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8月1日体育专电(记者赵仁伟、张小蕾)第十一届全运会男足甲组比赛1日晚在济南落幕。相比于上海队夺冠后的狂欢,本次比赛给人们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显然是天津男足的球场暴力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对中国足球的忧思。现实是残酷的:全运赛场上这帮不到20岁的年轻一代的所作所为,让人看不到中国足球的“未来”。
着眼于强化青少年足球人才队伍的培养,中国足球对本届全运会男足赛制做出重大调整。比赛分成两个年龄组,20岁以下的为甲组,16岁以下的为乙组。金牌总数也由往届的两枚增加到5.5枚,其中甲组冠军将获得2枚金牌,乙组的冠、亚、季军分别获得2枚、1枚和0.5枚金牌。提前进行的甲组决赛阶段比赛从7月22日开始,共有12支参赛队伍,除山东队作为东道主直接获得参赛资格外,其余11支队伍都是通过激烈的预赛选拔出来的。
由于全运会金牌对于各省市区有着极重的分量,本届全运会男足比赛各地都派出了最强阵容。比如,卫冕冠军山东队的阵容是汇集了鲁能俱乐部和中能俱乐部适龄球员的精华,冠、亚军上海队和广东队分别都是以当地中甲球队球员为班底。各队不仅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比赛时不少队伍都是副省级领导到场督战,显然对比赛结果颇为看重。
但实际上,本次比赛的竞技水平和观赏性却是缺乏亮点。一个显著的标志是,比赛中几乎没有什么明星球员。上届全运会男足比赛时,像周海滨、王永珀、陈涛、冯潇霆等人都已是中超赛场上响当当的人物,本届比赛几乎没有中超级别的球员。
由于比赛在全运会开幕前两个多月提前进行,比赛的关注度显然降低了许多。看台席上稀稀拉拉的观众,也表明本次全运会男足比赛难以提起人们的胃口。但7月26日泰安赛区发生的暴力事件,却将此次比赛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天津队与北京队比赛结束后,天津队部分队员谩骂、围攻、追打当值裁判,并将主裁判何志彪推倒在地。期间,还出现了个别运动员侵犯比赛官员、破坏比赛器材、围攻观众等恶劣行为。
此次事件不仅让丑闻缠身的中国足球再度蒙羞,迫使中国足协开出了“最重罚单”,同时也给全运会抹了黑,一直在强调全运会赛风赛纪的国家体育总局,给予十一运会天津代表团全国体育系统通报批评。鉴于中国足球劣迹斑斑,中国足协的重罚仍然难平众怒,新浪网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网民认为“处罚过轻,应有多名队员终身禁赛”。
比赛转眼已经落幕,但人们对中国足球的反思却无法停止。人们担心的是:在中国足球这片泥潭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比起他们的前辈,球技没有长进,恶习却比比皆是,以这样的职业水准和综合素养,如何去开创中国足球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