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沪上足校献策:校校都应有球队 课余训练不误学习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9月16日17:33  新民晚报
 足球从娃娃抓起,组织足球兴趣班,让更多的孩子走进足球场

  近日,本报连续刊登《选才难比赛少经费缺教练急》等3篇报道,反映目前青少年足球发展遇到的种种困难。昨天,申花足校、“幸运星”足球俱乐部、足球传统学校平凉路第四小学(下称平四小学)的“掌门人”通过本报敞开心扉,建言献策。足球从娃娃抓起有什么好办法、体教结合该如何搞下去、足球学校生存之道在哪里……发自肺腑,句句良言。

  校校都该有球队

  踢球的小朋友越来越少,难道孩子真的不喜欢足球吗?并非如此。课业负担重,家长担心孩子踢球后出路难寻……原因很多。不过,平四小学校长许碧鹰认为,校园没有足球氛围也是症结所在。

  现在,艺术作为教育部门考核学校的标准之一,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舞蹈队、乐器团,校园文艺氛围浓厚。相比之下,参与运动的孩子寥寥无几。杨浦区曾是上海出足球人才的地方,鼎盛时小学男足队就有17支,可现在只剩4所学校有球队,水平参差不齐,今年区足球比赛差点搁浅。

  “真希望每个学校都有支足球队,”许碧鹰认为,校园有了足球就有了活力,学生有团队精神,乐观向上,敢于争先,坚韧不拔,这对育人有好处。

  尽管现在足球大环境堪忧,许碧鹰表示,平四小学坚持校园足球的方向不会改变。目前学校有17个班级,每个班级一周由请来的退役球员上一堂足球课。学校每年还举办足球节,展开趣味足球活动,评选“金靴奖”,让每个平四的学生都能过把足球瘾。

  学习训练两不误

  这两天,祁宏正带着一支球队在成都参加全国少年足球比赛。很无奈,开学了,小球员的学习因为比赛受到影响,这是“幸运星”俱乐部最不愿意看到的。“首先,他是个学生。其次才是球员。”这是“幸运星”足球俱乐部一贯宗旨。

  “训练和学习两不误,真能做到吗?”这是很多家长的疑问。“幸运星”足球俱乐部总经理易文斌介绍,俱乐部和欧洲教练有很好的沟通。“根据国外小孩的运动研究来看,15岁以下的孩子每天训练一个半小时就足够了。所以,‘幸运星’的小球员是放学后来训练,九年制义务教育一点没有耽误。”

  义务教育结束之后,根据小球员的具体情况,俱乐部会和家长沟通,确实有潜质的,俱乐部建议家长高中后将孩子的发展方向侧重踢球。如果没有希望,学业也没荒废,利用足球特长读个好高中,抓学习为主。

  深入基层育好苗

  足球学校,是小球员通向中甲、中超,甚至国外联赛的重要“中转站”。因为费用上的问题,部分有足球天赋的“穷孩子”望而却步。

  难道足球学校的培养模式走到了死胡同?申花足校常务副校长蔡华敏并不这么认为。多年来,申花足校向中超申花、八一、河南等俱乐部输送了郜林,沈龙元,王洪亮,毛剑卿等20来位优秀足球选手。两年里,28名球员到同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东华大学等高校就读。

  “摆脱财政困境,将足球学校部分优秀球员纳入俱乐部的梯队建设,是条光明大道。”蔡校长设想,今后学校发现特别优秀的足球人才,经过教练委员会评定,争取同俱乐部商量一起培养,减免孩子在足校的费用。或者,小球员培养成才,输送给其他俱乐部,收取一定的培养费,再把这些培养费用在到外地选材,好苗子培养上,如此良性循环,足球学校定能办好。

  目前,足球学校是民办运作模式,费用确实不菲。申花足校为了培养人才,开始派教练到浦东、虹口、闸北等5所学校,利用双休日,组织兴趣班,培养、发现优秀足球人才。此外,足校近期还开设了一个“国际班”,招收在沪的外籍小朋友,目前已经有七八十人的规模。

  本报记者钟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青少年足球专题 

更多关于 青少年足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