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首页 | 滚动 | 要闻 | 图片 | 球迷俱乐部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 | 排协 | 篮球 | 风暴导航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报纸评论 > 生活时报 > 新闻报道




反思“国安风波”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5月23日 10:46 生活时报

  编者按:在球迷们的眼中,王健林是一个英雄,为抗议裁判的不公正和中国足坛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他敢让雄踞中国足坛多年霸主地位、被誉为“大连市的一张名片”的大连万达队退出中国足坛。

  在球迷们的心中,李士林也是一个英雄,为抗议裁判的不公和中国足坛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他敢言称让京城唯一一支甲A球队退出中国足坛。

  职业化几年以来,中国足球值得反思和总结的地方真是太多了,而真正应该反思“国安风波”的不仅仅是球迷们和记者们。通过“国安风波”能够唤起各界对中国足球生存环境、竞赛次序等深层次问题的思索,这便是我们的初衷。

  这场风波会促进

  中国足球的改革戴大洪

  (原河南建业俱乐部总经理)

  16日刚听到“国安可能退出中国足坛”的消息,我感到莫名其妙和惊讶。

  这事具体分析应该说是中国足球各种弊病长年积累使然。人们知道职业联赛6年来,只有北京国安、四川全兴、上海申花、广东宏远、广州太阳神及河南建业是没有换过主的甲级队,而老总只有李士林还在位。像我们河南建业这样的小俱乐部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国安要多得多都坚持下来了,为什么国安稳定了这么多年却轻言放弃?从内在原因分析还是大投入与少回报的矛盾造成的心理不平衡,国安这些年在足球上的投入不少,也为中国足球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现在它付出的承受力已降低到了最低点,这个承受力虽然嘴上说不是财力上的,但还是与其息息相关,我们说做善事也有个道义上的回报,特别是当你投入了几千万乃至上亿的资金后,还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之间强烈的反差心理,肯定会令人产生失望的心情,所以说这件事还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至于对其他从业者及欲加入的人来讲,我觉得影响不会太大,现在应该说很多人已经麻木了。如王健林当初大喊大叫、闹动静,其实他是希望有所改变,但是当他发现喊已不重要,换言之,挺身而出喊不会换来变革时,他选择了安静地退出。他的心已经冷了,而一直全力支持中国足协工作的李士林欲坚决退出,也是这个道理。

  我想这件事对中国足球未必是坏事,也许还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新领导刚上任的时候,因为这件事会迫使他们更多地、更认真地反思过去,或许它会换来中国足球一些有益变革的出现。

  应健全俱乐部制度

  李惟淼

  这件事抛开足球本身来讲,我认为它首先反映出的问题是俱乐部制度不够健全。中国足球不是老板足球,不能想进就进,想退就退,这样中国足球不会稳定发展。我们看德甲的勒沃库森、乌尔姆等俱乐部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乌尔姆去年才第一次打上甲级联赛,这么多年他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雨,但依然能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德国有一套完善的俱乐部制度在制约着维护着球队。

  从这件事和以前万达俱乐部退出风波,我感觉我们欠缺能够约束俱乐部行为的制度,这样也造成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足球是一项事业,不是哪个人哪个老板的,不管哪个人哪个队进或退,足球总是有人喜欢。现在中国职业联赛发展时间不长,俱乐部建设还在不断完善中,因此从事足球这个事业的人就应该认识到会遇到许多问题,而且足球本身就不是一个公平的项目,它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天气、场地、裁判等等,对此应该有很好的心理准备。在我们的职业联赛开展时间还很短的今天,出现各种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能否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或许多年以后回过头来看今天,这些事都是笑柄呢。

  因此说我不赞成国安声言退出这种做法,这样做从小的方面讲是太小家子气了。有问题可以提,不能动不动就要求退出,其实我们知道如果国安俱乐部退出受损失的也还是国安队。

  从另一方面讲中国足协也需要总结,他们要严格裁判制度,在裁判的选用上更慎重一些,避免瓜田李下的尴尬情况出现,而裁判自身也要提高水平,我们可以理解裁判技术上的失误,但却不能允许主观上的错误。

