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竞技风暴新浪首页 > 世界杯 > 正文
新民晚报:永远记住这一天 中国足球任重道远

http://sports.sina.com.cn 2001年10月09日15:49 新民晚报

  2001年10月7日,请记住这一天。

  中国足球队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在这一天,终于打进了世界杯决赛圈。几代中国人,几代中国球迷,几代中国足球运动员的梦想,在这一天实现了。

  中国的工业重镇沈阳,在这一天成了欢乐的海洋。5公里长的青年大街上,到处挤满了
欢呼跳跃的人群。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中国足球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的欢呼,中国足球,第一次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尊重。

  起步艰难沉重

  前中国足协主席年维泗看到这里,慢慢起身,跑到外面,一个人静静地沉思。他的心在狂跳,他的嘴唇在微微颤动。这位为中国足球奋斗一生的老球员、老教练、老主席,原以为他看不到这一刻。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他的足球生涯,永远伴随着失败,永远!但是,这一天,他的生命改变了。

  1957年,当他以年轻的中国足球队员的身份,满情豪情参加中国足球队第一次向世界杯赛的冲击时,他不会想到,失败的命运从这一天起便紧紧缠住了他。

  “当时我们没有经验,只有冲劲。满眼放着光,听着场内观众如雷般的助威声,浑身的热血往上涌,只想早一分钟将球踢进对方的大门。”年维泗回顾道。

  当时的这支国家队,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中国在亚洲最最强大的队伍,这个纪录至今没被打破。

  这支队伍1954年4月,被派往当时的世界足球强国匈牙利接受训练。1年6个月后,队伍从匈牙利归来,在国内的一系列比赛中,显示了完全不同凡响的超人的能力。

  1957年,中国队迎来了冲击世界杯的日子。中国队首战客场对印度尼西亚队,亚洲足坛两霸之一。

  当时,中国队的主教练是匈牙利人安倍尔·约瑟夫。他从1954年中国队踏上匈牙队国土后,便指导中国队的训练。他是当时匈牙利最好的教练。中国队学成归来,他随中国队回到北京,依然担任中国队的主教练。中国队赴印度尼西亚参加世界杯外围赛,他却不能随他的队伍一同前往。他是外国人,在当时的思想观念里,由一个外国人来带中国的球队参加比赛,是不可思议的。

  约瑟夫留在了北京。但是把他的忠告和经验告诉了他的弟子们:“客场能够打平,意味着我们在主场能够赢球,客场平球就是胜利!”“客场平球就是胜利”,谈起这一段经历,当时的中国队守门员,号称中国的万里长城的张俊秀,感慨最多:

  “我们去了印尼,我们与印尼队进行了比赛。我们一点都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强大。上半时我们压着对方狂攻,20多次射门,虽然没有进球,但是我们优势太明显了,我们太强大了。中场休息时大家议论说,印尼队不过如此,能进球为什么不进?能赢球为什么不去赢?我们忘了约瑟夫的教诲,我们完全没有经验。下半时,大家忽啦一下全冲了上去,危机就此开始了。”张俊秀叹了口气,继续说:“印尼队有个球星,名叫拉曼。这个人个子不高,但是机灵得很。下半时,印尼队的两次反击,拉曼的两次突破,就进了两个球。第一个球我有责任。当时印尼队的一次射门,我判断有误,没有把球抓住,只是挡了出去。球弹回到门前,拉曼在乱军中补射打进。第二球我无能为力。全队都攻上去了,后防没有人,印尼队反击,拉曼一个带球扑过来,一对一,他再入一球。就这样,0比2,我们输了第一场。”

  张俊秀几乎是以忏悔的心情来告诉我这段往事的。他告诉我,如果大家多一点经验,少一点盲目,如果约瑟夫能够随队一起到客场,这一切也许不会发生了,而中国足球在以后44年的悲情故事,也可能不再发生了。他们这一代人的生命,也会就此而改变。

  这就是中国足球第一次冲击世界杯的故事。这个故事留给了中国球员和中国球迷最多的只有两个字:遗憾。

  结果出人意料

  在我们这一代人中,谈论最多的中国队冲击世界杯惊险故事,莫过于1981年苏永舜率领的中国队。如今在亚洲足坛不断给东亚和中国足球制造障碍的沙特阿拉伯队、科威特队和阿联酋队,当时都被中国队一一击败。如今沙特队已贵为西亚首强,但是当时的他们却还是西亚足坛的“暴发户”,在尚未有力地确定自己的地位,把握自己的能力的时候,这支球队作出了一件令中国球迷永远难忘的事情:0比5败给了新西兰队。这场大比分输球的直接后果,便是已经打完比赛,比新西兰队多拥有5个净胜球,出线在望且善良到完全对足球场以外的险恶形势一无所知的中国队,不得不重新集中起来,参加在中立的第三地与新西兰队进行附加赛的地步!

