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汇报:全运改革路向何方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30日11:27  东方网-文汇报

  当取之于泰山之巅的全运圣火,在济南的“东荷西柳”缓缓熄灭时,北京奥运之后国内体坛首次综合性运动会,完成了对全国竞技体育人才全方位检阅,开始了中国军团伦敦奥运新的备战周期。

  全运闭幕日,“改革”成为了一个关键词。体育总局领导在代表团联席会议上,在闭幕前的新闻发布会上,都提出了全运会赛制必须改革和完善。全运改革,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体育的一个鲜明主题。

  ①“全民”理念,为全运改革提供思路铺垫

  山东办全运,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口号:“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全民全运”的理念,为全运会改革提供了思路上的铺垫。

  全运会50年,为中国体育从一无所有、百废待兴走向今天的辉煌,为培养一代又一代走向世界、为国争光的体育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半个世纪的风雨,全运会也从初期的“强国全运”,到改革开放时期的“金牌全运”、“争光全运”,走向了新世纪的“人民的节日”、“全民全运”。这个理念上的巨大改变,体现了体育为人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广大人民共享体育发展巨大成果的社会进步。让人民关心全运、参与全运,共同推动全运改革,分享全运快乐,全运不应该再是一小部分精英运动员的专属领地,也不再是与广大群众毫不相关的少部分人的政绩工程。

  从理念的提出,到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经历漫长而艰苦的努力。相比较理念的迅速转变,行动的转身、体制的转型还是缓慢的滞后的。上届全运会出现一些丑闻,奥运冠军假摔、长跑名将掉入“药罐”、赛艇凿洞破坏等,被媒体整出个“十运会十大怪”等,产生了不小的震荡,甚至一度引发了“取消全运会”的呼声。本届全运会前,记者有机会采访了卸任5年的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也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非常超脱的他认为,就目前形势而言,全运会还是要继续办下去的。全运会在目前的国情下,远没有到可以被取消的地步,但是全运会改革确实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②“和谐”精神,为全运改革营造务实氛围

  从4年前的“取消”呼声,到今年的“改革与完善”,凸现了全社会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之后对体育的理性认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精神的倡导,为全运改革营造了务实的氛围。

  全运改革的呼声,缘于全运会上各种不和谐之现象。本届全运会在赛风赛纪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仍然出现了一些“丑闻性”的问题。按照坊间的概括,比较突出的有:1名足球裁判遭追袭;2人(跳水裁判、蹦床选手)曝光“内定”风波;3例兴奋剂事件;4起重大争议(柔道终赛不退场、一个窝头定胜负、3000米障碍使绊马索、赛马命丧马拉松)。遏制赛场丑陋性事件的发生,一方面需要加大打击违反赛风赛纪的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创新赛制,完善制度,为严肃赛风赛纪提供制度的刚性保障。

  本届全运会目前公布了三例兴奋剂事件,从数量上看比上届多了两例,这正说明了中国体育反兴奋剂斗争的高压态势,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家丑不可外扬”。这种观念在快速公布兴奋剂违禁案例时,还是有一些顾虑的。从“家丑”观,到现今的“零容忍”,进而“零顾虑”,我们曾经付出了高额的学费,也因此有了今天彻底的觉醒。兴奋剂丑闻是世界性的“毒瘤”。出丑闻并不可怕,容忍丑闻,投鼠忌器,对处理丑闻事件患得患失有顾虑,才是最可怕的。第三例兴奋剂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当事人哭诉有人陷害,出现了“被吃药”的舆论场,模棱两可且又容易混淆视听,若没有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对全运会和中国体育又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伤害。

  同样,开幕前的“内定风波”尽管有高层出面辟谣,但是有限的调查并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社会是大赛场,而赛场是小社会。社会上的一些丑陋、丑恶都有可能出现在运动会的赛场上,善良的人们对某些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怀疑、有质疑都是正常的,也是正当的。质疑好比一面镜子,以此为鉴,可以形成良性的社会监督和舆论威慑。对于一些质疑,粗浅的调查还不够,有的调查如果仅仅局限在体育部门的范畴,恐怕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全运会建立一套全面的综合调查听证体系,实现体育调查法制化,体育执法机制化,很有必要。

  ③“强国”梦想,为全运改革引领战略方向

  本届全运会是一届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中国体育正在努力实现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艰难转身,而“强国”梦想,为全运改革引领了明确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赛会瘦身,是全运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全运会,被称为中国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正在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瘦身”,可中国的全运会却越来越“膘肥体壮”了。33个大项,362个小项,1万多名运动员,4万与会人员,全部赛程历时半年之久。全运会在规模上或许创造了一个尴尬的世界纪录——拖沓的赛程,繁琐的项目,庞大的规模和巨额的财政支出。面对奥运会所推崇25个核心项目的“瘦身计划”,中国体育决策层的态度也十分明确:“臃肿”的全运会也要“减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在十一运会开幕前说:“在中国体育的改革上,对于将来的发展战略,我们会考虑到全运会‘瘦身’的问题。”

  全运的“瘦身计划”,蓝图渐渐清晰。三大原则将成为普遍的共识。首先,作为奥运周期的重要备战,中国奥运的重点项目,将会得到重点的保障;其次,田径、游泳、三大球类项目,尽管目前我们的总体水平不高,但是其国际影响力大,也将得到相应的眷顾,并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体育的主攻方向;再次,全运会也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适当保护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体育资源,如武术等继续留在全运大家庭中,应该会得到广泛的认可。有重点、有主体、有特色,将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条脉络。

  在这样的思路下,那些水平低、基础差,既无市场前景,也谈不上奥运争光重任的一部分运动项目,可能面临被重新洗牌的命运。这些边缘运动项目,如何重新定位,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走出一条新生之路,或许将成为中国体育新一轮改革的有趣现象。

  本报记者  叶志明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十一届全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全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