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山地越野跑现状 充满风险有很多强制要求

北美山地越野跑现状 充满风险有很多强制要求
2021年06月07日 11:57 环球网

  [环球时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马拉松越野赛”在山地越野跑的发祥地——北美,被视作比铁人三项更具挑战性的“极限运动”来组织和主办。笔者作为菜鸟跑友曾在北美参加过初级“马拉松越野赛”,对这项极限运动的危险深有感受,它对组织方和参赛者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小白”必须知道的“行规”

  在北美,“马拉松越野赛”有规范的名称“山地越野跑”,从入门级的“社交越野”,到高度专业化的“挑战越野”,自成体系,呈严格的金字塔状分布。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气候宜人,离城不远就有崇山、密林、溪涧等适宜越野跑的原生态环境,加上当地有许多团体热衷宣传“绿色原生态生活”,并且将越野运动塑造成“原生态生活”的理想形态,因此入门级越野跑和雪地越野、自行车越野,并称为“大温三大田野社交”,参加者众多。刚到当地的我,也曾在报社同事鼓动下,在一个“健跑社”注册,成了一名最基层的“青铜级”越野跑参与者。

  虽然是“青铜级”,参加的也是门槛最低的“社交越野”,但团体的管理者却都是身经百战的“白金级”跑手,在他们的推荐下,“社员”还可与更厉害的“钻石级”跑手交流互动,我记得经常参与“跑友”互动的,就有加里·罗宾斯和汤姆·克莱克这种拿过世界顶级大赛冠亚军的高手。他们不少人兼职做赛事主管、充当健身教练。

  记得第一次参加“集体活动”是在一个名为“本拿比湖”的市区生态湿地,围着湿地跑一圈。带队“老鸟”只说了两句话:“只跑30分钟”“安全第一”。后来知道,“健跑社”流传着所谓“越野跑行规”,其中第一条就是“安全第一”,不论青铜级的“社交越野”,还是最顶级的、罗宾斯多次参加的尼泊尔喜马拉雅高山越野,“量力而行不勉强”都是第一要诀,你可以通过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极限标尺,但切勿冒险超越自己的极限。事实上,即便“入门级”越野跑活动也可能遇到危险,我们“团队”就曾遇到跑友扭脚、虚脱等意外,而其他群组的跑友则有“落单”时在荒山猝遇棕熊和美洲狮的,且有人因此受伤。

  我至今清晰记得的“入门行规”,还有“忘记规范步伐”(一切以舒适为前提,毕竟路程很长)、“记住时间而忘记距离”(这是为了让跑者学会调整步伐和时间)、“觉得不能跑就走”(学会在路途中休息和调整)、“小心上下坡”(容易带乱节奏和步频)、“学会打招呼”(号称“越野之家”的大温,各类小径上常同时有多组人在运动,要学会大声和前面的陌生人打招呼,让他们知道你下一步想做什么,避免发生碰撞等危险)、“一定要结识伙伴”以及 “不要戴耳机”,因为会影响反应和判断力,开始长途越野跑之后人的反应和判断力都会大幅下降。

  进阶比赛,有很多强制要求

  在本拿比湖这样的“入门级”场地磨炼一阵,如果得到更高一级“小组”的邀请,就可以报名参加一些像样的山地越野跑比赛,成为一名“进阶级”跑友了。大温比较典型的“进阶级”山地越野跑比赛,是北温哥华的“西摩山越野”。

  “进阶级”山地越野赛只能通过专门的“代理人”才能报名,以免“小白”误入,平添危险。报名后要参加筛选和集训,并且准备“山地越野十宝”(导航设备、头灯、防晒装备、急救包、小型工具包、引火设备、轻便野营设备、食物、水、额外服装)。每个“小组”的要求总是比赛事组织方更苛刻,“头鸟”说:“如果组员出事我是要负责的。”那年我参加“西摩山越野”,“头鸟”强制要求每一刻钟全组“唱名点到”一次,据这位参加过总路程达160公里的美国犹他州-爱达荷州“熊湖山地越野”的“老鸟”说,有一年他参赛幸亏“头鸟”及时 “唱名点到”,才避免一场大难。

  一身“短打”入山是禁忌:需要过夜的长距离山地越野,不论高温天气、低温天气,都应准备贴身、透气透汗的长袖长裤,这样在低温、降温天气可以确保不失温,倘遇到相反的高温曝晒天气,也可防脱水、防紫外线。

  全球山地越野赛越来越频繁

  在北美乃至全球,山地越野赛都是高度商业化的比赛,且因为环保生活理念和商业推广普及,比赛越来越频繁,参与的“青铜级”“进阶级”入门者越来越多。在2010年,美国户外产业基金会就宣称“全美国6岁以上经常参与者多达480万”了。

  2018年4月2日英国《卫报》文章则称,自2008年至2018年,全球山地越野赛总数从160场增至1800场以上,且其中不乏欧洲“勃朗峰越野”、“奥斯塔巨人赛”以及北非“黑貂马拉松”等“超风险”比赛,因此尽管组织、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各种意外和风险仍不时发生。

越野山地风险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