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张晓露
终于走上了职业联赛,队员们雄心万丈,可是起步何曾艰难——上海东亚被分在南区,联赛前六轮,没有取得一场胜绩。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年轻。名单上年纪最大的是朱峥嵘,才18周岁,武磊当时还不满15周岁,上了场才到人家高大后卫的胸部。一直到第七轮,上海东亚才开和,而且一赢就赢出一个大比分——以5比2大胜苏州趣普士队。
这一年什么都是在尝试,因为经费有限,所以外出都是坐火车。比如客场打广西天基,火车单向就是36小时。还有和云南丽江的客场比赛,先是坐40个小时火车,再坐10几个小时汽车,然后又是在丽江这种高海拔的地方比赛……队员也都扛下来了。当年是国少队的赛事年,现在的队长王佳玉、前锋王云龙,以及后防的三位球员都被抽调国少队,也让队伍的用人捉襟见肘。
“中国曼联”善于咬牙坚持、打逆境球,这在当年的联赛中已经可以看出端倪。到了盛夏季节,他们以比成年对手更加不惜体力地奔跑每每拖垮对手,这样把自己的名次不断提高。
最终,他们完成了最低目标——不要垫底,获得南区倒数第三。
到了2007年,根宝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和外籍教练续约?
从工作态度和工作计划,法国教练可可绝对是让根宝满意的,但是续约这位已经在基地两年多的教练意味着经济压力的继续——50万元年薪,加上其他的待遇允诺,可可一年的开销在70万元左右,2005年到2006年之间,他们就有过短暂的“分离”。
更重要的还是教练的价值体现,可可有他的优点和独到性,但是也秉承了外籍教练“放养式”的作风,根宝明显地感受到,队员们对这个主教练敬而不畏,甚至称兄道弟,后来队伍里甚至有了那么几个“隐性球霸”……当然,如果有足够好的成绩,根宝也许对这种风气也能默认,显然他对第一年的联赛尝试并不满意。2007年初,一件令根宝火大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参加青少年联赛,经过一年乙级联赛洗礼的他们竟然被打到了倒数的名次……
这些,促使2007年初徐根宝不再续聘可可,而是自己重新出山挂帅印,只是,在名义上他不挂主教练的身份,而由上海足球宿将蒋炳尧来实施他的训练计划,后来出于上海市全运会战略安排需要,根宝在申花的弟子刘军也来向教练组报到。
“大家都觉得,请个70万的外教很有面子,但别忘记,这里有个百万年薪身价的教练,那就是我!”
乙级联赛冠军平均年龄十七
还别说,根宝一挂帅,队伍马上就焕然一新,几个“隐性球霸”被遏制,松散的球风遭到彻底扫荡。
这个赛季上海东亚被分到北区,对手的身体素质更强,竞争也更激烈。但是,从2007年5月5日第一个主场血洗青岛黎明开始,上海东亚就开启了自己的辉煌赛季,当然,此后并非没有波澜,比如在崇明主场迎战新疆体彩,赛前在教练和队员心中都产生了轻敌思想,最终一场瓢泼大雨浇醒了他们——2比3告负,而在第一阶段结束战,他们也在客场拿镇江队毫无办法,互交白卷——那支队正是从崇明基地分流出去的“英格兰队”。
好在随着夏季的到来,队伍能吃苦的特点又帮助他们迅速摆脱困境……最终他们以小组第一的身份直接晋级在昆明进行的乙级联赛总决赛。决赛阶段他们又遭遇难题,一支乙级老牌队伍赛前传闻将受到裁判“青睐”,事实上在和东亚队的半决赛第一回合中确实出现了裁判“等点球”的现象,但是东亚队还是在第二回合痛击对手,最终决赛,锻炼替补队员的他们还是轻松拿下了四川队……
组建上海东亚俱乐部时,根宝提出“三年冲甲”,结果提前一年兑现;2007赛季初根宝觉得队伍冲甲已经能看到希望,而牢记上一赛季“南区倒数第三”的人没有谁把他的话当真,结果,他们非但冲甲成功,还“捎带”了乙级联赛冠军,那一年,他们的平均年龄17周岁。
中甲搅局者 主力工资涨到1600
中甲了,队员也涨工资了!主力从每个月800~900元涨到了1600元。当然,这点钱的改变是无法形容他们自身的“质变”的。在联赛开始前,根宝开始狠抓“接传转”,结果一如1994年他在申花尝试“抢逼围”那样,这一年的中甲赛季,因为上海东亚队的全新风格融入,而发生了节奏上的整体改变。当然,因为主力队员抽调亚青赛集训,这对他们还是产生了一些影响。
总体上来看,一如他们刚开始参加乙级联赛那样,不可避免地经过了一个难求一胜的开局,但是在“夏季战役”中还是体现了自己的拼搏精神,迅速摆脱了保级的压力,到了最后的阶段,甚至为了次年兼顾中甲和全运会任务,根宝大范围锻炼替补,以成绩付“学费”……最终上海东亚队还是排在了积分榜第六的高位,作为没有外援的升班马,绝对是一个奇迹了。
相比乙级联赛,中甲更加能让他们体验“市场磨剑”的味道,而他们也没有辜负老帅的期待,扎进去,站住了。而就队伍本身而言,因为经历更强劲的对手,尤其是中甲队伍普遍靠外援支撑攻防核心的情况下,一年锻炼下来,整支队伍也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
骨头和肉
文/张晓露
如果站在对手的角度分析,上海东亚队让人感到可怕的不是他们成绩的递进,而是实力的提升稳健得可怕——几乎每半年就有一个跳跃式的提高,一如崇明基地里的“领奖台”。
他们初尝乙级联赛滋味的时候,身体素质和对手的差距是相当大的,用“孩子打大人”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他们必须小心地避开和对手的身体接触,唯一的办法就是传得更快、更准。没有肌肉,他们有骨头,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骨气,他们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和事业追求,因此他们知道自身的弱点,不怕!他们也知道“接传转”是他们唯一的立足之宝,坚持!
于是,有了2006年至2008年三条清晰的“上扬线”,尽管,其中一度让他们的对手传出“这些小孩怕逼抢”的所谓经验,其实经过这三年的“怕”,他们已经百炼成钢,现在完全适应了肌肉强壮的对手,而更善于用他们的整体配合来体现骨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