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少年足球面临四大窘境 如今选苗只能矮子中拔长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18日15:31  新民晚报

  

  绍波

  一所足校小学,半个世纪中国足球兴衰的一面镜子。杨浦区平凉路第四小学(下文简称平四小学),上海滩数一数二的足球传统学校。小小的一块足球场,先后走出了李龙海、鞠李瑾、申思、虞伟亮、孙吉、孙祥等多位知名球员。可现在,昔日学校门庭若市的喧闹早已不再,人才缺乏、资金缺少、没有比赛……这不正是目前中国足球后备力量衰落的缩影吗?

  1不愿踢球不会踢球

  平四小学负责足球训练的宋东鸣老师1989年进校。当时,他只身一人到周边4所幼儿园招生,一天就能找到三四十个条件不错的小球员。“那个年代,小男孩都是踢‘弄堂足球’长大的,选材不难,好中择优。现在,学校7个足球教练,跑遍区内几十家幼儿园,也未必能选出一支球队,有时只能‘矮子当中拔长子’。”

  宋东鸣介绍,现在的小朋友,身体素质差,跑上400米就气喘吁吁,折返跑五六个来回就坚持不住。关键是,孩子们不愿意锻炼,训练时经常偷懒。虽然无奈,他也无计可施。

  平四小学5个年级,每个年级一支球队,这个传统一直保持至今,只是质量上已经今非昔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支球队都有20来个学生,最多时,一支球队有27人。宋东鸣开玩笑道:“即使11人全受伤,剩下的还能组织一支球队比赛。可现在,球场上一名主力受伤,都找不出个替补。只能硬着头皮换个相对不那么差的上场。”

  18名学生,刚刚由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球队,5人找了借口不踢了。更让教练担心的是,“以前,平四小学各个年级的球员都是上海学生,偶尔有一两个是外地学生就了不起了。现在倒过来了,我这支队伍只有3个学生是上海的。”教练感慨道,“这所学校培养了申思、孙祥等众多优秀本土球员,可现在上海小孩都不愿踢球了。”

  举步维艰,平四小学依然坚持足球特色办学理念。校长很开明,“即使培养不出球星,让孩子们踢球,至少可以为中国培养出一些球迷。”

  2没有比赛老师着急

  走进学校2层荣誉室,3个柜子里装满了各式各样足球比赛的奖杯,这些奖杯大都蒙上了一层灰。宋东鸣回忆,十多年前,“贝贝杯”、“希望杯”、“萌芽杯”、“儿童杯”……光是假期,全国性小学生足球赛就应接不暇,教练忙得团团转。可中国足球走上职业化后,这些比赛突然消声匿迹。

  2005学年,平四小学只参加了上海市举办的两个足球赛。今年更是可怜,上海市只剩下“小学生足球锦标赛”一项赛事,全校一共出战10场比赛,而且按规定5支球队中,只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参赛。

  鼎盛时期,杨浦区有17所小学男足队,比赛激烈紧张,场面火爆。可现在,区级比赛只能用可怜来形容。今年,杨浦区小学足球赛还差点搁浅,原因是区内只剩4所小学开展男足运动,水平参差不齐,比赛玩不转了。

  实在没辙了,宋东鸣借助自己杨浦区小学中心组长的身份,请来徐汇、浦东新区等小学足球队作为“特约嘉宾”撑撑门面,才把比赛搞起来。

  3待遇偏低教练难觅

  平四小学的足球特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近半个世纪。现在,学校有3个体育老师,宋东鸣负责足球。除此之外,学校还请来6个外聘足球教练,他们中有体校退休人员,或者曾经是市少体球员,还有在工厂足球队踢过球的。

  平时,孩子们放学后,教练到学校教他们踢球,假期学校就举办夏令营,小朋友上下午各练一次。据了解,外聘教练月薪1500元,如果要支撑一个家庭,实在有些艰难,但这已经是学校做出的最大努力。教练难找,即使这6个人,也是宋东鸣通过多年在足球教育圈里的关系,四处打听找来的。

  现在,学校不定期请来申思等,给外聘教练讲课。这些教练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教练等级证书,提高业务水平。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守门员教练是宋东鸣的一个心结,原因是“请不起”。“请个守门员教练,每年至少要一两万元,到哪里筹这笔钱啊。”多少年前,还有部分企业赞助球队,可现在夏令营的费用都要学校来补贴。学校的足球特色能保持到哪一天,大家都不清楚。本报记者钟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