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玫瑰疑似自杀:球员逼宫故意输球?王海鸣想篡位?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08日05:18 扬子体育报

  一个半月前,新官上任,裴恩才信心十足:“对于女足,我是一个门外汉,但是我有信心让女足重振辉煌”;半个月前,中澳友谊赛一胜一负,裴恩才信心开始动摇:“这届女足的实力,比我预想的还要差。”;前天,东亚四强赛结束,裴恩才已没有了往日的豪言壮语:“很抱歉,对不起大家,我刚上任,还不太了解女足,中国女足现在已经沦落为亚洲二流”。短短一个半月,裴恩才对于女足的信心基本已经丧失殆尽。惨败,表面原因自然是技术差、速度慢、反应慢,但隐藏其中的,有没有隐情呢?玫瑰之死,疑点颇多,正所谓“一朝
春尽红颜老,花落队亡有谁知”--

  疑点一:球员逼宫故意输球?   

  细节1:第二场对阵身材矮小但脚下技术细腻的日本队时,裴恩才针对对手的弱点,在赛前制定了高举高打、长传冲吊的战术,这一打法可以说找到了日本队的最大软肋。但是在比赛中,我们却鲜有看到中国队的长传。我们看到的,却是队员们一次次试图从中路进行短传渗透,比赛的效果可想而知。

  分析:裴恩才上任放的第一把火,绝对够猛:用男足的高强度训练量来改造女足,导致的后果就是把一打的姑娘送上手术台,痛苦不堪。几名受伤的队员的反应都是惊人的一致:“裴导的训练量一点都不大,我们承受的起。这只是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后会习惯的。”这样的话,谁都会说,但内心怎么想,就另当别论。是真得心服口服,还是表里不一,敢怒不敢言?如果是前者,裴恩才心里还舒坦一些;如果是后者,那么裴恩才未来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假使女足队员集体排斥裴恩才的训练方式,那么输球就是让其下课的最好方式。

  疑点二:队员之间出现矛盾?   

  细节1:这批女足队员中,很多是王海鸣的旧部,但也有如门将肖珍一样是裴恩才一手提拔上来的。肖珍肯定想尽力守住球门以报裴恩才的“知遇之恩”。但是在次战日本的比赛之后,面对身前队友毫不卖力、形同梦游般的表现,力拼至受伤的肖珍深感失望,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细节2: “三场比赛你们也都看了,场面上我们没有一场占优,总是被对手压着打,有时我也得跑到后场去防守,根本就没机会射门。”韩端希望球队能正常起来,对于“是不是球队出现问题”的提问,韩端表示,“不好说!”

  分析:主力与替补之间的微妙关系,并不仅仅是一个上场踢球,一个板凳观看比赛那么来得简单。足球就那么几个位置,新人打上主力,意味着此前队里的结构就要被破坏,老队员怕新人卡位,常常会联合起来,抵制新人。论资排辈,在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裴恩才抛弃了任丽萍、浦玮、白莉莉等一批王海鸣时代的老国脚,取而代之的是陈艳红、郑玮、袁帆这些原本相当陌生的名字。而这三人,在裴恩才的恩宠之下,顺利的完成了从地方队到国家队到首发主力的三级跳。小荷才露尖尖角,就被裴恩才委与重任、勇挑大梁,这让一干老字号的边缘国脚好生羡慕。更为关键的是,陈艳红已经被裴恩才否定,郑玮与袁帆也是从起初的绝对主力到现在的轮换。对新人拔苗助长,裴恩才认识到   一个可怕的想法是,如果裴恩才不能平衡队内新老队员的利益,那么一盘散沙的队伍是永远出不了成绩的。

  疑点三:王海鸣想要篡位?

  细节1:本次东亚四强赛,无论是场上还是场下,几乎都听不到王海鸣的声音。与裴恩才的长篇大论不同,场下的王海鸣基本上没有发表过有关本次比赛的评论。而在场上,他也经常如稳坐钓鱼台一般,很少在比赛过程中起立和喊叫,即使球队处于非常被动之中,也只是不紧不慢的挥挥手招呼一下队员。这与裴恩才频频起立,大声招呼球员的举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细节2:最后一场比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裴恩才公开道歉,直言糟糕战绩与不了解女足有关。这时细心的球迷应该会注意到:那个对女足十分了解的助理教练王海鸣哪里去呢?

  分析:王海鸣输给裴恩才,一方面是其在足协没有背景,不像张海涛那样有薛立为其撑腰。另一方面,据说马元安等女足元老不喜欢王海鸣,一味排斥。   虽说王海鸣绝对服从足协意志,一心一意辅佐裴恩才,对其忠心耿耿。即使是本次四国赛惨败,王海鸣还是力挺裴恩才:“老裴的能力没得说。希望大家给他一段时间来熟悉女足。”   当初王海鸣下课时,女足姑娘绝大多数都是为之惋惜。“王导就这样下课了,能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回想起几个月前,记者和一些国脚私聊关于王海鸣下课时,很多球员都为其下课感到惋惜。目前的国家队,王海鸣的嫡系占很大一部分。而王海鸣助理教练的身份,让他更容易直接升级到主教练职位。如果王海鸣的嫡系想为自己的师傅做点什么的话,那么输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与其让一个门外汉执教女足,还不如让一个精通女足、自己的恩师重掌教鞭来得直接。


  爱问(iAsk.com)王海鸣 相关网页约189,829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