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越野赛”背后:执行公司曾9次中标马拉松

“夺命越野赛”背后:执行公司曾9次中标马拉松
2021年05月24日 14:19 新浪体育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婷 涂梦莹 欧阳甜怡

  “越野的路不是人走的路,很可能脚一踩下去就是悬崖。”5月23日,曾参与过马拉松、越野赛事的选手张爽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越野赛事安全性难以预测,如果出现事故,由于赛道十分恶劣,急救的人员很难开展救援,选手很难安全脱险。

  5月22日,一场越野赛带走了21人的性命。但这次不是因为悬崖,而是选手因失温倒在寒风中。

  当天,甘肃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5月23日,官方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共有21名参赛遇难人员,其中包括多名越野圈资深选手,这也是国内举办马拉松赛事以来,最严重的遇难事故。

  就在半个月前,5月4日,乌蒙山超级越野赛,也因天降大雨气温下降的极端天气,致使一名选手因身体失温离世。

  18天内2场突发意外,为竞技体育安全性敲响警钟,发展势头正猛的体育赛事随之被按下暂停键。即将举办的2021浙江省公路自行车公开赛、浙江莫干山越野赛相继取消。

  “国内对越野赛的审批和管控有所调整,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严格。”多名越野赛从业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国内的大大小小的越野赛事,包括跑步、自行车等越野相关赛事,大概率会叫停。

  “近期体育领域安全形势严峻,为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有效防止重大赛事活动出现安全事故,决定召开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5月23 日19点,体育总局办公厅紧急召开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

  这场夺走多人生命的悲剧背后,越野的小众赛事是如何运行的?什么人在跑?又是谁在执行赛事?

  每年花10万元参赛

  “在圈内,戈壁越野赛费用最高,山地马拉松次之,城市马拉松成本最低。频繁参赛,成本更高,如果拿不到奖金,就是零收入、纯花销了。”5月23日,越野赛随队教练张宇(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名职业越野赛选手每年至少要在装备上花2万元,包括越野鞋、服装、睡袋、GPS、帐篷、急救毯等。此外,加上去往参赛地的机票、食宿,以及报名费等,价格不菲。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一场山地越野赛的报名费区间约为500—2000元。

  以喀纳斯超级越野赛为例,55公里组报名费为800元、100公里组报名费为1200元、155公里组报名费为6600元。

  一名越野赛选手算了一笔帐,其每年在越野赛上的投入约为8万—10万元。

  中国超马纪录保持者、人称“梁神”“梁大将军”的梁晶,曾在个人抖音账号上透露,其三年跑步花掉全部积蓄39万元。“哪怕花多少钱我都要跑。”2020年7月24日,梁晶在视频中表示。

  不幸的是,梁晶在此次甘肃越野赛事故中,遇难了。

  越野选手背后是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时代周报记者从多名从业人员处获悉,一场越野赛事通常由当地政府、当地文旅局、赞助商、赛事公司(营运公司)等机构参与。一般而言,越野赛事主办方为当地政府,会有一定额度的财政投入。若财政投入无法覆盖赛事成本,则需要引进赞助商进行投资,赞助商更青睐于大城市的城市马拉松赛事。若财政支出和赞助商的费用仍无法覆盖成本,营运公司需自筹资金。

  赞助商主要为广告露出,营运公司则通过举办赛事参与文旅事业、收取参赛费用、打造品牌等。

  具体而言,赛事的主要落地工作为营运公司执行。

  以此次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为例。其执行单位为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晟景体育”),于2018年中标首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中标金额150万元。

  天眼查显示,晟景体育成立于2016年9月2日,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会展服务、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展览展示承办、体育赛事活动策划等。

  公开信息显示,晟景体育成立至今共有9次中标项目,总中标金额约1041万元,均为马拉松赛事相关项目。

  拿下多个马拉松赛事的晟景体育,公司员工却不多。据《红星新闻》报道,该公司一位张姓女士透露,公司共有22名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均参与到一线搜救中。

  行业乱象

  部分从业人士认为,近年资本入局越野赛后,行业乱象丛生。

  “赛前让选手签订免责声明,一句后果自负就草草了事。”张爽表示,如今马拉松赛事泛滥,但很多赛事的举办方并没有具备举办赛事的资格,比如在相关检测和保障上,前期没有要求参与者提供健康体检报告,也没有对相关越野赛应急进行培训,后期没有做到完善的应急预警保障。

