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理工独特经营模式探析 学生军堪称中甲异类分子

北理工独特经营模式探析学生军堪称中甲异类分子
 北理工队独特的经营模式让我们看到了足球发展的另一条道路 Osports供图
 北理工队独特的经营模式让我们看到了足球发展的另一条道路 Osports供图

  进入这种模式里的孩子不用担心踢不起球,只要是人才就可以,学校吃穿住全免,而且一年也有1万到3万元的助学金和奖学金,穷人家的孩子如果到这里就可以自力更生了!

  虽然赢球也没有什么奖金,只能得到助学金和奖学金,但北理工目前已经抢占了积分榜“探花”的位置。这样一支高学历、低收入的学生球队在生存状态普遍“水深火热”的中甲球队中显得非常扎眼。

  回望这支球队征战中甲两年来的历程,他们为何能在负面新闻冲击下站得住?为何能如此之快地适应中甲比赛节奏?北理工队的教练和前北理工球员的话也许能够揭开这支球队的神奇所在。

  思考能力强是适应中甲法宝

  冲甲后校方保持三个不变

  据北理工队的总教练金志扬介绍,当年征战乙级联赛时,北理工队每年投入仅200多万元。冲甲后,校方规定三个不变,即管理模式不变、俱乐部非盈利性质不变、队员的学生身份不变。

  “别的球队有高额奖金,而我们的队员没有任何工资和奖金,根据每个队员在队中的作用,每月发给每个队员200至800元不等的助学金。如果年底实现目标,会有奖学金,每人从几千元到1万多元不等。”

  学校有这份自信,相信球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面对困难的思考能力强,事实上,这也是球队能够很快适应中甲的原因之一。

  年投入不到其他球队十分之一

  后备力量已形成良性循环

  从2001年组队至今,北理工队换了好几拨人,金志扬表示:“这里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在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球员对于足球理念的领悟能力是目前机制下培养出来的中国职业球员没法比的,这也是我们可以靠团队拼搏打到现在这个名次的原因!”

  经济危机之下,很多中甲俱乐部都遇到了生存问题,但金志扬告诉记者:“球员在学校一切都没问题,吃穿住全免,而且一年也有1万到3万的助学金和奖学金,穷人家的孩子如果到这里就可以自力更生了!另外我们的投入也不大,不像别的俱乐部动不动一年就要几千万养活球队,队员球踢得不怎么样,每个月还得给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薪水。如果有养一支球队的钱,可以养活10个北理工队了!”

  北理工队两年中甲锤炼后越发成熟 三轮后竟抢占“探花”位置 学校足球模式值得推广

  记者观点

  一方需呵护的试验田

  对于北理工队来说,在最近几年的进步与发展中也并非全都是一帆风顺,自身条件的诸多限制导致他们不可能像其他俱乐部那样灵活。

  上赛季曾有传闻说队中多人涉嫌赌球,以及被怀疑有专业球员挂靠学校获得球员资格,学生军的纯净一度引发众多的怀疑和猜测。

  但是我们得说,即便北理工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很正常,它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体教交合实例,但是对于现在的中甲联赛,甚至是中国足球来说,北理工的模式的确是一种积极的探路模式,这支球队未来的发展,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于中国足球来说都是宝贵的试验田。对于这样一支球队,大家更应该用一种包容和保护的态度来关注其成长和进步,对于这支足坛“潜力股”,应该得到积极扶持和帮助,毕竟这块试验田不仅仅是北理工大学,更是中国足球的财富! 

  北理工广大师生是球队的强大后援

  ■北京理工大学梁殿乙:推广存在体制障碍

  对于北理工开创的中甲生存模式,我省足协管理中心主任梁殿乙也给予了肯定:“经过之前两个赛季的验证,应该说北理工是中国足球体教结合的先行者,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在与本报记者深入探讨中国足球发展出路时,梁殿乙指出:“中国足球要想搞好,就得走体育与教育结合的模式!在日本,学生都是在学校边学习边练球,踢得好的就逐渐走进职业联赛中,踢得不好也可正常地考学上班了。”

  既然有日本近邻的良好经验,中国为什么不实行呢?谈起这个问题,梁殿乙也很是遗憾:“还是体制上的问题啊,日本那边是教育和体育结合成一个部门,但是国内教育和体育是分开的,两块牌子,各管一块,希望未来咱们这边也可以做出相应的改革!”

  本组稿件均由本报记者 周松 采写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中甲联赛第3轮专题  中甲积分榜

更多关于 北理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