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罗翔报道 魏新在赛后说了一句唯一关于未来的话,“以我们本土球员为骨架的基础,绝对不能动。”的确,比起冲超成功更具有意义的事,重庆足球是靠着一帮重庆崽儿打回了中超。
无论是最早的寰岛、隆鑫,还是后来的力帆,本土球员的薄弱一直是重庆队的大问题。当年能够上场踢球的也不只不过有魏新、曾斌、邱卫国、刘劲彪、罗笛几人,到力帆降级那年,能打上主力的也只有魏新、王锴。落到中甲后,力帆率先挥舞了裁员大旗,一大帮年龄超过25岁的外地球员被力帆抛弃,当时许多人并不理解,可现在看来,他们却给了青年球员成长的空间。以黄希扬、赵和靖、李思源为代表的本土年轻一代迅速成长,成为力帆重回中超的中坚力量。
从目前看来,力帆的本土化彻底完成,主力阵容除门将和正元、右前卫刘家林和后卫胡伟之外,其余全是重庆人。而替补席上,还有王祥、夏金、甘锐等山城男儿。魏新认为这是球队重回中超的一个关键因素。“重庆人本来比较单纯,大家劲往一处使,保证关键时刻不出错,这一点是别人所做不到的。”这也是力帆与历来中甲升班马惯有的“外援加内援”模式的最大区别。
不过,这批球员中具备中超水准的也就6、7个,还不是人人能打上主力,升级后力帆必须大幅换血,明年很难看到中甲时代的本土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