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中甲联赛,北理工大学生队以第13名的成绩完成了今年的保级任务。掐指算来,这已是学生军征战中甲的第五个年头。年年为保级苦战,年年总能涉险过关,究竟学生军有什么秘诀?这支球队的未来发展之路将会怎样?
保级不死鸟
作为职业足球联赛中唯一一支学生军,实力有限的北理工队年年为保级而战,堪称中甲联赛的保级专业户。连续5年保级成功,除自身努力外,也有运气成分。2007年北理工队首次征战中甲,保级的竞争对手呼和浩特队中途退出;2008年烟台毅腾队前10轮9场不败,但后13轮12场不胜无奈掉队,至今仍令人不解;2009年得益于四川西部智谷队人心涣散“主动降级”。近两个赛季,随着中甲扩军,2010年降级名额只有一个,今年更是减少至0.5个,这使北理工尽管每年开局不久就落后,然而到了最后几轮却能奋起发力,涉险保级。
连年为保级而战使学生军积累了丰富的保级经验,他们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发力,什么时候抢分。总教练金志扬在球队中倡导“用脑子踢球”,认为硬件不足自己“糊”,实力不足精神“补”,外援不足自己“努”,这些都是北理工屡屡保级成功的秘诀。
留住话语权
目前征战中甲的各支球队各有小算盘,有的为冲超,有的为出名,有的为赚钱,那么北理工这支学生军为什么?金志扬的观点是:“我们只为留住话语权。”所谓话语权,就是老金一直倡导的体教结合,体育回归教育的这种模式。因为他们是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即使以后我们因为职业联赛准入制而迫不得已离开,那也至少证明了我们有能力在中甲联赛中生存,并不是被踢下去的。”因此理工学子年年在拼搏。
68岁的金志扬被北理工聘为教授,是球队的总教练,他扮演着球队和球员们精神导师的角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作为学生军,从2001年组队至今,北理工队员已经换了几拨人。据金志扬介绍,毕业生整体上出路不错,有的留校担任老师,有的进了央企国企。已经当教练的袁微、博士生杨阳(微博)都是体教结合成功的典范,这些学生球员证明了足球回归教育后,他们的未来出路十分光明。今年北理工队还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大运会,学生们得以为国争光。
发展遇瓶颈
“5年了,我们目前已走到了十字路口。”老金感慨地说。经过5年的磨砺,北理工倡导的体教结合得到广泛认可,但另一方面其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校方规定的管理模式不变、俱乐部非盈利性质不变、队员的学生身份不变,导致了该俱乐部招商引资难,每年征战职业联赛的资金远远不够用。随着球队连年保级,对商家吸引力大幅下降,球队不得不一度“裸奔”,今年球队的日常消耗款项不得不向学校借款。
此外,选材也面临着困难。最早一批理工足球队的前身是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一队,一晃6年过去了,当年那些队员多已离队,现在孩子的能力比袁微他们那拨儿相距甚远。今年,人民大学将从2013年开始整体接收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培养的中国中学生希望队,人民大学正筹划组队参加明年的半职业性质的乙级联赛。人大的目标显然是成为继北理工之后,第二支参加职业联赛的大学球队,这些也造成了对北理工的冲击。
不过,从“体教结合”的角度看,北理工作为一个典型已深入人心,他们为此痛并快乐着。
本报记者 刘大伟 J1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