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要闻回顾:

辽足管中心主任:体教结合是必由之路 不能光喊不干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07日11:59  沈阳日报
辽足管中心主任:体教结合是必由之路不能光喊不干



  2006年末,谢亚龙公开表示:“足协将与教育部门合作,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足球联赛搞起来,在2007年一定要解决青少年培养的问题!”

  辽宁足管中心主任梁殿乙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体教结合的方向是对的,但中国足球长期停滞不前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喊的多,干的少。辽宁其实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体教结合的探索。2007年,辽宁足球的青少年培养将向更深的层次迈进!”

  “体教结合”是必由之路

  记者:2006年国青和国少两线失利,令中国足坛震动,问题出在哪里?

  梁殿乙:虽然韩国和日本的足球这几年进步明显,但中国的国家队前几年并不怕他们,因为我们的球员在青少年时期就积累了心理优势。不过,去年国青、国少输球,这种情况发生了转折。青少年足球基础发生质的变化,表明职业化初期足校一哄而上,实际上是摧毁了

中国足球依靠业余体校体制打造的比较扎实的根基。青少年足球并不适合职业化,纯粹靠市场不行。

  记者:“体教结合”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梁殿乙:在职业化初期出现了许多家长不惜投入送孩子进足校的现象,这说明当时人们的理解很不到位,急功近利,望子成龙,是只想快挣大钱的扭曲心理,这就偏离了体育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青少年足球的本质是游戏,应该用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经过教育的熏陶、文化的沉积,才能培养出职业化需要的球员。青少年球员首先是适龄的教育对象,应该属于教育的范畴,而不能提前进入到职业的范畴。在目前的条件下,中国足球不能彻底放弃举国体制,而要以教育为依托,充分调动行政的力量,利用市场经济的机制来发展,这才是“体教结合”的核心所在。体教结合是中国足球现阶段发展的必由之路。

  “北理工”不能代表“体教结合”

  记者:北理工大学足球队去年冲入了中甲,能否将它看成中国足球实现“体教结合”的标志?

  梁殿乙:体教结合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过去大家总是光喊不干,因为这种结合的难度相当大。体教结合不是一句口号,而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发展的框架,有了这个结构才能产生新的机能,而没有这些基础环节,还摆脱不了昙花一现的结局。北理工大学的成功只是一个点,并不能完全代表体教结合。而且在他们进入中甲后立即引发了新的矛盾:进入职业联赛他们就是职业球员,不应继续代表学校,而失去了从前的学生身份,又怎么会成为体教结合的成功代表?这个矛盾恰恰说明,中国足球缺乏一个完整的体教结合体系,并没有为学校足球提供未来的”出口“。

  记者:国外有体教结合的成功经验吗?

  梁殿乙:日本足球近些年发展迅速,就是因为他们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联赛的基础上,将大学生中的精英球员输送到俱乐部,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不仅绝大多数球员很早与教育脱钩,而且不少球员在职业联赛混不下去,就进入了大学,这对职业联赛和刚崛起的大学联赛,都是弊大于利。

  辽宁要保持培养人才的优势

  记者:辽宁足球的青少年培养情况怎么样?

  梁殿乙:辽宁足球辉煌不再,就是因为青少年培养出现问题,我们早就发现基层发展与强省地位不相称的情况,所以从2003年开始搞了一个发展全省足球重点小学的工程,当时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就发来贺信,称赞这是中国足球第一次体教结合的尝试。经过三年的工作,28所足球重点小学已经被带动起来,下一步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为他们寻找出口,那就是在全省发展一批足球重点中学。

  记者:你们想如何推进体教结合的进程呢?

  梁殿乙:辽宁职业足球的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去年的省运会足球比赛尽管比较成功,但还存在着足球普及覆盖面较小、领头羊球队水平不高等情况。为此,我们刚刚召开了全省足球工作会议,计划在2010年省运会上推出新的措施,与全运战略和奥运战略全面接轨。辽宁足球将打造各城市备战省运会球队、各俱乐部队后备梯队、学校足球队等三个方面组成的青少年培养体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彻底改变以前只靠俱乐部梯队一股力量打天下的格局。足管中心今年将与教育厅加强合作,联合发展足球项目,让男足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让女足能在水平上有明显的提高,通过整合各方力量,保持辽宁足球培养人才的优势。

  本报记者 肖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