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三场小组赛尚不足以证明米卢的神奇的话,那么于昨天晚上进行的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三比一痛宰卡塔尔的比赛就完全可以说明一点,即中国队在米卢的手上换了种活法。归结起来,不外以下三方面。
一是精神面貌的改变。历史上的中国队给人们的印象是要么缩头缩脑、不思进取,场上表现令每一个中国人汗颜;要么轰轰烈烈、雷大雨小,终场哨响带给球迷的还是失望和无奈。而今的中国队则不同了,表面上看,继承了中国队一贯的慢吞吞形象,场上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却屡屡能在逆境下求得生存,且队员心态平稳如一潭池水。由此可以看出在米卢的潜移默化下,中国队球员已经懂得如何从足球中寻找乐趣,而不再是过去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二是战术体系趋多样化、灵活化。同戚务生和霍顿时代的国家队明显不同的是本届国家队在战术体系上已悄然发生了些许变化,虽然尚不足以让国家队有脱胎换骨式的锐变,但可以肯定的是常此以往,那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特别在战术体系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上,米卢带的国家队同他率真的性格无二,灵活善变,不从一而终。象对付象韩国人这样实力强、以往我们输多胜少的球队时,中国队战术上可以摆出一个受气包的形象,表面看任人宰割,实则暗藏杀机,伺机致人于死地,而对付印尼这样的弱小球队时,又能及时调整队伍,战术上采用压制对手的方式,攻上的去,守也不吃力。另外在具体的攻防细节上也有了多种组合方式。这些都说明米卢在中国的半年多时间里,对中国队的改造是成功的。
三是中国队学会了对比赛节奏的控制。过去的中国队喜欢走极端,守则缩在自己的禁区,攻则不顾后防洞门大开,比分领先时不知道怎样将领先导向胜利,比分落后时也不知采用什么办法挽回劣势。现在不同了,米家军在比赛节奏的掌握上有了显著的提高,象对韩国一役,若非节奏控制得好,想两度扳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虽然在近期内中国队在节奏控制上有了提高,但其历史沉积下来的一些痼疾还时有显现,比如控制的场面不尽自如,使观者有险象环生的感觉等等,不过好在米卢是聪明人,下一步他会着力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