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传出佐夫辞职的消息,我不竟大吃一惊!这样进入四强的队伍除了冠军队法国的主教练勒梅尔没有下课以外,葡萄牙、荷兰和意大利的主教练相继下课,的确让人感到足球场上场下的残酷。其实,作为我个人认为,真的只能用那句话来形容:“该走的没走,不该走的却都走了。”没想到对球队的改造最没有功劳和在技战术运用上最没有特点的但赢得冠军勒梅尔却能留下来,这难道不是对功利足球的最大讽刺! 事实上,本届欧洲杯打出最漂亮的足球比赛的三支球队就是荷兰、葡萄牙和意大利,葡萄牙和荷兰能得到那么多球迷的赞扬,但只是运气问题被逐出决赛之外,象荷兰队6个点球只进一个,葡萄牙最后被不明不白的被判罚点球,的的确确不能把这种过失算到主教练的身上,相反其主教练在战术素养上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虽然说法国队夺得了最后的冠军,但从队员和教练上来看,没有体现出勒梅尔有何更高的水平,而相反,作为意大利的主教练佐夫却使意大利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小组赛第一场,其进攻型打法给了所有意大利的球迷一个惊喜。虽然说最后取胜土耳其是依靠INZAGHI一个有争议的点球,但总体来说,奉献给观众的是一场精彩的比赛,比赛一开始双方打得都是攻势足球,传球的进攻节奏比较快,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攻防都十分积极。双方在场拼抢的十分激烈,铲抢、铲传、争顶的镜头频频出现,特别是下半时,意大利完完全全的控制了比赛的节奏,表现了一个世界强队的风范。 在以后的比赛中,意大利又基本回到原来的老路,开场猛攻一阵,进不进球,半个小时左右以后,都开始防守,侍机利用前锋的个人能力和速度打反击,幸运,也有点必然的是意大利对小组赛以后的两个对手--比利时和瑞典,都能够相进球,对付这种打法粗糙的队伍,意大利的防守简直就是滴水不漏,而反击也打得有声有色,他们牢牢地控制了场上的局面,结果是在小组赛中与荷兰一样以3站全胜进军1/4决赛,这估计也是意大利最近几届世界杯和欧洲杯等大赛第一次摆脱进入状态缓慢的弱点,实在归功于佐夫对队伍的调教之功,想想就在欧洲杯之前的热身赛上,佐夫的队伍还以两个0:2的比分和同样的进攻型打法输给了30多年没战胜过他的西班牙和只会高举高打的14年没输过的挪威,就在这种情况下,佐夫还能在大家并不以为会是一场精彩的比赛上为观众奉献出一道大菜,的确让喜欢和不喜欢意大利的球迷感到欣喜,至于下面两场,也只能说意大利队员根深蒂固的防守意识,和对自己后防线和前锋线的充分信任。不能说是主教练一人之过了。 1/4决赛荷兰对意大利是佐夫和意大利接受批评最多的队伍,事实上,意大利能进军决赛,只是因为“上帝穿着蓝色的衣服”,我也承认这场比赛,笑到最后的是荷兰队应该合理些,比赛中的2个点球机会,两次门柱。压得意大利喘不过气来的速度和个人突破,从上半场意大利竟无一次射门机会还被红牌罚下一人可见意大利打得是多么的艰难。但我觉得只能怪意大利的中前场不是足够的强大,没有与荷兰队在进攻上平起平坐的本事,但从主教练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战术指挥毫无问题,并且有称道之处。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形势可以知道:他们面对的是公认实力最强大的东道主,主场作战的优势永远不可忽略,虽然,最后心理防线脆弱的荷兰人把这种本应该有优势反倒变成了压力,这也就从一定意义上成全了佐夫的意大利,而且,面对着荷兰这种技术细腻并且拼抢凶狠的全攻全守打法的队伍,还有就是上半场30分钟就被罚下一人的前提下(尽管这不算一个很好的理由,毕竟,在此之前,意大利就是全线防守,相反,少了一人以后,至少在下半场打得更为出色,只是由于前锋的疲软,导致进入了点球阶段。)也许自己所擅长的防守反击是意大利的唯一选择,至于过程上的难看与否,我认为还是与意大利的实力有关,没有一个出色的防守型中场,虽然说34岁的老阿尔贝蒂尼还尽心尽职;中场无法控制,没有一个优秀的攻击型前卫,24岁的新人菲奥雷毕竟资格太嫩,缺少了BAGGIO和VIERI的意大利,对于佐夫和意大利人来说,应该是满足的,这从1/4决赛以后意大利舆论对意大利的赞扬来说,可以说作为教练的佐夫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但也许是天妒英才,可怜的意大利人在决赛中打了一场几乎称的上完美的比赛,如果比赛只是90分钟的话,整整90分钟没有给法国队任何好的机会,虽然说亨利有几次突破有点威胁,但面对层层协防的意大利后防,往往不能很舒服的打门而只好仓促起脚,而相对于上一场,意大利的进攻更加犀利,最后一轮才一起上场的德尔维其奥和托蒂组合显示了旺盛的求胜欲望,这也是与意大利一开始就进攻一样打乱法国队战术部署的一部分,并且在下半场开场不久由德尔维其奥接佩索托的传中球攻入一个漂亮的进球,之后意大利还是一拨一拨的进攻,在进球后20分钟以后,我看到意大利还在进行一拨又一拨的进攻,我感觉到一种汹涌的暗流的存在,之后,法国队,频频攻击卡纳瓦罗所在的左路,如果说裁判的补时是3分钟的话,无疑意大利和佐夫都将获得一场完美,甚至他们可以自称为伟大的比赛,而所有的战术上的不足都可以置之不理。 