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的全运2001和2005:从渴望全运灶到一战成名

丁宁的全运2001和2005:从渴望全运灶到一战成名
2021年05月11日 14:00 新浪体育

  第十四届全运会资格赛第一轮,丁宁全情投入到为队友出谋划策和上场每分必争的状态中。第一轮比赛连胜三盘,和拿下最后一分的郭雨涵击掌后,丁宁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背包,被早已等在旁边的记者们请去采访。讲了自己的比赛,也讲了队友的表现,两三轮采访结束后,丁宁回到赛场与队友汇合,却看到对手们也都在原地等她,原来小对手们是想和丁宁合影。被叫着宁姐,被问可不可以合影,丁宁立刻笑着,满足小对手们的愿望。

  全运会资格赛中,团体赛开始前没有比赛任务的丁宁也忙忙碌碌。

  丁宁11岁的时候,也是这样开心地仰望着自己在乒乓球项目中崇拜的大明星。她带着小板凳坐在北京队球馆门口,看着张怡宁、郭焱、贾贝贝、李嫱冰等队员备战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备战全运的队员训练完,丁宁就和同批的小队员们跑进球馆,帮忙捡球收拾场地。那时她们会在一起激动地议论,“今天宁姐跟我说话了”或者“今天我帮郭焱姐捡了球”,那时候的宁姐还是张怡宁。

  2001年,全运灶的冰镇咖啡奶

  “侯哥会拿出来两盒给我”

  2001年,为备战第九届全运会,在国家队训练的张怡宁和郭焱都回到了北京队,进行上午和下午两堂课的训练,北京队小孩们的训练时间就变成早上出操、中午和晚上训练。“因为当时北京队训练场地比较小,我们都是插空训练,平时就练身体,或者看备战队员训练,帮他们捡捡球。”

  丁宁那时才来北京队一年,就见识到了“全运灶”。“在食堂我们吃的不一样,参加全运会的队员在里面吃,我们在外边吃,虽然北京队食堂的饭一直都很好吃,但在那年夏天,‘全运灶’有咖啡奶,只有里面的食堂有,冰冰凉凉的,我特别想喝。”在以前的采访中,丁宁曾认真地描述过咖啡奶盒上往下淌的水珠,可见这段渴望全运灶的记忆,真是深刻。这次再回忆,丁宁把咖啡奶的续篇补全了:“我记得那时候侯哥(侯英超)会帮我拿两盒出来。”

  年少时在北京队的记忆,保存在这张大合影里。那时在二排最左侧的稚气丁宁,正期待着参加全运会。

  除了咖啡奶,可爱多冰淇淋也占据了丁宁一部分的记忆。“中午训练的时候,万芳芳教练带着我和队友一起练,我和队友在一边,一人拉一下球,看谁先丢球。或者打个什么比赛,输了就要去买可爱多冰淇淋,那时候可爱多很贵的呀。”回忆这些时,丁宁不断开心地笑,“回想起来,那时候虽然训练也很辛苦很累,但是人很开心,每天无忧无虑的,如果宁姐她们谁再跟我说了话,那一天就更高兴了。”11岁的丁宁,对全运会的感觉就是向往。“因为知道全运会是国内最高级别的比赛,那时候就想:哇,什么时候我也能打全运会呀,要是能打全运会,我也能吃全运灶了,哈哈。”

  还有一件事丁宁记得很清楚,当时北京女队主教练周树森对她们八九个10岁出头的小队员说,“等2005年全运会的时候,你们之中就会有一个人去参加”。听到这句话的丁宁很激动,她期待那个当选的人是自己。

  2005年,半决赛一战成名

  “我们接连落后,周指导整齐的头发都耷拉下来了”

  丁宁在2003年进入国家二队,在那之前的一年,她已经在全国锦标赛中打上了北京女队三号。2002年全锦赛,张怡宁和郭焱因为参加亚运会缺席,让丁宁有机会浅尝了一下上场打三号的感觉。第一次报上团体赛的丁宁,懵懵懂懂,“我也不知道该干嘛,每天就背背包、拎拎水、帮忙别别号码布,谁忘了带护腕什么的我赶快跑去帮她们拿”。但见识了一次团体赛,就让丁宁记住了很多团体赛的技巧和“规矩”,“大队员们教我,在场下看的时候使劲加油,如果队友在我们正对面那边打,就不要总和旁边的队友讲话,有可能影响场上的队友”。除了这些,丁宁还学会了如何去准备比赛,到了2003年,没上场的丁宁跟着团队拿了全锦赛团体冠军,到了2005年参加第十届全运会的时候,已经学习到很多的丁宁,基本上确定自己是去打北京队三号了。“我的比赛经验肯定不如大队员,但比较有冲劲儿,教练可能觉得让我打三号,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备战的时候我也是按照打三号去准备。”

