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篮球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甲A球迷俱乐部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报纸分析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近期焦点

多图:CUBA篮球联赛东北赛区比赛今日开赛(1.4)

清远首次大运动量训练 国足队员普遍叫累(1.4)

京城少侠杨晨、周宁重返德国(1.4)

今年联赛会很精彩--访国安洋帅乔里奇(1.4)

马晓春自嘲“遗臭万年”(1.4)



挂牌制弊端显露 转会应适时放开--李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1月3日 15:54 北京晚报

  新赛季的国内足球转会摘牌大会已于上周四结束。在这两天中,通过记者与26家甲级俱乐部决策者们公开和私 下的接触,我们获得一个突出感觉,多数俱乐部对目前实行的国内球员转会挂牌制度意见颇大,议论众多。大家似乎已达成一 种共识:国内转会应该重新放开。

  挂牌制度的由来

  中国足协为何要实行转会挂牌制?说句公道话,足协并非要从挂牌制中捞取什么私利,显示何种权威。自199 4年中国足协实行职业化改革后,球员转会作为职业足球必有内容之一,开始出现了专业足球时代不可想象的人才大流动。球 员作为一种商品,不再终生依附于一个地方代表队,他可以到任何他想去的球队踢球,同时俱乐部也可以根据自己球队的位置 需要,去寻找球员。这种球员与俱乐部“自由恋爱,情深成婚”的状况,实际正是后来欧洲实行的博斯曼自由转会法案的核心 内容。

  然而,自由转会也给刚刚步上职业化道路的中国足坛带来一片混乱,良好的初衷很快被签字费、大城市户口本、 住房、高工资等非法手段搞得乌烟瘴气。特别是那些大牌球星借转会之机,向俱乐部索要高价成为1998年前中国足坛的敏 感话题,不管是实力雄厚的俱乐部,还是资金匮乏的俱乐部都对此意见颇大。为了规范国内转会市场的行为,刹住违规操作, 中国足协经过研究出台了球员挂牌摘牌制度。从这套制度的设计看,它无疑更倾向于各甲级俱乐部的利益,而球员则被置于一 种被动地位。足协的本意也许就是通过这一新体制,改变前两年球员四处出击,而俱乐部多被动接招的局面。

  两面不讨好

  去年是挂牌制度实施的第一年,无论是俱乐部还是球员,大家都茫然前行,结果曹限东事件才让供需双方认识到 新体制的特性。

  作为北京国安队大牌球员,曹限东在’97赛季结束后提出转会,最终被不是自己中意的青岛海牛俱乐部中途截 留,曹限东最初的反应是:既然到不了自己选择的球队,宁愿不转了。意外的是,此时国安俱乐部却对此不置可否。国安态度 的不明朗,实际使曹限东只能在一种不利条件下与海牛谈判,幸好海牛队求才心切,网开一面,收留了曹限东,否则1998 年他的饭碗就算砸了!曹限东事件让所有球员不寒而栗,球员开始认为新的转会挂牌制度侵犯了自己的权利。

  那么,各甲级俱乐部该满意了吧,因为这套制度最初动机就是要限制球员向俱乐部漫天要价而出台的。可出乎人 们意料的是,各俱乐部并不买账,因为这套制度实行的按联赛名次轮流摘牌方式,使名次越低的队越无法确定能否找到自己需 要的球员,或是只能找到一两名。实际上,各俱乐部虽然反对球员漫天要价,但仍然需要1998年挂牌制度之前的那种自由 转会气氛。

  球员作为供方,无法做到想去自己愿意效力的俱乐部;作为需方,各俱乐部无法要到自己渴望的球员。因此,这 套费尽心血出台的转会新制度很快被人讥讽为“盲婚哑嫁、捆绑夫妻”。自然,夹在供需之间的中国足协成了矛盾冲突的焦点 ,好心好意的中国足协到头来落得两面不讨好。

  学学“鱼经”

  中国足协出台挂牌制度既没错,也应该。因为作为足球运动的最高管理机构,有权利而且有必要对转会进行宏观 管理,否则就必然出现扰乱市场的违规行为。

  但是,目前中国足协实施的这套挂牌摘牌制度内容以及它两年的实践效果值得商榷。目前,笔者与一家俱乐部总 经理探讨转会问题时,认为鲜鱼市场的变化经历值得足协借鉴。计划经济时代鲜鱼少而买的人多,鱼价虽低但要凭本排大队才 能限量买到。进入市场后,鱼价放开了,鱼价也曾一度飞涨,群众意见很大。但政府并未重新采取行政手段硬压下鱼价,而是 一方面规范市场,让国有、个人一齐上,搞活经营渠道;另一方面四处建设菜篮子工程,使供给市场的鲜鱼越来越多,品种越 来越丰富,鱼价很快降下来,并在此后一直由市场来调节鱼的价位,鲜鱼这种商品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目前球员和俱乐部之所以对转会挂牌摘牌制度抱怨不止,是因为中国足协没有管到点子上。事实上经过职业化6 年的锻炼,目前各甲级队后备人才储备比6年前职业化开始时已不可同日而语,国内转会市场上供需态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而今已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放开国内球员转会市场的时候了,靠市场来调节球员身价,让球员与俱乐部自由选择已成为 可能。

  中国足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继续保留诸如“当年降级队的球员不得转会,母队培养出来的运动员、 年龄不到26岁不得转会”等条款外,可把主要精力转向自己的菜篮子工程———加强对各俱乐部二三线人才梯队建设的监督 力度,办好各年龄段的国内青少年联赛,加大兴办中国足球学校及分校的投入,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国内足球重点城市的业余 足球俱乐部等。只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提供上市,中国足坛何愁“鱼价”会漫天飞舞呢?


相关报道:董路:转会什么样的球员最吃香!
相关报道:摘牌制度也该被摘牌了
相关报道:亦夫:转会--知情权与限薪令
相关报道:张洪骏:摘牌之前看转会
相关报道:顾颖:转会--最后的预言

热点专栏 --> 转会流言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论-报纸分析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