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华网:从十运会中的不和谐现象看体育道德建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07日11:29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10月7日电 题:从十运会中的不和谐现象看体育道德建设

  新华社记者姜涛

  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在即。四年一个轮回,尤其是在北京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大背景下,本届全运会被视为全国各地区体育水平和体育风格的大检阅。尽管国家体育总局
曾在十运会开赛前严肃裁判纪律,但从十运会正式开幕前已经开始的金牌角逐中,一些不和谐因素却如影随形,不禁让人侧目:

  在摔跤项目预赛中,有裁判员因收取运动队现金贿赂而被终生禁裁,有运动员因对当值裁判不满抡起记分牌打砸当值裁判;在有着“最美丽运动”之称的艺术体操比赛前后,赛前就有“冠军已经内定”的传言,赛后更有运动员愤而揭露比赛丑闻;女子重剑决赛中,有教练在看台上大呼“这比赛没法打了,天理何在!”;上月底,国家体育总局又通报了两起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事件……

  众所周知,竞技体育以竞技为核心。每逢重大国际和国内比赛,参赛选手都把争锦标、夺金牌视为自己至高无上的职责,因而赛场上出现带点火药味的竞争场面并不难理解。但是,任何竞争都是在一定比赛规则制约下进行的,如果背离了比赛规则,任由运动员和裁判员无所顾忌地行贿受贿,让“铜臭”污染神圣体坛,或者动辄耍“大腕”脾气,甚至殴打裁判,那么,体育就将异化,为竞技体育导航的奥林匹克精神就会黯淡无光。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古希腊人曾对体育有着许多深刻而睿智的思考,其中流传至今影响最大的是“健美的身体和完善的心灵”这一比赛道德准则。也正是由于古希腊人自觉地遵从这一准则,才使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公民体育道德意识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使奥林匹克运动得以获得全世界范围的认同。

  据一些体育界元老介绍,诞生于1959年的全运会在前几届根本与弄虚作假、贿赂裁判、偷服兴奋剂等恶行不搭界,是“绝对干净”的。尽管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艰苦,获得金牌没有任何奖励,但运动员、教练员们却毫无怨言。由于十分注重体育道德建设,由新中国运动员们首倡的“人生能有几次搏”、“团结拼搏,振兴中华”等口号,成为当时的名言,所产生的精神力量鼓舞了几代人。

  四年一度的全国运动会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杠杆,也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合理配置资源,国内练兵,完成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要手段。各地都十分重视运动员在全国运动会上的成绩,运动员们也想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置体育道德于不顾的理由。早在今年年初国家体育总局就下发了《关于加强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成立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竞赛督察小组的通知》两大“红头文件”,对赛纪、赛风作出措辞严厉的规定。然而,目前已经结束的

十运会击剑、摔跤、
拳击
、艺术体操、篮球等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在强化管理、严肃赛规赛纪的同时,仍需进一步加强体育道德建设。

  近年来,全运会的竞技水平已成为各地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地方政府对竞赛备战加大了投入和奖励力度,全运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据介绍,从各地已经出台的十运会金牌奖励政策看,金牌的身价比九运会时提升不少,大多数省市都喊出了20万元以上的报价,其中上海市提出每枚金牌奖金为24万元,甘肃省将对获得金牌的运动队及运动员予以25万元的重奖,广东、湖南等省则为30万元,其他省市的金牌奖金大多在20多万元至30万元之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赛场上下的不正当竞争也时有发生,并出现了“成绩内定”、“运动员省籍照顾”等不和谐现象。

  这表明,在全面提升体育设施、体育水平的同时,强化体育道德教育,提升体育文化,并以此建立新型的体育道德体系,已经成为本届全运会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体育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7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