  或许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在为苏永舜时代的国家队受到的黑色戏弄而愤愤不平。确实,这种突发的情况对于刚刚重新加入国际足联大家庭的中国足球来说,是始料不及的,也是不可能预想得到的。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中新之战留给我们最大的遗憾,不是经验不足,而是难以抵挡新西兰队强壮身体的对抗。在当时一片对沙特阿拉伯队和新西兰队猫腻的声讨声中,我们忽略了我们本身存在的不足。由于一些原因,中国足球远离世界足坛已经有20多年了。我们对这20多年来世界及亚洲足球发生了多少变化并不知道,我们对足球场内外可能发生的一切变故缺少必然的警觉。由于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并改进我们的足球存在的问题,因此,苏永舜时代的中国足球,虽然再一次地失败,但是留给我们的教训,却是似是而非的,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而是一片怨天尤人的迷茫。

  难免阴沟翻船

  很难用什么原因来分析发生在1985年北京的“5·19”事件,事件的本身是由于中国队的一次失败而引起的。这场比赛中国队在小组赛上1比2败给了中国香港队,而早早地在小组赛上就结束了他们的世界杯之旅。这场失败留给人们最大的印象是中国队过于乐观,但其中一个原因却被许多人忽略了:在比赛之前,主教练苏永舜曾经提出,要去香港看一场香港队的比赛。但是没有得到允许。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样的要求并不是必须的,对亚洲和世界足坛关紧的门户,让我们看不到窗外发生了什么事,也对窗外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屑一顾。“以我为主”的理论,把我们摆到了一个置客观和规律于不顾的坐标上,中国足球意识上的落后,也一直伴随着中国足球左右。

  可望尚不可及

  足坛名宿张京天在谈起中国足球这几十年的失败经历时说:“中国足球距离世界杯最近的,还是1989年的六强赛。”那是一支由高丰文率领的国家队。

  那是一次与世界杯触手可及的时刻。我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发生在新加坡国家体育场的那一幕。那是在1989年10月28日,中国队将与卡塔尔队进行一场重要的比赛。新加坡湿热的空气迷漫着莫名的躁动。比赛之前,我们前往采访的记者都一个个坐立不安,心神不宁。这是一场也许只要打平就能出线的比赛。在赛前,中国队获得的安慰和诺言已经是超出常识范围了: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召见韩国队领队李载明,警告韩国队“必须全力以赴打好与阿联酋队的比赛”,“要求韩国队保证以最佳阵容及主力迎战阿联酋队,不允许因为率先出线而敷衍了事,否则将会受到国际足联和亚洲足联的严厉制裁”;国际足联纪律委员会在比赛前3天宣布,将在3个月前在与利比亚队比赛时粗野犯规的阿联酋队的中场核心16号阿布德·拉扎克·依布拉姆处罚停赛一年,而阿联酋队还将进行与韩国队与中国队拼积分出线的最后比赛。但是,就是在这样一片保驾护航的情况下,中国队在领先一球的有利形势下,最后3分钟竟然连续丢失了两个球,最终以1比2失利。在最后三分钟,中国队硬是被拉下了飞往意大利的班机。

  这次失败告诉了我们什么?你可以笼统称之为不成熟,不稳定,但是这不成熟和不稳定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更深层的问题呢?

  老外首度露脸

  连续的失败,使得中国足球感到了问题的严重,这严重的问题显然并不是以现有的条件能够解决的。在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支持下,中国足球请来了一位洋教练———德国人施拉普那。但在当时的中国足坛,有一种论点非常盛行:中国人不缺踢球的人才,缺的是先进的足球战术。因此,需要一位洋人教会我们怎样把11个人组织起来。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大胆的举措,中国人的足球,全权交给一个外国老头,在10年前确实是很大胆的。

  不管施拉普那后来的结果如何,中国足球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在观念上有了一个进步。而这对于中国在以后大规模地请进来,确实是开了一个先河,至少在思想意识上,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缺口。

  施拉普那的“豹子精神”,给软弱的中国足球带来了强硬,也让中国足球至少在形态上开始向世界足球接近。尽管施拉普那最后的结果也是失败,但是施拉普那能够来中国,他使中国足球走向“强硬”的变化,对于中国足球今后的进步,是一个重要的铺垫。

