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球迷和北京国安(还包括北理工)是压在北京燕捷胜队身上的“三座大山”,长年没有赞助商,球迷几乎流失怠尽,国安抢尽风头,让燕捷胜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2005年年底,北京燕捷胜队冲甲成功。此前,他们的主场设置在北京郊区,大多数北京人对这支球队知之甚少。随着冲甲成功,北京燕捷胜的命运并未发生多大改变,将主场设置在北京石景山体育场的这支球队,上座率少得可怜。不仅如此,燕捷胜队能在中甲安身立命本身就是奇迹,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这是燕捷胜队甩不掉的难题。
赞助商,赞助“伤”
一支球队的生存与否,主要是看资金是否充足。大多数想通过资本运作的球队,但在中国足球环境不健全的背景下,都死得很惨。在十几支中甲球队中,燕捷胜队算是资金实力处于中下游的一支,否则不会每年都为保级而战。虽然球队在2005年冲甲成功,但是球队并没有在京城造成多大影响力,每年年初俱乐部都在想尽办法进行招商,可是往往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球队的主要资金来自于俱乐部老板张忠强。这个以电器安装为主营项目的老板,与其他中甲俱乐部后台老板的实力相去甚远。
不仅如此,随着中国队在韩日世界杯的失利,中国足球一直处于低谷。直到去年中超联赛才有回暖迹象,而中甲这样次级职业联赛可想而知。北京燕捷胜队则处于中甲联赛的低端,影响力甚微,赞助商望而却步。
同其他中甲俱乐部不同,各地方俱乐部往往会受到地方体育局,或者地方政府的恩惠,对俱乐部方面有种种政策倾斜。由于有同城大哥北京国安,燕捷胜不容易捞到政策方面的实惠。一支球队只能完全依靠一个企业,而且是民营企业苦苦坚持,球队的现状和未来都不容乐观。
球迷百十来人
对于一支球队,特别是职业球队而言,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没有球迷。在北京燕捷胜登陆中甲的处子年中,每当球队主场比赛,还有一部分球迷到场观看。但经过两年之后,球迷流失严重,今年北京燕捷胜队的球市惨不忍睹,一场比赛只有百十来人到场助威。
球队没有球迷,主要是没有优秀球员,球队成绩太差。北京燕捷胜队没有培养出过优秀球员,比赛中球员个人表演很少。与此同时,球队年龄偏小,战术进攻单调,而主教练张旭的水平也不敢恭维。种种条件导致北京燕捷胜队没有整体、没有个人、没有战术。当比赛不能吸引人时,球迷数量逐步萎缩,看台空空如也。
受到双面夹击
如果将北京燕捷胜放置在任何一个城市,他们都将受到更多关注。北京燕捷胜有些生不逢时。在北京,中超劲旅北京国安和中甲的学生军,都比燕捷胜更为引人注目。
北京理工受到关注,主要是因为他们挂了一块大学的牌子,曝光率很高。由于很多品牌希望打入大学市场,北理工更容易受到赞助商的青睐;北京国安在北京的地位毋庸置疑,他们不仅拥有最好的广告效应,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球迷。
北京燕捷胜试图改变这些命运,但是由于俱乐部缺少资金,很难购买有名气的球星,导致球队一直没有聚拢人气。燕捷胜队曾试过让高峰重新出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种想法只能流于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