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首页 | 滚动 | 要闻 | 图片 | 球迷俱乐部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 | 排协 | 篮球 | 风暴导航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综合体育 > 乒乓球 > 体育参考 > 新闻报道
 




评论:亚锦赛失手折射状态调整“低能”--王东旭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5月12日 14:57 体育参考

  丢了斯韦思林杯的中国乒乓球男队在刚刚落幕的亚洲锦标赛上又受到了重创,这在很多人看起来也许并不起眼,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乒乓球队似乎属于那种有能力赢得该赢的比赛的队伍,至于小河沟里翻一翻船,完全不必大惊小怪。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能说中国队不重视这次比赛,要不也不会派出马琳、王励勤、刘国正和阎森这样的超强阵容了,毕竟这拨人马打世界大赛都是极具实力的。而如果仅从锻炼队伍或者干脆只是去比划一番的角度说,去一些年轻一点的选手不是更有意义吗?这样的背景下输球就没有什么充足的理由了,特别是面临着与刘国正竞争奥运参赛资格的马琳和怎么提携都没有找到感觉的王励勤,这个时间不争气,简直没法让那些喜爱他们的球迷原谅。

  输得没道理说明他们确实不在状态。其实,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选手已经越来越暴露出了状态调整上的“低能”,这差不多成了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了。以往,乒乓球国手系统训练时间明显多于比赛时间,他们便形成了在教练组的精心调教一番下,逐渐调整好状态,直至在大赛中进入佳境的“定式”。现在,随着比赛的增多,系统训练时间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国手就显得有些发“毛”、发“飘”,比赛中打出高水平也就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亚锦赛上的失手归结于这个原因就不怎么奇怪了。世乒赛团体赛前,蔡振华总教练便曾抱怨说,备战的时间过短,中国队的水平发挥难以得到保证;赛后包括“刘国梁事件”大白于天下后,在他的眼里男队丢了冠军主要还是归结于备战不利,这都反映出状态调整成了令人头疼的一个难题了。

  在究竟应该有多长时间的备战才能保证大赛中出好成绩这个问题上,据说在乒乓球队与乒球管理中心之间还形成了分歧。球队抱怨平时比赛过多,有些是中心安排的比赛,想推都推不掉;而中心则站在了另外的立场上,副主任张燮林就曾表示,比赛多是乒乓球项目走向市场必然出现的局面,是球队面临的新形势,应该主动去适应,还像过去那样完全依赖长时间的系统备战,就不合时宜了。的确,目前的中国选手包括男队的那些顶尖高手都还没有从过去对长时间封闭训练的依赖中彻底摆脱出来,自然也就没有找到平时在各类比赛中都能体现出极佳状态和水平的有效办法;在这方面受到考验的不仅仅是运动员,教练员如何审时度势地调整执教策略和手段,也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从去年开始,中国队已经明确了将减少尖子选手参加比赛的频率,以有效地保证训练时间,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并不是一种主动行为。事实上欧洲选手早已适应了边赛边练、以赛带练的比赛生活,这方面中国选手完全应该向人家学习,扬长避短,主动接受新的训练、比赛模式的考验,这样我们才能在各类比赛中把自己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来,体现出强者的风范。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亚乒赛之类的比赛并不是“鸡肋”,宝贵的参赛机会浪费了可惜,让对手捞到本钱、树立信心就更不可取了。既然还没到我们必须输球才能保全项目生存的地步,想方设法赢球才是我们积极的选择。所以,此番折戟亚锦赛绝非小事一桩,认不清利弊得失,麻烦就还会找上门来。


相关报道: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的遗憾--李宇皓
相关报道:残运乒乓收拍 15队瓜分22金
相关报道:从乒乓球亚锦赛看奥运:金牌不好拿
相关报道:乒乓球男女单打最新世界排名
相关报道:残运会:乒乓球选手出现“两极分化”

热点专栏 --> 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综合体育 > 乒乓球 > 体育参考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