  从那以后,中国足球真正开始了改变,从走向市场化,走向职业化,走向全球化,逐渐摒弃专业足球的影子,开始了她的新生。中国足球走向新生,其实是从施拉普那时代的结束真正开始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忘记老那的功绩,更不能忘记上海大众在推动中国足球的深层改造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找准了方向,而后便是具体方式方法了。霍顿给中国足球带来了稳定的队形和亲和力,他的科学论证,他的理论折服了与他工作过的同事和球员,虽然他带领的国奥队最终没有能够打入奥运会决赛,但不要否认的是,他的队伍与韩国队比赛,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对等的尊重。

  中国足球继续循着职业化的道路向前迈进,尽管这种职业化有着许多不尽完善之处,有着许多中国式的烙印,而这种烙印对于职业化的进展,并不都是积极的,但是在一个刚刚摆脱计划经济,并在许多地方还有着计划经济强烈印记的国度里,你不可能指望一夜之间发生巨变,“休克疗法”并不是积极的。许多事情还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是中国的特色,你不得不遵循她。

  8年的职业比赛,无论哪个方面都给中国足球带来了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可以在某个方面诠释中国足球在过去几十年的冲击中受到失败的原因。技术,战术,体能,稳定,心理,以及对外来事物思想的态度,等等。应该承认,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进程,无论在物质上还是观念上,都是中国足球进步、变化以及这次最终打入世界杯的最主要的动力。

  这种动力最终将中国足球推给了一个外国老头,博拉·米卢蒂诺维奇。一位在世界杯赛上4度创造奇迹的神奇教练。

  米卢果真神奇

  从米卢的身上,从米卢在中国的18个月的工作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足球,中国文化的传统思维与世界意识的最激烈的交锋。

  为了第7次冲击,米卢来到了中国。这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足坛执教的外籍教练中声望最高、经历最广、业绩最佳的足球教练。希望他能给中国足球以神奇,一了中国足球44年之宿愿。

  但是,中国的足球,中国的足球人,中国足球的氛围和人文环境与这位神奇教练从一开始就爆发了互不相让的角斗。这种源于历史、源于社会、源于文化、源于传统的基础和背景,就像是无数只手在绳子的那一头,强拉硬拽,不愿意让一位外国老头把中国足球拉扯到一个我们过去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中国足球的过去是什么样?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之差别,究竟是在距离上,还是在观念上?这一切,都在与米卢的“合作”上有了最激烈的争斗。

  中国是足球的故乡。但是中国不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蹴鞠是个人的花样,但是如果把11高逑挤在一起,却是肯定要玩砸的。这是否就是蹴鞠与现代足球的最大差别?

  米卢以他不同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带领国家队的航船,顶住了一次又一次大浪,终于在前天,成功地将中国队引到了世界杯的彼岸。这位老头也使我们认识了许多我们过去不熟悉,甚至是不认识的东西。而恰恰就是这样,使我们的国家队拥有了从未有过的成熟,从未有过的稳定从未有过的成绩,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米卢现象是否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呢?

  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足球44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中国足球从昨天开始,开创了新的纪元。在欢庆中国足球历史性突破的同时,在欢呼中国足球终于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的时候,总结经验教训回顾不凡历程,对于今后中国足球的进步有着更重要的作用。阎世铎同志说,中国足球打入世界杯,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并不是质的变化,而是今后的发展有了新的推动力,打好了基础,有了说话的权利。

  阎同志此言甚善。中国足球仍然是中国足球,中国足球仍然没改变贫瘠的现状,中国足球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本报沈阳今日电)本报记者葛爱平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发表评论】【体育沙龙】【体育聊天室】【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中国足球冲向世界 最后两场比赛看什么 (2001/10/9 15:34)
zong_zong1:世界杯 我们来了--中国足球的怒吼 (2001/10/9 13:18)
新快报:出线后的思考 找出中国足球的病因 (2001/10/9 11:24)
王俊:铭记10.7--中国足球在一个秋夜终于花好月圆 (2001/10/9 10:49)
从甲B到五里河--狂欢之际看中国足球的忧患 (2001/10/9 10:22)
 世界杯专题  十强赛积分榜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信 息
天津分站隆重推出!
北京
  • 万泽金典百年好合
  • 和鸣花园怡人福地
  • 远程教育的领头羊
  • 北外托福雅思班
    济南
  • 东业广告诚聘精英
  • 天闻科技假肢科技
    上海
  • 离天堂最近的圣殿
  • 一个王朝的背影
    广东
  • 美国际电脑学院
    河南
  • 理想王子理想选择
  •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体育用品专题
  • 十一过野人生活
  • 六大品牌网羽特价
  • 世界顶级名刀汇展
  • 运动精品鞋3-6折
  • 时尚学生活力专区
  • 千种户外用品低价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竞技风暴意见反馈留言板 投稿信箱 电话:010-82628468 010-82628888转5109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