可是,上帝是公平的,佐夫无疑为了自己先前埋下的隐患付出了代价。我觉得如果要说佐夫战术上要有什么不足的话,首先,我觉得比赛到还有10多分钟的时候,应该恰当的收一收,控制一下队员的情绪和节奏,(这一点,托蒂做的最好,以前,并不是很看好他,由此一战,相信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很多人都会觉得其前途不可限量。)当然,佐夫可能太相信其强大的后防线了,所以完全没有注意卡纳瓦罗体力上的透支,这也算勒梅尔老谋深算的一点,整场比赛直到金球阶段,从来没停止过对意大利右路的攻击,而偶尔对马尔蒂尼那边的攻击,也是虚张声势,而对于三后卫的意大利队,后卫尤里亚诺的个人能力还是不足以还能协防右路,如果佐夫能早一点给一个防守的信息,也许马尔蒂尼就能回来,这样,尤里亚诺也可以调到右边,而这一个失误的前提是他在比赛快结束时换上的是一个前锋---蒙特拉,而不是一个后卫,这一点让人很费解,面对非常有利的形势,换上三个前锋----佐夫是不是想证实他在预选赛和热身赛中三前锋必败不是一种宿命呢?可惜这个一时的头脑发热让他和意大利付出代价太大了。第二点,就是对皮耶罗的使用问题,事实上,皮耶罗上场以后才有意大利的一颗进球,根据比赛的偶然性,即便这一进球与皮耶罗毫无关系,但也许不是皮耶罗的上场就不会有这样一颗进球,至于以后的比赛,对于两支超级球队,实在是无法预测,当然,由这来肯定皮耶罗是明显的无理取闹,毕竟,皮耶罗上场以后只有笨拙的带球和抢断,而两次绝好机会的失去只能让人想起了也许INZAGHI,VIERI,但INZAGHI和VIERI都不在,也许这就是命----佐夫在还皮耶罗的债,只是可惜留下的痛苦让整个意大利去承受,----也许这又是一种合理的天意吧:在佐夫坚决不想用皮耶罗的时候----是整个意大利人在呼吁着让他们的王子上场----这样,也许只是证明了真理只是掌握在个别人的手中,而佐夫却成了舆论重压下的牺牲品。 至于贝鲁斯科尼这下跳出来指责佐夫的战术问题--还特意提出没有派专人看好齐达内,我怀疑他是否认真的看了决赛,齐达内整场比赛的碌碌无为难道他真的置若罔闻吗?而且,法国的两颗金子般的入球与齐达内一点关系也没有,那么我们也只好把他所说的话当成他政治上的工具了。只是佐夫走得可惜,意大利的许多球迷都呼吁他能留下来,毕竟他带给了我们一支有生气有希望的意大利队,可是男子汉往往说出的话,覆水难收,只能为佐夫和意大利队给予最深的祝福:一路走好! 附:佐夫简介 迪诺-佐夫1942年2月28日出生于意大利费留利地区的马里亚诺镇。从小喜爱足球,身高1.82米,体重78公斤。14岁进马里亚诺少年队,出师不利,后到一家机械厂当了两年工人。1958年加入乌迪内队,1961年9月作为该队正选门将出现在意大利甲级联赛赛场上。 1963年,佐夫加盟曼托瓦队,日渐成熟。1967年,佐夫转入那不勒斯队。1972年佐夫转入尤文图斯队,为该队效力12年,战绩斐然。共为该队赢得5次全国甲级联赛冠军,1次全国杯赛冠军,2次欧洲冠军杯亚军(73、83年)和1次欧洲联盟杯赛冠军(67年)。 1968年,26岁的佐夫入选意大利国家队,并作为正选门将参加了1970年、1974年、1978年、1982年四届世界杯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1970年意大利队获得亚军,1978年获得第4名。1982年40岁“高龄”的佐夫成为世界冠军,也成为捧得金杯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完成了他足球生涯中最光辉的一章。佐夫因其出色表现全票当选为世界第一号“守门员”,球迷们称赞他为“攻不破的铜墙铁壁”。 佐夫的守门技术简洁实用。他头脑冷静,反应敏捷,站位好,随机应变和爆发能力无可匹敌。经验丰富,在场上镇定自若,是全队的指挥者。 佐夫在意大利甲级队服役的21年间,扑住了402个点球,平均每个赛季19个。创造了代表国家队参赛115场的纪录。在1973年至1974年6月间的一系列比赛中,佐夫保持了1145分钟不失球的纪录,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零”成为这位守门奇才的代号。 佐夫作为一名守门员,保持了较长的运动青春。1983年6月2日,42岁的佐夫正式宣布退出足坛,消息传出,在意大利引出强烈反应。 退役后的佐夫,担任过意大利国家队“技术协调人”职务和尤文图斯队教练。1984年5月国际足联在庆祝足联成立80周年大会上,授于他“国际足联荣誉勋章”,以表彰他“为世界足球技术作出的突出贡献”。国际足联在一份文件中说“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可靠和值得信任”。 1988年至1990年执教尤文图斯队。 1990年至1994年执教拉齐奥队,后成为拉齐奥俱乐部主席。 1998年世界杯后接替塞萨尔·马尔蒂尼出任国家队主教练。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