  退出的目的是招安

  王永治

  5月16日国安老板李士林宣布要退出足坛。5月17日国安的上级中信老板王军又宣布国安要把足球进行到底。5月16日,中国足协诉讼委员会用了9个小时写好了一份几百字的裁决书,措辞准确而冷漠地宣布维持纪律委员会对王涛追加停赛一场的处罚,有人甚至说甲A剩下13个队照样比赛。5月17日,足协又发表了一份温情脉脉而措辞含糊的声明,用言外之意来安抚国安。短短两天,一场风波便风平浪静,其中的玄机真是令人好奇而头疼。在国安的种种威胁下,足协的诉讼委员会为何不改判?因为他们从来没改判过。

  不论王涛事件及其他判罚是对是错,诉讼委员会的第一原则从来是维持原判。他们怕改判会伤害裁判、纪律委员会的权威,而从不顾及因为坚持错误和暗箱处罚裁判,导致中国足协的权威越来越受到怀疑和挑战。他们怕改判会导致各俱乐部都来申诉而使足协难以招架,却忘记了诉讼委员会的职责就是解决俱乐部与裁判的纠纷,就是要给俱乐部一个讨回公道的机会。如果诉讼委员会根本就不想替俱乐部做主,这个足协内部法庭又何必成立呢?从这个法庭的以往功绩看,他们早就应该回家卖红薯了。

  因为足协时常出昏招,许多俱乐部的过激言行其实有官逼民反的味道。但这种造反也像宋江一样,目的是为了被招安。既然诉讼委员会不改判是为了保全足协的面子,那么俱乐部表面上服软就给足了足协的面子,私下里什么都好商量。

  果然,官哨帮助国安队客场战平强大的重庆隆鑫队,暂时度过危机。至于足协对将来的许诺估计也少不了,至少张业端不会再吹国安队的比赛了。因为至今,足协还没对一次俱乐部的威胁不买帐的,虽然表面上坚持原则。

  当年,万达老板王健林对裁判不满,威胁要退出足坛并说出黑幕,最终各方安抚,让他又坚持了一个赛季,然后顺利退出足坛。当年延边球迷为裁判问题闹事,各方又做了一番工作,让一切归于沉寂。去年的渝沈疑问球,足协大张旗鼓地查,有人大张旗鼓地威胁,最后自然是不了了之。

  这些事无一例外地闹得满天风雨,但最后都在没改变原来判罚和结果的情况下悄然收场。足协的手段不可谓不高明,威胁者的脾气不可谓不温顺。

  看来,要么是足协有和稀泥的本领,要么是有难言之隐无法一洗了之。比如在足协与国安的关系上,足协就欠国安的人情。在足协的安抚声明中有一句含义无穷的话:“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过程中,国安俱乐部对中国足协的支持是全方位的。”这样的话足协好像还没对别的俱乐部说过。所谓全方位,其实包含有求必应的意思。据了解,足协在河北香河筹建的足球基地就依赖国安的支持。

  国安俱乐部拥有国安足球队的产权

  ,全兴酒厂也拥有全兴队的产权。足球改革这几年,企业对球队的投入已经逐步置换出原地方足协在职业俱乐部中所占的股份,或者已将球队买断,过不了多久,职业球队会被全部掌握在各个企业手中,接下来的问题是:由这些球队组成的职业联赛,它的经营权与管理权为什么要交到中国足协手里?

  王健林的不满是:足协管理不力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裁判瞎吹,球队的努力白费;国安俱乐部李士林的怨气是:我们遵循足协的游戏规则,却屡屡受损。这些不满和怨气集中到足协身上:足协凭什么垄断足球资源年利?他们是政府公务员,而不是职业球队共同雇佣的职业经理(打工仔)?为什么球队真正的主人对联赛中的问题没有发言权、没有决定权?

  由职业球队共同组成联赛联盟经营联赛、管理联赛,这是国际体育界通行的职业体育的游戏规则,可联赛联盟在中国的出现还遥遥无期——足协早就有言在先,成立联赛联盟可以,但要在足协的领导之下,换言之,行政要管辖资本。——苗炜


相关报道:“国安风波”众人谈--国欣
相关报道:辽宁平阳落魄 国安永争第一--逆水寒0203
相关报道:国安对隆鑫的若干关于--李冬宝
相关报道:竞技风暴众网友评国安言退风波
相关报道:国安我为你哭泣--涵虚居士

热点专栏 --> 北京国安言退风波

点击此处参与讨论

参与CNNIC有奖调查,获得十佳网站评选投票权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报纸评论 > 生活时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