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慈鑫
8月18日,在中运会男足小组赛中,香港队以0∶0战平北京队。图为香港队球员蔡国威(左)在比赛中与对手拼抢。
新华社记者 李尕摄
在中国足球大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在长沙举行的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中,记者听到不少足球界基层人士表示:“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好苗子越来越难选。”还有人感叹:“没能在娃娃阶段抓好足球培养工作,中国足球永远也上不去。”
北京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秘书长李连江同时兼任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秘书长,他告诉记者:“现在中国踢球的中学生大约有3万人,这是指接受过一定的专门训练,能够经常性参加足球运动的孩子。而在全国中学生足球人口历史高峰期,这一数字达到60万人。这也反映出,近些年来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在中国大幅萎缩。”
参加本次中运会男足比赛的郑州四十七中足球队教练介绍说:“喜欢足球的孩子仍然很多,但很少有家庭支持孩子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踢球,‘选苗难’已成为基层教练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这名教练表示:“除非是孩子学习太差,实在没有出路,否则,几乎没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学校足球队,向足球运动员方面发展。很显然,期望孩子上大学、以后有一个好工作是大多数家长的心态,但足球无法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未来。”
李连江表示,近些年,中国普通中学的硬件设施已经大幅改善,很多学校都建起了田径场、足球场,但一个数千人的学校却往往连一支足球队都没有,这确实是一个悲哀。
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在中国并非一直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排斥。李连江回忆说,在中国足球职业化初期,各地曾大办足球学校,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进足球学校中。应该说,中国青少年足球曾经有过可以实现大发展的时机。不过,随着中国足球联赛的状况恶化,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踢球的家长越来越少。
另一个关键原因是,在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过程中,长期重竞技轻教育。孩子一旦练球就意味着只能往足球运动员方向努力,无法得到全面发展,家长自然不会支持。
三高足球队正是要走出重竞技轻教育的误区,他们也因此成了中国中学生足球队的一个特例。李连江说:“正像俱乐部的名字叫‘三高’一样,我们培养的孩子要做到三点:文化素质高、道德品质高、运动技能高。我们的队员几乎百分之百能上大学,就算不踢职业联赛,这些孩子的前程也不会被耽误。”
在全国绝大部分中学生足球队“选苗难”的大背景下,人大附中足球队却是家长眼中的“香饽饽”,李连江介绍说:“我们从来不愁生源,因为想进我们球队的孩子实在太多了。”
本届中运会男足比赛,三高足球队是夺冠大热门。近十几年来,三高足球队始终是国内中学生足坛的一支劲旅。
不过,这支高水平中学生足球队却没有付出超常的训练时间。“他们每天在课余时间训练两个小时。”李连江说,“对一支中学生足球队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中国第一支参加职业足球联赛的学生军——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中,就有多名队员出自人大附中,这些学生在职业联赛中的表现同样出色。
在达到较高竞技水平的同时,三高足球队队员的学习成绩也保持优良,“他们首先是人大附中的一名学生,其次才是足球队的队员。既然是学生,接受教育是首要任务。”李连江介绍说,在全队20多名学生中,不少人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他们高考目标都是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
三高足球队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方向,李连江表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不是一句空话,一个国家的足球要搞好,就是要从小学、初中阶段开始抓,等孩子到了十五六岁再培养,就太晚了。”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三高足球队模式在中国却始终是个特例。“三高模式不能被复制,因为中国学校竞技体育工作的开展还缺少相应的政策。”李连江说,“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训练标准和学校教练员的配备等方面,在如何协调学生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如何设立相应的升学配套政策等方面,都需要具体可行的政策保障。对于许多学校而言,三高模式只能借鉴,却未必完全适用。能够适用的,只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和机制。”
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水平意味着一个国家足球运动的未来,李连江呼吁中国的体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应携手合作,加大力度,从细节开始,抓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工作。
本报长沙8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