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记者不容易!--玫瑰丛中走来“孙记者”(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10:16 沈阳晚报 | |||||||||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春伊始,张海涛领军的女足新军在深圳用青春靓丽的阵容和激情四溢的打法,在全国范围内重又掀起了一股玫瑰热潮。也正是在此期间,以“足球记者”身份回到中国女足身边的太阳女孙雯,再度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 不久前还是中国女足的一员,在球场上笑睨四方、威风八面,在球场下人人竞逐、万千宠爱,如今却要举着录音笔、操着笔杆子去进行采访报道,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生出怀
曾经和记者闹过一次“不愉快” 记者:为什么突然决定要当记者呢? 孙雯:其实这不能算是一个突然的决定,在去年打世界杯之前,就有过这个想法。如果那时候不是马良行指导坚决地请我复出的话,可能我现在已经有快到一年的“记龄”了。 记者:在你做球员时,对于那些终日关注自己一举一动的记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 孙雯:对于记者我一直是很尊重的,“无冕之王”嘛,个个都很厉害。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我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予以配合。 记者:难道在你和记者之间从来就没发生过磨擦、从来没有过不愉快吗?似乎每一个有名气的球星,都有过同记者交火的经历。 孙雯:小磨擦和不愉快也许有过,但是从来没“交过火”。我记得就在去年打美国世界杯期间,有一天晚上我们几个队员在酒店的温泉游泳池里放松,可是还有一个北京的记者举着强闪光灯的相机在边上一通拍。有几个小队友比较害羞,但又不敢说什么,于是我就说:“麻烦你别拍了,我们想好好放松一下,请暂时别打扰我们了好吗?”但那个记者还是不肯走,于是我们几个姐妹就一起大喊了一句:“我们讨厌记者!”他这才走开。这可能是我跟记者打交道的经历中最“不愉快”的一次吧。事后自己也很快就觉得后悔了,第二天便跟那个记者道了歉,大家和好如初。 亲身体验来的感受: 当个记者不容易 记者:这次在深圳采访女足四国赛是你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参与足球比赛吧,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孙雯:最深的感受就是“当个记者不容易”。以前当球员时,对于记者的工作程序真的了解得不多,一直以为记者可以拿公家的钱跟着球队全世界到处跑来跑去的,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这一次亲力亲为才明白,原来事情并不是我原来想像的那样简单。比如说采访四国赛吧,采访之前还得办采访证,这就是我此前并不知道的,结果费了很多时间,才把这个证件办好。以前踢球时,基本上是什么都有人给准备好,自己就需要把球踢好就可以了。现在不同了,什么都得靠自己,看比赛得自己找车去体育场,看完比赛还得在路边跟球迷抢出租车,因为得急着回去写稿子。回到酒店就得立即开始忙着动手写稿子,有时候还得先进行很长时间的采访,那几天我常常是到后半夜都吃不上饭……真的挺不容易的。 记者:你对自己目前写出的稿件感到满意吗? 孙雯:怎么说呢,纯从文字功底上看,我觉得自己写的还不错。因为我一直都有坚持写东西的习惯,以前也一直为一些报纸写一些随笔什么的,写文章这一项我不弱。但是对于新闻模式我可能掌握得还不够,虽然我在努力去模仿,但还是感觉自己写出来的不太像“新闻”。不过,我相信这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捅破那层窗户纸”之后,我写新闻报道肯定没问题的。 记者:你当记者肯定有许多科班出身的记者所不能比拟的资源优势,对于这一点你有什么体会? 孙雯:资源就是财富,这句话一点都没错。我在足球圈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和很多人都比较熟,现在当记者了,采访起来没什么难度,大家都很给面子。我觉得这也是国外很多运动员都能在退役后当成一个好记者的主要原因吧。另外,我觉得像我这种记者,除了在采访资源方面有优势,在写一些具体的深度战术分析稿件时,也会有优势。毕竟那种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其实就是我过去那二十年来天天都在打交道的。新女足具备重建辉煌的潜质 记者:这一次你全程采访了新女足在深圳的首次亮相,给这支新军来个总体评价吧。 孙雯:这支女足绝对可以算作是“新军”,我才过来的时候,有很多队员我根本都不认识,还得通过以前的几个老队友的介绍才行。主教练张海涛也很年轻,在战术打法的创新方面也很大胆。从具体比赛过程来解读,这支球队也具备重新拾回昔日女足辉煌的潜质。但现在世界女足运动的发展太快了,所以中国女足的二次创业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记者:以记者的视角在场边看比赛和以球员的身份在场上踢比赛,最大的差别在哪? 孙雯:最大的差别就是“看球比踢球紧张”。这次坐在看台上看她们踢比赛,我几乎一直都绷着神经紧张的不得了,看到队友们和对手进行激烈的身体对抗、做出飞铲等动作,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叫出声来。但是其实在我当球员时,这些动作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我可能拼得也很凶。但不知为什么,踢球时的那种从容自若,在看球时根本找不到。 记者:你认为新女足的最大优势和最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在哪里? 孙雯:最大优势就是年轻有朝气,战术打法锐意进取,发挥出了中国球员灵活快速、技术功底扎实的长处。曲飞飞假以时日的话,应该可以成为未来中国女足的领军人物;当然,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一支强队的建成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有一些东西,比如比赛经验,就必须通过时间的沉淀才能积累出来。总之一句话,路还很长,不能心急,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才能重回顶点。 为女足队员的退役 再就业创出新路 记者:能介绍一下你现在的具体工作情况吗?不是说你在上大学吗? 孙雯:我现在的具体状态应该是“半工半读”,我在复旦大学里攻读新闻系学士学位,这是绝对不会放弃的。但是学校为我作了特殊照顾,这样可以同时做上海新民晚报的兼职记者,每次有需要我出去采访的大型比赛时,我会跟学校打个申请,然后就代表报社出差。平时,我主要通过电话采访在上海完成工作。当然,报社对我也没有那种常规的任务定额要求,我根据自己的状况来决定写多少稿件,根据自己的稿件数量拿到报酬。 记者:你对这种形式感到满意吗? 孙雯:我感到相当满意呀,最起码在我没读完大学课程之前,这是最好的一种模式,一边完成学业一边完成向新岗位的过渡,等我毕业了以后,就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记者了。我觉得我为女足队员的退役再就业开出了一条新路,现在女足队员退役后如果不当教练想转业太不容易了,像我这样先拿到文凭然后加入记者大军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记者:为什么没像刘爱玲温莉蓉那样“从政”呢? 孙雯:大家类型不一样,我这人天生不适合搞行政工作,这一辈子当不了官的,但又一生被足球套牢了,所以当个体育记者是最好的选择。 记者:你以前不是一度想过经商吗,还和几个姐妹搞了一家孙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不打算继续再做了吗? 孙雯:这个公司当初我也是很有信心把它做好的,但是事实上经商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我反复考虑了,自己确实不适合搞那个。经商也不是退役女足队员能轻易走成的一条转型道路,因为女足的收入太少了,当运动员根本攒不出足够的资本,所以很难有什么出路。还是当记者吧,离足球又不远。文/本报记者孙天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