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人和雷阿伦
引子
5月7日,在加内特邀请皮尔斯、隆多和帕金斯等2008年一起夺冠的队友们做客自己的节目时,唯独缺少了的那个人再次成了话题的主角。皮尔斯的话简明地概括了他们的观点:“我设想如果我或者加内特离开,然后我就应该像这样,挨个给朗多、帕金斯、戴维斯打电话,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阿伦在离开之前根本没有告诉我们,这就是我感到受伤的地方。”
经过几天的发酵,5月10日,雷-阿伦的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他身穿热火球衣与隆多对抗的照片,配文则是让人不明就里的“突破界限的力量”。这条消息随后被删除,官方给的解释则是俗套的“账号被黑了”。
一档名叫《Area 21》的电视节目,将十年来的恩怨重新摆到桌面上。十年来,雷-阿伦与凯尔特人,到底发生了什么?
势不可挡的绿衫军,危如累卵的三巨头
从2007年那两笔交易之后,凯尔特人就被贴上了超级强队的标签。30岁的皮尔斯,31岁的加内特,32岁的雷-阿伦,让这支沉沦已久的球队犹如被震醒的雄狮,睁开惺忪的双眼之后,第一声吼叫就震动了整个江湖。
2007—2008赛季,他们豪取66胜,比前一季足足多赢了42场;季后赛,他们有惊无险地杀进了总决赛,然后无惊无险地击败了同样开始崛起的湖人夺冠。2008—2009赛季,他们再取62胜,只是因伤病,才在东部半决赛被如日中天的、当时号称“唯一能单换詹姆斯”的霍华德击败。2009—2010赛季,中规中矩的50胜,但他们杀至总决赛跟巅峰的紫金军团大战了七场才遗憾出局。2010—2011赛季,56胜,不敌热火三巨头。最后一年,他们在只有66场常规赛的缩水赛季拿到39胜,跟热火三巨头在东部决赛大战了七场。
这段历史的意义在于:就算三巨头时期的凯尔特人只拿到了一座总冠军,但他们依旧是当时寿命最长的东部豪强。从战绩的角度看,三英聚义波士顿,开出的花,结出的果,都足够喜人。
但跟绿衫军表面上的势不可挡比起来,三巨头的组合却几乎从一开始就危如累卵。这一点被隐藏的原因在于他们第一年的势如破竹,以及那些三人并肩作战的,刺激球迷肾上腺素分泌的集锦与海报。
2008—2009赛季,三巨头开始出现危机。他们在开局打出了19连胜,但加内特因伤只打了57场就赛季报销。雷-阿伦那年扔出了职业生涯最高的48%的投篮命中率,但他已经33岁了。加内特的报销意味着凯尔特人失去了合作以来最好的一次夺冠机会:三人都处在巅峰,并且,已经经过了一年的磨合。
加内特伤愈复出了,但最好的三巨头却已经不在了。人们将雷-阿伦在2010年总决赛第二场三分球11中8的故事反复传颂,但其实那轮系列赛中,他的三分命中率仅为29.3%。就在三分球11中8之后,他就在第三战13投0中,三分8中0。
因为伤病和年龄浪费掉两个赛季之后,三巨头遇到了另一个大问题:薪金空间。2010年夏天,雷-阿伦在两年2000万美元的续约合同上签了字。同时期,加内特的起薪是1880万美元;皮尔斯拿到的新合同则为4年6100万。但其实,在过去3年,雷-阿伦才是那个出场时间最多的人。而这次签约,也为后来三巨头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第三个危机,则是最要命的队内矛盾。在凯尔特人的最后一个赛季,雷-阿伦渐渐失去了投篮的准心,在防守端也跟不上年轻人脚步。他逐渐失去了核心的战术地位,于是隆多不再频繁地为他传球,教练里弗斯也开始喜欢用布拉德利作为二号位的首发。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铺天盖地的交易流言。有媒体报道,在一次客场挑战灰熊的比赛之前,雷-阿伦已经被告知不用打了。只是随后交易被取消,雷-阿伦又被要求开始准备比赛。这样的氛围下打球,雷-阿伦的心情可想而知。矛盾,自然也不再是空穴来风。
