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任前后真正的“德比”
2001年底,上海足球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如前所述,上广电和上海文广集团入主申花。还有一件就是,中远足球俱乐部在收购上海浦东足球俱乐部不到两年以后,从甲B成功地冲上了甲A联赛;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从此拥有了两支甲A球队。中国足球也同时开始了真正拥有“德比”的历史。
虽然联赛尚未开始,但在上海以及各地体育媒体的炒作下,从队员转会开始,两家足球俱乐部便已开始了球场外的“德比”。
一年一度的转会工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根据中国足协当时的有关规定,队员年满26周岁就可以自由转会,有意自由转会的队员无须通过俱乐部,自己就可以通过传真或直接向中国足协递交转会申请。但又规定,转会申请表上必须由俱乐部盖章。这样一来,俱乐部的公章就成了队员转会申请表上的一个修饰的图案,你同意,盖章;不同意,也请盖章。
12月中旬,当年的联赛在冬日初霁的雨雪中结束。但那年的转会工作与往年不一样,因为在我们未来的计划中,重组以后的申花队,将吸收上海文广集团所属的原有线(电视台)02俱乐部许多优秀年轻队员加盟。那年他们虽然没能成功冲上甲B,但其中不乏如杜威、孙吉孙祥兄弟、于涛、姚力君、薛飞等这样的优秀苗子。他们在范志毅等几个老队员带领下,代表上海参加了全国九运会足球比赛,并取得了亚军。这样一来,也意味着原有的申花队伍中,将有一批队员面临着挂牌转会。19日俱乐部宣布重组后,为了稳定队员的情绪,20日一大早,我就来到申花的康桥基地,逐个找队员谈话,了解情况,沟通思想。
申思假道欧洲去意已决
“根宝来,我就走。”这是2001年12月初,申花俱乐部即将重组,外界风传徐根宝将回申花执教时,我在媒体上读到的最醒目的标题。报道中并没有具体点名是哪一位队员的表态,但我估计,当时熟悉申花的媒体和球迷们都会读懂这个标题的含义。
那时,主力队员转会对申花实力影响最大的,一个是申思,还有一个就是祁宏。那天本想找申思好好聊聊,但我没有见到申思。后来得知,他已事先征得原申花俱乐部领导的同意,在当年联赛结束后前往欧洲某足球俱乐部接受试训。但不论试训的结果成功与否,此时此刻,对于当时的申花来说,申思似乎去意已决。这也是我最初得到的关于申思主动要求转会的信息。
很快,申思的名字随同申花转会的球员名单,一同报到了中国足协。但是,关于申思转会费的正式报价,我想与申思本人沟通一次以后再最后确认,所以迟迟没有上报。
12月下旬,从欧洲回来的申思,在他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申花的康桥基地。我在办公室里接待了他们。这时,距转会报名截止时间只差几个小时。
老爸亲自为儿子作解释
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如果撇开当时谈话的内容,而仅从言辞的得体与谈吐的温文尔雅,我很难感觉坐在自己对面的人是一个中国足球运动员。
坦率地说,自从中国足球经历了黑色的“5·19”以后,我已经很少再看中国足球。但从时断时续的足球报道中,对我国足球运动员的状况多多少少有所耳闻。从交谈中可以看出,申思的父亲在自己儿子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这个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之所以陪着申思来到俱乐部,主要是亲自向我们说明儿子转会的理由,生怕我们误会了申思。他用低沉而恳切的声调,反复地向我强调,是申花培养了申思,使儿子成名;他着重解释道,“并不是因为你们文广和SVA来了,申思才要求转会。出国试训,只是为他将来的发展,寻求一种可能性。按理说,如果不成,那应该留在申花才是。但按现在球队的情况,如果申思真的继续留在申花,那不论对于球队还是对于申思个人,都未必有利。所以,现在提出转会,实在是出于无奈。但是,如果将来情况有了变化,申思说不定还会回来……”
我们一面喝着茶,一面海阔天空地聊着。通过这一次心照不宣的谈话,我充分理解了这一对父子对于申花的感情。但事已至此,挽留也很难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只是希望申思不论走到哪里,都要保持好的状态,将来有可能的话,欢迎他再回到申花。
就在谈话的过程中,我们按照中国足协的计算公式,根据申思的实际收入和条件,最终确认了转会价格,并赶在当晚截止时间前传真到中国足协。
原以为,申思的表态只是虚晃一枪的过门。没想到两年以后,申思果真通过记者朋友,表达了重新回到申花的愿望,为了避免外界的误会,我把申思请到自己家里,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在分析了各种可能性以及权衡利弊得失以后,最终决定放弃了这一努力——此是后话,留待以后再叙。
哪个是祁宏?
这就是那个冬天发生的故事。那是我刚在申花上任的日子,也是十强赛的英雄祁宏在中国足球界如日中天的时候。假如当时来自圈外的我,对这些有所了解的话,那么随后所发生的许多故事,大概就要按照另外的线索展开了。
但是,坦率地说,此前我并没有见过祁宏,哪怕是在电视屏幕上。
“哪个是祁宏?”我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对着两个来访的朋友发问。这两个人里面,其中有一个是上海交响乐团办公室主任,后来出任申花足球队领队的周京华。
这是2001年12月16日,星期天。外面正雨夹雪,沙沙地扑打着窗户。当天下午,申花主场迎战辽宁,电视里正转播比赛实况,申花外援兰柯非常漂亮地接过传球,几乎面对空门,用脚弓顺势一推,球进了。“又是祁宏传球助攻,”朋友评论道,“这小子的球现在越踢越好了。”
“哪个是祁宏?”我又问了一遍。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助攻队员的镜头,他自信地扬了扬头,转身往自己半场奔去。
“这就是祁宏。”他们指着屏幕告诉我。这天,离申花重组正式挂牌还有3天时间。坊间已经风传他要离开申花,将转会去中远。
“你们无论如何要留住他,就算他要离开申花,也不能让他去中远,否则,无论从舆论还是在球场上,都会给你们带来大麻烦。”来访的朋友苦口婆心地劝阻。
我心里一沉,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局面,那又该怎么办呢?事实上,中远足球俱乐部也早已开始打起这两个主力队员的主意。只是我们还抱有幻想,期待他们能留下来,继续效力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