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耿:东亚小将告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感动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19日09:31  东方体育日报

  一直以为久经沙场后的成熟,就是遇事脸不会红。我却为了一则体育新闻中的一个小人物,红了俩眼圈。

  东亚队有个球员叫柏佳骏,父亲14日过世了,他依然或毅然参加了16日的中甲比赛。在14日到16日之间的这段空窗期内,柏佳骏与球队都以为对方不知道,互相隐瞒,直至最后一刻的情感大爆发。

  中间这难熬的48小时是最感人的,柏佳骏和球队皆以为自己是知道全情的,而只有读者是真正知道全情的,哭点存在于是否该捅破这层窗户纸的纠结中,其实它早就被捅破了。

  问世间,多少情纠结于这张薄如膜的纸的完整性,以及该谁去捅破。想要知道“完整的情况”都难,何谈施与受“完整的感情”,于是,人们才想出了忠与孝难两全、先救落水母亲还是先就落水女友,这样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问题,但是摊谁身上谁是真痛。

  我很想对柏佳骏说:“好样的!”泪腺分泌的泪水也是内源性的真货。或许在我微小青春期的后期,感动过也就感动过了,因为语文课本里有很多同样的感动,但现在我要在思考的末端捋一个弯再思考。

  假设柏佳骏放弃了比赛,陪父亲走过了最后一程,这感人吗?我认为这与放弃了父亲,去参加比赛同样感人,甚至更感人。除非你认为柏佳骏的父亲没有比赛重要。

  那么,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感动?

  先看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一个思想实验,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

  这个“电车难题”是想说明,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但它至少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不是说只有为公家做事,才能感动公家的人,柏佳骏若是选择了父亲,同样也该感动公家,“私”字的一半就是“公”字的一半,何况小家尚不能孝,大家又如何尽忠呢?

  所以,“公不公”绝对不能成为判断是不是感人的标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迷失于这个常识,那条著名的“感谢国家”论就是基于“公的才感人”的逻辑。

  奉公是种信仰,亲情也是一种信仰,并在不同的价值观上生发出不同的道德取舍,一个适合于培植道德的环境,是允许它们自由地生长,不能一种感动一统天下,随随便便用自己的道德观给别人“来一桶”。

  再看《2012》,那些末世的人抱在一起、默默祈祷,这时我就会想,末日来临,没有信仰多么可怕。


相关专题:2010中甲联赛第17轮专题  中甲积分榜

更多关于 中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