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日报:这一刻 广州点亮了亚洲

  本报评论员

  珠江在奔腾,红棉在燃烧。

  昨夜,当璀璨的焰火点亮广州的夜空,当弥漫着岭南文化元素的开幕式赢来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当充满着喜庆色彩的鞭炮点燃亚运圣火时,广州沸腾了。

  “这一刻,广州点亮了亚洲!”

  圣火点燃,梦想放飞。这是一个亚运精神绽放的时刻,更是一个亚洲心手相连、共同狂欢的时刻。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近3万名现场观众,珠江两岸的数十万市民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起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红棉花开迎宾来。”火红的烟花如同盛开的红棉,攀上了600米高的广州塔,照亮了广州城。随着全场观众伴着倒计时牌的呼喊,广州亚运开幕式华章开启。 

  这是一滴水引发的开幕式。“落雨大、水浸街”,从天而降的芭蕉叶上传来广州童谣;帆屏拉开,华灯聚焦,现场观众仿佛身处一艘驶向东方的大船上。“开幕式的主题是‘启航’,扬帆起航,面向未来。而整个海心沙,活脱脱就是一艘大船。”在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眼中,珠江水,孕育着岭南大地,代表着扬帆起航,象征着乘风破浪。透过一幕幕惊艳的水上表演,细细品味,贯穿其形意、渗透于神韵之中的,正是广州乃至广东敢为人先的“弄潮儿”精神。

  这是一个力量与智慧完美结合的开幕式。在海心沙竖起的八面风帆上,180名孩子在1000多名地面演员的合力牵引下,在80多米高的空中,沿着垂直的显示屏飞奔、攀登,时而笑脸相迎,时而大鹏展翅,力量与技巧,在这一刻,完美地结合。听那现场观众发出的尖叫和惊呼,就知道这是一个多么神奇、刺激而又充满智慧和挑战的精彩演出。

  这是一个亚洲团圆、和谐相聚的开幕式。四面八方的水汇聚而来,搭起了四座同心桥,共同推起火炬塔。桥与塔相连,火炬塔下,一座“广州之门”打开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走过“广州之门”,登上“亚运和谐号”,走向亚运赛场。亚奥理事会的所有成员,在广州实现大团圆。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商都广州,再次承担起增进中国与亚洲各国友谊的重任。

  这是一个岭南文化创意无限的开幕式。从“落雨大、水浸街”的童谣,到猎德鼓的欢呼;从渔船出海搏击风浪,到红棉花开喜迎嘉宾,一串串岭南文化符号,将岭南文化印记深深地嵌入到亚运的记忆中。

  这是一个充满创新与梦想的开幕式。“将开幕式放在海心沙这个小岛上举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和突破!”亚组委庆典和文化活动部部长何继青谈起这个创意,难掩自豪感。以珠江为舞台,以广州城为背景,亚运开幕式打破室内举办的常规和传统,首次把舞台和看台从封闭的体育场带到开放的空间,把表演场地从地上搬到了水上,带来的是艺术表演形式和内涵的全新转变,体现的是南粤人的创新精神!

  用代表着喜庆、团圆的放鞭炮来点燃亚运圣火,既充满中国风情,又出乎所有人意料……广东人大胆的突破和创新,为亚洲乃至世界奉献了一台浪漫而又富有诗意、精彩而又不乏挑战的水上开幕式。

  6年磨一剑。6年前,亚运接力棒交到广州手。自那以后,诚信、务实的广州人就以不同凡响的思路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把“办城市”与“办亚运”结合起来。6年多的筹办,两千多个日夜的漫漫征程,“敢想、会干、为人民”的亚运精神已经深深内化到广州市的肌理和血液之中。今天,广州以一场美轮美奂的盛大开幕式,为亚运点火启航。

  广州升起一面巨帆,在珠江上壮丽启航。海心沙,2010年11月12日,亚洲将记住这个广州小岛的秀美名字。在这里,熊熊燃烧的圣火,璀璨的珠江夜景、炫目的“广州塔”、火树银花的广州城,随“亚运之舟”一起,驶向“亚运新生活”的快乐海洋……

  

相关专题: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专题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亚运 开幕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