只是,每一组三巨头都会遇到上述问题,为什么偏偏绿军会反目。
政客一样的雷-阿伦,斗士一样的加内特
其实,雷-阿伦早就跟加内特结识了。加内特15岁那年,他的一个名叫杰米尔的朋友为他介绍了雷-阿伦。跟家境贫寒的加内特不同,从小生活富足的雷-阿伦以优雅的气质在同龄孩子中独树一帜。在高呼“他打球就像乔丹一样”的同时,加内特更感慨“没有哪个16岁的孩子会像他一样在报刊亭买一份《时代周刊》,然后谈论国家大事。”那时的加内特,是有一点点崇拜雷-阿伦的。
但是,崇拜,并不意味着要模仿。事实上,在认识的第一天起,加内特就跟雷-阿伦完全不同。他习惯因为篮球宣泄一切情绪:在赛前将队友们聚在一起大声嚎叫,在被犯规之后做几个俯卧撑,扣篮之后用力拍打篮架。就连督促队友训练,他都要把嗓子喊破。
与此同时,雷-阿伦则是安静地关上球馆里的灯,在静谧的黑暗里将自己的射术打磨到不能再精细的地步。一个细节:2007—2008赛季,凯尔特人去罗马打季前赛,加内特向往的是去古老的角斗场凭吊,而雷-阿伦则在品尝咖啡——他的优雅,跟当时以加内特为灵魂的绿军本就格格不入。
优雅有一个同胞兄弟,叫骄傲。雷-阿伦恪守着自己的骄傲,所以在跟隆多有隙之后,他拒绝出席这位小兄弟组织的聚会,尽管隆多在他的慈善会上给足了面子;甚至在08年夺冠之后,他都没有参加球队的聚会。久而久之,“不合群”成了雷-阿伦在日后被老队友们提起时的常用词。“政客”,则成了雷-阿伦的另一个外号。
雷-阿伦的骄傲,还体现在跟球队管理层的明争暗斗之中。2012年,他的经纪团队跟球队谈续约合同时遭到了对方的一再压价。情急之中,雷-阿伦联系了加内特,对他说自己可能拿不到续约合同了。加内特当时安慰他,说安吉(凯尔特人经理)会搞定这一切,却没发现自己并没能真正安抚这位老兄弟。
在后来的一档电视节目中,雷-阿伦在电话连线里解释自己为什么只联系了加内特:“当时我的情况也挺紧急的,跟加内特联系的同时,我还在不停地跟经纪团队沟通。”
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还是他的自尊。他跟隆多有矛盾,而隆多是球队未来的掌舵人;他的首发位置被布拉德利抢走;他连续两次没能拿到体面的合同。当一个优雅骄傲的人被剥夺了尊严,对面就不可能再是朋友了……
横看成岭的守望者,侧看成峰的叛逃者
于是,雷-阿伦选择了更小的合同,更少的球权,用更彻底的方式报复了自己的前东家。自那之后,加内特和皮尔斯都跟雷-阿伦形同陌路。加内特甚至在雷-阿伦跟自己打招呼时装作没看见他。
但其实,局外人们不止一次地提醒过:只要有人先出来表态愿意和解,这段友谊完全可以复活。毕竟时不时就晒出自己绿军生涯的雷-阿伦,肯定是对那段岁月恋恋不舍的。而一向重情重义的加内特和皮尔斯,更不可能遗忘雷-阿伦在无数个夜晚拯救比赛。
但骄傲的雷-阿伦,和固执的绿衫军,都拒绝做那个率先示好的人。在开头提到的那次谈话中,皮尔斯和帕金斯都表示应该跟雷-阿伦和解,但率先“破冰”的人,必须是雷-阿伦。而雷-阿伦则在前面提到的那次电话连线中坚称:“我理解他们为什么不理我,我不为此生气。但这本来就是一桩生意,每个人都会加盟新的球队。”
这些恩怨,绿军的守望者们横看成岭,叛逃者则侧看成峰。他们都有自己的坚持,是因为他们看待事物的出发点就是不同的。那他们会一直这样下去吗?从目前的势头看,是的。但是,威少和杜兰特都已经重新开始交谈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疙瘩是永远解不开的……
(南安北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