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骑士替补神阵? 这才是用他们的真因

纸上谈兵|骑士替补神阵? 这才是用他们的真因
2016年11月14日 18:48 新浪体育
反正我有詹姆斯 反正我有詹姆斯

  这是一场神奇的比赛。

  三节打完,骑士71比72落后黄蜂1分。

  接着在整个第四节,除了詹姆斯之外,骑士的四名先发都再未登场。泰伦-卢让詹姆斯,香波特,弗莱,杰弗森和麦克雷这套阵容打完了最后一节。

  最后骑士以100比93赢下了本赛季的第8场胜利。

  赢是赢了,但骑士在最后一节雪藏四名主力的举动,仍然引起了球迷的讨论。

  有的人说“泰伦-卢太大胆,主力都摁板凳了,真不怕输啊!”,也有的人说“泰伦-卢水平真高,有威望!”

  总之,褒贬不一。

  那事实是什么样的呢,骑士在最后一节为何会出现如此奇怪的阵容呢?

  事情要从球队领袖勒布朗-詹姆斯说起。

  三节打完,詹姆斯的技术统计上写着8分6板3助攻的字样,投篮15中4,堪称“神级”。

  唯一能让人记住的高光时刻,也只有那个让自己超越前辈的抢断后的一条龙扣篮。

  如果一定要找一张图来形容詹姆斯前三节的表现,我觉得这张倒是挺合适。

  但到了第四节,詹姆斯一改之前的颓势,6投4中拿下11分2板5助,帮助球队一开始就重新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完成逆袭。

  有人略带调侃的说,第四节让詹姆斯带替补打是泰伦-卢对詹姆斯的惩罚措施。

  调侃归调侃,在NBA的赛场上,赌气这样的事几乎是不会出现的。

  这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先从第三节说起。

  骑士在第三节的表现,可以说是除了得分之外样样OK。

  列个简单的数据。

  第三节,骑士比黄蜂多出手了9次,篮板17比10赢了7个,进攻篮板7比0完胜,失误也只出现了1次。

  骑士拼的很积极,但很多时候看起来都像在做“无用功”。

  防的也很到位,人对人,点对点全都罩住了,黄蜂的命中率也只有可怜的31.6%。

  但他们在第三节还是只拿了19分,单节胜出1分而已。

  原因就在他们的投篮命中上。

  第三节,骑士的28次出手只进了8个,三分线10次出手只命中了俩。

  像图中这样连着空位出手,连着打铁的情况几乎就是骑士在第三节的主旋律——此起彼伏的当当声。

  带着这样的状况,骑士其实是跟着正常轮换进的第四节,也就是詹姆斯一人带四个替补(由于JR缺阵,邓利维上了首发,原本他的位置就变成了麦克雷)。

  于是就出现了被球迷广泛讨论的那一个阵容。

  说实在的,这阵容说厉害嘛,肯定不厉害,功能特单一,一张图看透。

  这阵容就是以詹姆斯为核心,等他牵扯防守,然后分球给到外边的队友,让他们接球就投就完了,顶多再传导两下。想让詹姆斯传球起手,再让队友接应之后突破分球都很难。

  这是一套以詹姆斯为绝对核心的阵容,由他来带动队友,由队友来为他扯开足够大的空间。

  以这个回合为例。

  詹姆斯落低位之后,强吃MKG,还没打呢,霍伊斯的眼神就已经盯上他了,这时候詹姆斯的脸是朝向外边的,紧盯霍伊斯和弗莱的动向。

  换成动图形式。

  詹姆斯背筐转面框,强顶一步,霍伊斯立刻夹击,詹姆斯往外一分,弗莱空位三分命中。

  你说跟前面那个邓利维接欧文传球之后投的那个空位三分有什么实质上的区别么?没有,都是空位,无非是一个进了,另一个没进。有的球员今天有手感,怎么投怎么有,有的就是手冷,怎么扔都扔不进。

  像詹姆斯,前几节投了7个篮,一个都没进,第四节一节就进了3个投篮。

  其中就还包括这样高难度的后仰。

  以及一个给比赛盖棺定论的后仰三分。

  真正决定终结比赛阵容的,其实不是泰伦-卢,而是球员本身。

  詹姆斯在末节改掉了之前防守端的随性,强顶卡明斯基完成一次结结实实的封盖。

  香波特在进攻端状态大好的情况下,也丝毫没有放松自己在防守端的警觉。

  就连弗莱,都在第四节送出了两次封盖。

  这些元素的拼凑和堆砌,才是真正让泰伦-卢下定决心不再换回主力的关键。

  篮球嘛,总归还是一个看谁得分更多的体育项目,既然替补的状态更好,就没必要非得去刻板的去换回主力。

  反正还有詹姆斯。有詹姆斯,骑士就不至于太差。

  (代号9527)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