  2005年的十运会,丁宁打出自己的成名之战。

  那时候在国家二队的丁宁,没有机会和张怡宁、郭焱一起训练,备战全运会是她们互相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生活和训练中的交流都逐渐多了起来。这个过程中,张怡宁手部骨折给队伍带来了很大压力。“宁姐自己、教练和队伍的压力很大,但我那时候考虑不到这些,傻乎乎地只知道训练。”丁宁记忆中的十运会备战,是“我练不过她们”。“我和宁姐她们训练的时候,她们专项能力很强,在训练场上的时长、专注度、精力也都很强,我根本练不过她们,我一觉得累,教练就说‘你宁姐她们还没说累呢,你这么大点儿小孩累什么’。”丁宁在那段备战的时间,各方面都接收到了大队员的言传身教,技术上的指导、思想上的交流、考虑问题方法上的指引,让丁宁度过了一段提升自己的过程。还有,丁宁吃上“全运灶”了,走进食堂里屋时,她觉得挺激动,“感觉挺帅气的,但是好像没有咖啡奶了”。

  到了全运会女团赛场,丁宁把教练惹急了一次。8进4对江苏队,丁宁0比3输给范瑛,“记忆中打得特别差,好像三局加起来都没超过11分。教练就批评了我,他们觉得之后还有硬仗,我不能是这种状态。”被教练严肃批评,丁宁没有被吓蒙,她知道输球是输在实力,不是她状态不好,更不是思想不重视,很了解自己的丁宁在第二天迎来了半决赛上的“成名之战”。

  北京女队打辽宁女队,大比分0比2落后,赛前觉得双方势均力敌的丁宁,没想到自己上场时是这样的比分。“我记得一个细节,我们接连落后,周指导整齐的头发好像都耷拉下来了,他在我上场前跟我说:别害怕,就是上去打好你自己的球。对了,周指导还特意从看台上叫下来北京队带我的教练万芳芳,让她给我别的号码布。宁姐和郭焱姐跟我说的也就是一句:别想前面的比赛,就打好这一场。”现在听起来,丁宁上场前的氛围真挺紧张,但当时的丁宁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想的都是“我是小队员,0比2落后对我是个考验,但对方压力肯定比我大”,这个想法让丁宁在场上没有思想包袱。15岁的小孩上了场,她3比0战胜了常晨晨,吹响了北京队翻盘的号角。“后来我在微博上又看了一次那场比赛的片段,觉得自己怎么打球那么软,根本没劲儿。但再回看的时候,觉得真挺有意思的。”丁宁饶有兴致地说。

  2005年第11期的《乒乓世界》,记录了北京女队的精彩十运。

  “成名之战”过后的情景呢?“我记得半决赛上午打完,当天下午就是决赛,因为我记忆里最深的感觉是,赢了半决赛我也没有很高兴,马上就要打决赛,我怕我这口气泄下来。赢完半决赛一出赛场,马上就能体会到很热闹,路上、食堂里各队的人都觉得很神奇,都夸我太厉害了,我就使劲绷着劲儿,一直想着还有决赛。”到了决赛的第三盘,前面比分1比1,丁宁觉得这比0比2上场时更紧张,对阵实力战将姜华珺,丁宁一上场都感觉自己已经不会走路了。“心跳特别快,上来就0:9落后,我心里就一直在想:让我赢一个吧!”这时候丁宁果然赢了一个球,也就是赢了这一个球,丁宁就觉得自己打开了,心里一下就有底了。虽然第一局因为落后太多,使劲往回追也没能追回来,但丁宁局间没有沮丧,而是感觉自己活动开了,从第二局开始可以从头再来了。丁宁战胜了姜华珺,北京女队最终也战胜山东队获得女团冠军,这时候丁宁不用绷着了,终于可以开心地笑了。“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最后能获得冠军,而且我也为队伍拿分了,觉得特别特别的开心。”

  2005年的《乒乓世界》上记录着张怡宁的一句话,“全运会前,我们三个人各有各的难处”。问到丁宁她的难处是什么,丁宁想了一下说:“不太记得了,有可能我的难处是第一次和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作为队友一起参赛?”但不管是什么难处,丁宁用成绩证明,她很好地克服了。

  和奥运冠军张怡宁住同一个房间,也是丁宁在2005年全运会期间全新的体验。“有一个特别搞笑的事,那时候我只打团体赛,后来有时间在房间里看电视剧,看的好像是《蓝色生死恋》之类的韩剧,我哭得不行,这时候宁姐正好打完比赛回来,我没收住还是在哭,宁姐问我这是在哭什么,我说电视剧太感人了,宁姐特别平静地跟我说:电视剧都是假的。”

  ……

  ——节选于2021年第5期《乒乓世界》

  (乒乓世界)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