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足坛元老:球员竟成打架醉酒代名词 让孩子们远离市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11:04  体坛周报

  记者肖良志北京报道

  中国足球的“上层建筑”一地鸡毛已让人痛心不已,而青少年足球人口呈几何数级的下降,更让这些元老们冲胸顿足。元老们表示,青少年足球不能简单的市场化,让孩子们踢得起球很关键。

  职业化15年来,“足球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一句口号,举目览足坛,青训一片荒凉。在50年代叱咤风云的队长史万春表示,“到了现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境地,一定要让青少年培养走出一条新路,不能像以往那样搞市场化。简单点,就是让孩子们踢得起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们回到踢球的兴趣中来。如果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每年为孩子拿出1万5千元来培养踢球的兴趣,有多少个普通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如果培养费用大大降低,加上教育的配合,肯定两回事。应该说,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肯定与费用太高有很大的关系。”

  曾雪麟从深圳队领队位置上下来之后,一直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广东的确的青少年培养还是算好的,但是也下降了很多。一个可能和踢球的出路不太好有关系,因为踢球一般就忽视了教育了,家长担心孩子的前途。另外一个就是踢球的费用的确很高,如果能够解决踢球太贵的问题,青少年的培养可能会逐渐好起来。当然,如果教育跟得上,踢球的孩子就会更多了,总局和中国足协应该在这方面多努力。”

  有的元老在聊天的时候谈到了中国足坛风气不正的问题,认为这种糟糕的环境让家长都望而却步,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去学柔道和打篮球。某元老的话很直接,“很多时候足球运动员成了打架、醉酒的代名词,哪个家长敢让自己的孩子背上这样的骂名啊。”

  “金教授”(金志扬)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只有体教结合,才是真正的路子,因为不懂文化的球员很难成为好球员。“北京理工大学创造了一条崭新的路子,青少年足球的出路在学校,体教结合是最终的方向。足球实现了体教结合,就不会存在孩子们踢不起球的问题。”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金志扬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