业的意图背道而驰。体育产业的基础是职业体育,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商业运作,金牌不是它的核心。

  中国的职业体育已现雏形

  既然金牌不是体育产业的核心,那以中国目前的体育状况来看,就胆敢说体育产业就在中国是不是很笑话?其实不然。中国从1950年开始实施计划经济到1978年三中全会止共28年,以后实施市场经济到现在有30年,中国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的体育工作实施了44年,到1994年我们才开始足球体制的改良,改成甲A和甲B,随后又改成中超、中甲,但改来改去足球的根本体制都得不到改变,到现在足球仍然被老百姓骂得狗血淋头,俨然是一块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再怎么被人骂,中超的冠名费都高达5000万,在中国没有哪个联赛能与之媲美。

  尽管中超的冠名费是中国体育的翘楚,但如果严格从体制上讲、中国目前其实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体育,所以也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体育产业。但中国的职业体育已显雏形。在中国刚刚开始试行的职业足球联赛和职业篮球联赛就是我通常所讲的体育产业。国家不出钱搞体育了,而是老板出钱搞。但这其中夹杂着国有垄断企业,且目前这两个联赛依然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的足协和篮协来运作,保持着中国计划经济的色彩。虽然不是很职业,但职业体育已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了。何况中国第一个区域足球联赛——珠超联赛已拉开体育产业商业运作的序幕了。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消费市场是世界最大的,怎么会没有体育产业呢?原因是受制于目前的体制,缺少商业运作。如果能让生意人来运作中国的体育项目,那在发达国家火爆的东西,未来一定会在中国火爆;在先进国家流行的东西,很快就会在中国流行。体育产业在欧美如此发达,一定会在中国发展起来。斯诺克(snooker),NBA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刘孝五

  著名职业足球经理人、广州青年商会常务副会长

  前广州太阳神、广州日之泉、深圳香雪上清饮俱乐部董事副总

  广州珠超联赛体育经营管理有限公司CEO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新浪体育封面秀专题 

更多关于 刘孝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