  2021年4月,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中国马拉松管理文件汇编(2021))》中,完善了中国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在赛道标识、赛道设计、备用赛道、补给站、安保、救援等多个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要求。

  但在具体赛事举办中,赛事承办主体是否具体严格落实标准,仍难以监管。

  “举办越野赛事门槛不高,有些单位资金到位就举办,忽视了背后的风险。”5月23日,湖南热跑团团长、长沙热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法人飞龙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有些商家为了达到宣传效果会匆忙开赛。同等规格的越野赛和马拉松相比,前者的救援难度和补给要求更高,但救援措施往往没有到位。

  越野赛事处于发展初期,行业标准尚不明朗,如何促进赛事活动的健康良性发展,是每个从业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

  “马拉松赛事发生意外的频率高,线路设计时要考虑赛道的容纳量,赛道有没有悬崖峭壁,如有风险因素应及时规避。”在越野赛事执行单位任总策划的黄御(化名)表示,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最不可控的,此次赛事执行方没有在CP3(计时点3/补给点3)配技术员,确实考虑不够严谨。

  “但任何体育赛事都需要不断发展才能慢慢走向成熟。”黄御补充道。

  一名蓝天救援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由于地理位置、天气、气候等因素不同,每个越野赛的救援人员、应急人员和志愿者的配比都不同。看待越野赛救援问题应该从两方面看,首先是组委会在应急预案、补给、沿途路线的指引预案方面的合理性。另外,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突发状况不可预测不可避免。

  “但该补的漏洞一定要补,该去做的事情要做。”该救援人员表示。

  时代周报获得的《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参赛指南》显示,比赛装备的强制携带物品分别有号码布、计时芯片、电子轨迹、GPS跟踪器、照明设备、水具、救生毯、口哨、手机等,而冲锋衣、保暖内衣、救急毯等则是建议装备。应急包清单中,则多是针对高烧、疼痛、腹泻、过敏、绷带等症状的药物。

  “这次多数选手都是因失温出事,这些药物起到的作用不大。另一方面,过往越野赛中很多选手因为负重影响速度,都不会带睡袋、冲锋衣等上山,遇到极端天气一下子就暴露在危险中。”一名越野赛跑友表示。

  数量激增的越野赛事

  在寒风中失去生命的选手,倒在了马拉松赛事的热潮中。

  据中国田协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800人以上规模马拉松赛事达1900场,参与人次720万。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因素,2020年各类马拉松比赛的预测参赛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次,产业规模达1200亿元。

  极具挑战性与风险性的越野赛事,即便“小众”,也开始有所规模。

  2009年,北京开始举办国际越野挑战赛,之后每年连续举办并形成规模,带动了国内越野赛事发展;2014年,中国越野赛数量出现第一次井喷式爆发,达到71场;2015—2019年,越野赛举办从100场增至近500场。

  规模激增,马拉松赛事走向市场化。

  2015年,中国田径协会废除大众型马拉松赛事审批制度,全面开放赛事注册,降低赛事准入条件,赛事运营主体开始多元化,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数量迅速增长;2016年,马拉松赛事管理体系再度调整,中国田径协会推出包括中国马拉松赛事联盟、大众选手等级评定、共办赛事奖金标准等一系列新举措,赛事进一步商业化。

  基于此,商业化赛事公司开始涌现。此次甘肃越野事故,无疑敲响警钟:如何规范管理商业化赛事公司。

  5月23日,黄河石林景区已发布闭园公告,恢复开园时间待定;同日,即将举办的2021浙江省公路自行车公开赛、浙江莫干山越野赛相继取消。此前,浙江莫干山越野赛已经开跑了35公里以上项目,因大雨天气不断有选手退赛。

  面对未来监管以及行业改善问题,多位马拉松赛事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完善赛事制度需多方共同努力。

  飞龙表示,不仅需要完善赛事的各个阶段流程,包括危机预警、天气检测上都要十分重视。“组委会应根据相应的天气和路况配备设置,以最坏的结果配备救援补给。其次,参赛选手应该有一定的自救能力,在关键时候该放弃就要放弃,目前鼓励大家挑战极限的声音过大,极少有让人学会放弃、敬畏自然的声音。”

  “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赛事准入门槛的审批、对赛事应援配备的监管和对重大事故的处罚。”飞龙补充道。

越野甘肃马拉松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