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运动装,穿上警服。这对于前申花队员程海峰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变。去年7月,他被分配到上海监狱管理局青浦监狱工作,当上了一名狱警。“从足球运动员到警察,转变真的很大。不过,我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还不错,而且,监狱领导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能够尽快地适应新角色、新岗位。”
去年,在刚得知自己被安排到青浦监狱当一名狱警时,程海峰觉得很惊喜。喜的是,自己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惊的是,监狱警察对他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工作。“我先到警校,接受了三个月的上岗培训。这三个月的学习培训,对我上岗工作的帮助很大。”
培训主要是理论上的,当程海峰真的来到青浦监狱,来到他的岗位上时,起先还是觉得有些不适应。“这个工作对我来说,有些神秘色彩,而且很有挑战性。不过,我的适应能力还不错吧,几个月下来,我觉得我已经能够适应这个角色,并融入到了这个集体。”不过,有一个细节让程海峰感触很深。“我第一天来到青浦监狱时,看到里面居然有一个足球场,当时,对新岗位的陌生感一下子消失了很多,觉得亲切多了!”
众所周知,青浦监狱有着热爱足球文化的良好传统,这个集体有自己的足球队,队名叫“青鹰”。随着程海峰的到来,“青鹰”足球队添了一员大将。而对程海峰来说,青浦监狱的这项集体文化的传统,可以让他的足球生涯得以“延续”。“青浦监狱的领导对体育文化活动很重视,很注重丰富干警的业余文化生活,足球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既增强了团队精神,锻炼了身体,又可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程海峰说。的确如此。这些年来,青浦监狱先后邀请过很多著名足球运动员前往监狱,除了一起踢球外,还与犯人交流,帮助他们改过自新。“不管是我们干警踢球,还是让犯人踢球,都是我们这个集体的良好传统。比如,不少犯人对足球也很热爱。通过踢球,释放身心,可以有助于对他们的教育改造。”
脱下警服,还可以穿运动装。程海峰新的人生,依然有足球为伴。
离开申花,是他一生的错
“人生旅途,只要走错一步,可能会留下终生的遗憾。现在想来,当初我离开申花,真的是错误的选择。”回忆起十几年前的那次人生转变,程海峰至今感慨万千。
1994年,21岁的程海峰成为申花队青年军中的一员。因为申花在同样的位置上拥有老将李晓,程海峰一个赛季只上了两次场。就在这一年年底,为了获得更多的比赛机会,程海峰想到了转会,他来到了当时的甲B球队大顺队。在转会前,当时的申花队主教练徐根宝竭力挽留程海峰,希望他不要走。但是,下定决心的程海峰最终还是离开了。在甲B赛场,程海峰的能力也的确得到了充分施展。不仅成为大顺队进攻线上的重要棋子,程海峰甚至凭借10个进球摘得了1995年甲B联赛最佳射手的称号。
就在这年年底,徐根宝再次找到程海峰,希望他回到申花。事实上,当程海峰在甲B赛场上如鱼得水之时,他在申花的同年龄球员,甚至年龄更小的球员,都在这一年被根宝委以重任。如果此时回申花,程海峰很可能会成为申花队的另一条“小龙”。
“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方面,豫园队计划在1996年冲A,我也希望和球队共同实现这个愿望。另一方面,转会与否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后来,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想起来,真的是错了。”程海峰回忆道,“不管怎么说,当时根宝要我回去,我应该积极争取一下。是我自己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选择怎样的路,人生旅途也就是另一番面貌了。“说实话,如果我当时留在申花,我的命运肯定和现在是不一样的。”程海峰自嘲道。一切已成往事。多年后的某一天,程海峰特地到崇明岛看望根宝。根宝连连叹息:“当初你要是留在申花,今天肯定不一样了!”
“可能当时也比较年轻吧。申花毕竟是甲A,而且关注度很高,在申花踢球,和在甲B踢球的确不一样。”程海峰没有提及的,还有收入。假若他当时没有离开申花,或许,退役后的他不必为生计而奔波、发愁。
“不能跟申思比,我现在很满意”
“我不能总是想着跟申思他们比,总是想着如果当时没离开申花会怎样怎样。”面对过去和现状,程海峰保持了乐观的心态,“我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我觉得能够有现在这份工作,已经很满意很幸运了!”
2000年离开职业赛场后,程海峰突然觉得,自己未来的路不知道怎么走。“当时,还想证明自己,所以就选择了五人制足球,入选了国家队。”程海峰说。作为国家五人制足球队的主力队员,程海峰参加了两届亚洲杯,并且有着非常不错的发挥。“不管怎样,也圆了一次入选国家队的梦。”不过,五人制足球在国内的普及程度不够,关注度、收入和职业联赛相比,逊色不少。两年之后,程海峰离开了五人制国家队。后来,他跟随老队友,带起了“娃娃兵”。
尽管漂泊不定,但程海峰作了一项正确的选择。在退役之后,他来到体育学院,读起了书。读了专科,又读了本科。2008年初,程海峰参加了全国公务员的统考,并顺利通过。去年7月,程海峰被分配到青浦监狱工作,成了一名监狱干警。
“有些退役下来的运动员,如果没有被分配工作,可能就在社会上漂泊了。我现在能有这份工作,而且是国家公务员,已经很幸运了。”很显然,对于现状,程海峰已经很满意。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徐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