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上午,熊倪从省体育局的副局长办公室来到位于省人民体育场看台下面的湘涛足球俱乐部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因为“那边周末不开空调,冷”。
但这边的办公室面积只有约20平米,里面放了四张办公桌,惟一的一张“大班台”背着窗,应该是总经理、“熊夫人”李京曼的办公桌。加上窗外作为湘涛主场的省人民体育场,这些就是湘涛俱乐部的全部“领地”。“这里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块钱租金”,熊倪说。
明年,已经晋升中甲的湘涛仍然会选择在这里办公,不会搬家。这就是熊倪展望中甲新赛季的开头,显得节俭而务实。
这也与他对湖南湘涛的长远期望一样:“现在还不敢说百年俱乐部,但我希望它能够长期存在下去。”
熊局长的足球情结
11月29日下午,长沙河西“银洲街头足球公园”的一个老板说:“湘涛三年不声不响,这回还真不错啊……”
这样的印象和评价,显然不止是一个人的看法。湘涛三年来,曝光率一直不高,却一步一个脚印:第一年杀进中乙决赛圈,首轮即被淘汰;第二年,止步于第二轮;第三年,杀进前两名夺得中甲资格,直至最后夺冠。
三年前,湖南湘军从中甲降级,之后俱乐部解散。当年参与引进湘军的熊倪,联系了几家湖南本土企业,悄然接过一部分前湘军球员,组建了这支湖南湘涛队,征战乙级联赛。
没有人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就像少有人关注湘涛的战绩。甚至有人一度以为,这支球队就是熊倪曾经参加的那支著名业余球队“体彩队”——有几年,刚刚从跳水队退役的熊倪工作没有现在忙,经常活跃在长沙的业余足球赛场上,他在场上司职前腰,技术出色,意识不错,但身体不出色。
现在熊倪自己踢得不多了,湘涛在继续他的足球梦想。中国足球恶劣的大环境,湖南湘军的闹剧兼悲剧,没有打消他的念头,而是让他悄悄决定,搞一支湖南本土的球队。支持他的,还有几家从来不公开露面的本土知名企业。“你拿一点我拿一点,类似股份制,三年,湘涛也就花了不到2000万。”熊倪说起这些,心存感激。值得注意的是,湖南湘涛是一个完全中性的名字,没有哪一家企业,从赞助这支球队中得到一点商业回报。
2000万,大概也就够一般中甲球队一年紧巴巴的开销。但这足够湘涛安心下来训练和比赛,以及引进合适的教练和需要的球员。
这支队伍却极为团结和上进。“这是湖南湘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熊倪说。这一点无需多说,打决定冲甲与否的那场半决赛,湘涛一度总比分落后3球,硬是在25分钟之内连进四球,直至冲甲成功。“哨声一响,在场的每个队员都哭了。”熊倪说。
这样的结局和情形,让熊倪很有成就感。在跳水队时,熊倪和队友6点半出早操时偷偷踢球;回家乡后,自己踢业余联赛;去湘潭看八一、参与引进湘军……现在,这个熊局长花了三年时间,自己带出了一支中甲球队。
中甲!中甲!
在中国足球联赛体制中,进了中甲,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球队。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三年2000万,在中甲只够一年的花销,日子还得过得紧巴巴的。怎么办?
“已经有一家企业愿意支持,可能会采取独立动作的方式来接管球队。”熊倪说。虽然还没有到可以透露详情的时候,但熊倪对这些倒不是太担心。
征战中甲,内外援引进是必需的。“我已经跟教练组说了,球员放假,你们不能放假,得拿出一个引援的方案来,一定要补充新鲜血液,提高实力。”
大清洗?“绝对不会!”熊倪说,“一支球队,一定要有技战术和精神方面的延续性和传承性,不能卸磨杀驴。”对于球员,湘涛队里有一个很人性的承诺:“受伤了,哪怕是断了腿,俱乐部一定会负责到底,要是愿意留下,俱乐部养你。”
在俱乐部的经营上,熊倪看多了当年湖南湘军的教训。“严格地说,我们都没有经营职业俱乐部的经验,”熊倪说,“但湘军有很多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当年通过“买壳上市”引进的湘军,三年来经历了欠薪、欠费(场地费等)、假球、罢训等等一系列负面新闻。“当时有些人,根本就是通过俱乐部来谋取个人利益的。”熊倪谈起湘军还有些气愤。“当时我看到了这些情况,自己又管不了,只好离它远点。”一开始,熊倪经常上主席台看球,后来,干脆和一帮球友上普通看台。颇有意味的是,即使如此,熊倪仍然不会不看球,这似乎为湘涛的组建埋下了伏笔——熊局长终究还是放不下足球的。
进入中甲,悲观的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大染缸。湘涛进入中甲,面对的环境将更加恶劣,有湘军的前车之鉴,他们将如何自处?
这一点上,熊倪的态度极为坚决而自信:“职业道德、俱乐部自我管理、规范化,这些我们都会加强。”对于球员,熊倪也一再告诫:“不要为了自己的小利,做伤害大家的事情,一旦发现,绝对是严惩不贷!”
本土化
性急的球迷很关注本土化的问题,有人认为,只有这支队中全是或大部分是湖南籍球员,这才算是真正的本土化。
湘涛第一年,球队聚集了大批的湖南籍球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很实在。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湖南砍掉三大球之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就出现了断层。尽管后来出了刘成、黄博文等少数几名有征战顶级联赛实力的球员,但整体上,现有湖南球员以及湖南足球本身的造血功能,不足以支撑一支哪怕是乙级强队。
很快,熊倪不得不作出调整,开始引进外地球员。“本土化有时候不是说说就行,也不是全部球员是湖南人就对,就像现在的湘涛,主教练和大部分球员都是外地,但说它是一支湖南本土球队,没有人会反对。”
熊倪现在的设想是,借冲上中甲的契机,完善俱乐部的梯队建设,逐步培养本土球员,而不是急于求成。
作为省体育局的副局长,熊倪还可以做更多有关足球的事情:一项即将成立的“湖南足球发展基金”,首期将注入3000万元的资金,每年,用不低于8%的比例,投入到校园足球和业余联赛当中去——“营造本土足球氛围,扩大群众基础,完善造血功能。”
这次一同升上中甲的湖北绿茵队,虽然在决赛中被湘涛击败,但熊倪对于湖北足球颇为羡慕:“他们队员在场上说话,全是湖北话。”而湖北足球在业余联赛和校园足球方面的氛围,同样是熊倪心生羡慕的地方。
“职业俱乐部和职业联赛不是足球的全部,足球还有更多的东西。”熊倪说。
他当年一门心思要搞足球队,是缘于他的热爱和信念,而如今,他对于湖南足球乃至整个中国足球,仍然有着极强的信心:“骂和放弃是不解决问题的,我相信,总有一天,不远的将来,一切都会好起来,春天终究要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