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李娜在缔造中颠覆

  记者 许立群

  眼下,李娜距离大满贯桂冠只有一步之遥。在缔造自己梦想王国的同时,李娜也正在颠覆诸多已固化于人们头脑中的刻板印象。

  她的力量令对手难以招架

  长久以来,就连很多东方人自己都认为,西方人的体质要更高一筹,在对体能要求高的项目上亚洲人难有作为,但李娜提供了一个反证。1米73的身高、65公斤的体重,与健壮的欧美选手相比,李娜的身体素质也毫不逊色,出众的下肢与肩背力量,使她不仅在场上跑动敏捷而且击球力量很沉,令对手难以招架。27日的半决赛前,人们曾一度担心李娜在体能上会比较吃亏,因为沃兹尼亚齐不仅比李娜小8岁,而且是那种特别能“磨”人的防守型打法,但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有些多虑了。在消耗了大量体力惊险保住第二盘后,进入决胜盘的李娜越战越勇,这不仅是因为心态上的进一步放松,更是因为充沛体能的保证。这样的体能,既来自天赋,更是艰苦训练的结果。李娜曾戏称自己练出了一双“大象腿”,一句玩笑却也说明良好的体能并非可遇而不可求。

  进攻不再是欧美选手的专利

  亚洲选手只擅长防守,进攻是欧美选手的专利,这种成见也在被李娜颠覆。也难怪,以往在职业网坛有所建树的亚洲或亚裔选手,如张德培、伊达公子、杉山爱等在技术特点上均属于防守型打法。于是防守被理所当然地奉为亚洲选手的金科玉律。事实上,这种保守的训练思想严重束缚了亚洲选手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久而久之,在“重守轻攻”的理念下,亚洲选手大都缺乏进攻的勇气和能力。但个性倔强的李娜生来就是个叛逆者,从少年时代她就拒绝这种四平八稳的打法,她喜欢大开大合与对手硬碰硬,喜欢进攻、进攻、再进攻。当然,这种极富攻击与侵略性的打法,比较冒险,常伴随频繁的失误,令一般人不敢轻易尝试,但只要有意识地增强稳定性,降低失误率,就会成为克敌制胜的利器。

  27日的半决赛,李娜之所以在首盘和第二盘非常被动,就是因为没有坚持进攻的技术特色,而是过于求稳,被对手掌控了节奏。所幸,被逼上绝路的李娜终于卸下包袱、及时调整、放手一搏。在对手握有赛点的生死时刻,她毫不手软地接发球抢攻,化解了危机,赢得了生机。决胜盘,李娜的进攻更加犀利,不仅打出15个制胜分,更压制对手没有一个制胜分,最终实现逆转。

  性格开朗 赢得好感

  在场外,李娜的表现也非常引人注目,她同样扮演了一个颠覆者的角色。以往,包括中国选手在内的亚洲选手,大都给人内向、羞涩、腼腆、沉闷的印象。但李娜在本次澳网赛后的几次现场及记者发布会上,面对各种提问,都以流畅的英语侃侃而谈,充分展示了她开朗、率真、睿智、幽默的性格,深得球迷与媒体的好感。可以说,她不仅赢得了比赛,也赢得了人心。

  或许,在亚洲选手中,堪称“异类”的李娜只是一个“孤本”。她“非典型性”的技术特色和性格特征,难以模仿,无法复制。但她至少为亚洲选手拓展了视界和思路,提供了另外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和可能。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专题 

更多关于 李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