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今晚报:世乒赛与中国相映成辉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10:04 今晚报

  短短的7天时间,在世界乒乓球运动史上画上一个美丽的记号。它给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增添异彩,更阐释着中国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巨变。以人为本 服务奥运

  上海近年来频繁举办国际大赛,无论经验还是教训,对于一天天临近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本届世乒赛是上海市2005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上海市委、市政府把办好世乒赛作为上海服务全国、服务北京奥运的具体体现。

  的确,14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报名参加本届世乒赛,创下了世乒赛历史之最,也创下了上海举办国际大赛的历史之最,竞赛组织管理工作难度极高。直到比赛全部结束,本届世乒赛的竞赛管理工作组织有序,相当严密。

  做好竞赛组织管理工作,重点是参与人员的专业程度,除了对裁判员的培训之外,上海还对跟竞赛有关的志愿者、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世乒赛抽签之前,他们专门进行了模拟演练。本届世乒赛组委会各部(室)均有一个从4月23日到5月6日的倒计时工作流程,细致到每一天每一个人做什么。办好竞赛,关键是规范操作,杜绝随意性。

  很多人大声疾呼:培训北京奥运会观众迫在眉睫。上海世乒赛的观众培训工作很成功,从预赛开始到决赛结束,上座率颇为可观。在上海,“当好东道主、办好世乒赛”早已深入人心。为了让观众“文明观赛”,“小”到什么时候该鼓掌,组委会有关方面都考虑到了。他们与上海社会影响力最高的媒体的栏目合作,请姚振绪这样的专家去讲“观赛须知”,效果非常好。小小银球折射中国巨变

  本届世乒赛是继1961年北京第26届世乒赛、1995年天津第43届世乒赛之后,中国第三次作为东道主承办世界乒坛最盛大的比赛。小小乒乓球折射着几代中国人的心路历程。回眸中国的三次世乒赛东道主经历,能够看出一条国运渐渐昌盛的清晰轨迹:从1961年的艰难时刻,到1995年的欣欣向荣,再到今天的和平发展,沧桑巨变,令人感慨。

  1961年的女子单打冠军邱钟惠回忆说:“夺冠当晚,躺在床上回想白天的激烈决赛,吓出一身冷汗,床单都湿了。”到了1995年,蔡振华在天津说:“一定要争取拿回男团冠军。”在2005年的上海,蔡振华说:“作为教练,我希望中国队取得好成绩;作为乒羽中心主任,我不希望我们拿下全部金牌,因为这对乒乓球运动发展不利。”这番话表明,“金牌至上”正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渐渐淡薄,即使是曾经被赋予政治重负的“国球”。世乒赛的这几天,中国选手势如破竹,中国观众甚至都有“意见”了,表示不希望中国选手会师决赛。上海师范大学学生郭海东说:“即使中国选手在决赛中输了,我也不会太失望。如果有外国选手夺冠,对中国选手也有一种激励。”连体育馆附近倒票的一位“黄牛”也说:“最好是中外选手打决赛,这样票子才好卖啊!”没有充分的自信,就不会有如此轻松的心态。

  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届世乒赛再也无法复制第26届世乒赛的全民热情,但是它无疑是真正球迷的一场盛会。“体育卸掉了附加在它身上的非体育因素,”青年律师吴浩仑说,“现代的中国人让它更贴近本质,那就是健康、快乐、兴趣。”新华社记者杨金志 肖春飞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世乒赛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另类AJ II


hTm Court Force


New Balance 576


Converse One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报名北京网友足球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