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梁为什么不亲自出来辟谣?

刘国梁为什么不亲自出来辟谣?
2025年05月15日 14:36 新浪体育

  昨晚朋友圈突然炸了,大家都在传“刘国梁被抓”的消息。

  我当时就纳闷了,这位中国乒坛的传奇人物,从大满贯选手到金牌教练,再到乒协掌门人,怎么突然就“出事”了呢?

  结果不到两小时,官媒就出来辟谣了,说刘国梁将在本月21日前往多哈参加国际乒联会议。

  关于“刘胖子出事了、被抓了”的网络信息,到底是真是假?——显然,官方的回应已很明确地称这是“不实信息倒灌所引发的舆情”。

  这出闹剧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乌合之众”式的互联网舆论生态下,即使有了官方辟谣,也会助长了一些无脑的盲目跟风者,有人甚至说:“越辟谣,越可能成真”。

  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都特别无语。

  刘国梁是谁啊?

  那是中国乒乓球的活招牌,运动员时期就实现了大满贯,当教练带着队伍拿金牌拿到手软,做乒协主席期间中国队几乎包揽了所有重要赛事冠军。

  就这么一位功勋人物,怎么老有人盯着他造谣呢?

  这事得从2018年说起吧,当时刘国梁突然卸任总教练,后来虽然当了乒协主席,但去年又提前两年辞职。

  这一连串操作确实让人看不懂——论年龄、资历、成绩,他都没理由这么早退啊。

  于是各种猜测就来了,有人说他得罪人了,有人说他牵扯什么利益了,再加上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有点风吹草动就能传得满天飞。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前段时间澳门世界杯中国队丢了男单金牌,这锅居然也往刘国梁头上扣。

  拜托!他当时都已经不是乒协主席了好吗?要追责也是找现任教练团队啊。

  可你看,主教练位置稳如泰山,反倒是已经卸任的刘国梁频频“被出事”,这逻辑根本说不通。

  说到刘国梁的贡献,那真是没得黑,他把中国乒乓球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东京奥运会就丢了块混双金牌,其他全包圆了。

  要说争议,大概就是在推动乒乓球市场化改革,所引发的“网红化”“粉丝化”现象吧。

  他搞的WTT赛事确实让乒乓球更赚钱、更有关注度了,但也带来了饭圈文化这些副作用。

  像刘国梁治下的球员张继科、马龙、丁宁、刘诗雯、许昕、樊振东、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等等,开始有了众多“粉丝”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球迷之追捧。

  现在看乒乓球比赛,弹幕里全是“我家哥哥最棒”、“教练组打压我家偶像”这种话,跟娱乐圈似的。

  现在体育圈越来越有 “粉丝”味 了,其实这事真没什么绝对的好坏。

  说白了,就是互联网时代太发达,娱乐圈那套粉丝文化直接跨界 “跑” 到体育圈来了。

  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体育搞商业化、市场化躲不开的结果,确实能让更多人关注体育,也算有积极意义。

  不过也不得不说,娱乐圈粉丝圈里那些乌烟瘴气的 “饭圈病”,也跟着一股脑儿传染到体育粉丝群体里了。

  这两年,不少体育迷追星越来越像追娱乐明星,疯狂打 call 都算轻的,更离谱的是各种拉踩、抹黑。

  比如国乒比赛,有些粉丝只给自己喜欢的选手加油,看到对手得分就喝倒彩,甚至连队友都不放过。还有人造谣传谣,完全不考虑真假,张口就来。

  幸好还是有清醒的运动员站出来抵制,像樊振东就不止一次公开反对这种不良风气,明确表态不支持 “饭圈化” 那一套。

  无论是娱乐圈或体育圈,粉丝化本是正常事,但是过犹不及,当这些人进入疯狂的“饭圈化”后,则会产生恶劣的影响与可怕的后果,也是不言而喻。

  而国乒成为“饭圈化”的“重灾区”,已辞职的刘国梁确实是有一定的推手作用,但责任也不能全都怪在他身上。

  我特别理解刘国梁的处境,改革这事本来就吃力不讨好,成功了是应该的,出点问题就千夫所指。

  这让我想起当年的褚时健,把红塔集团做成纳税大户,最后却因为心理不平衡给自己发奖金,被举报判了无期徒刑,多让人唏嘘。

  现在的网络环境更复杂,造谣成本太低,辟谣的反倒是跑断腿。

  所以说,谣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谣言不反抗。

  我觉得刘国梁真该拿起法律武器,造谣诽谤是自诉案件,当事人不起诉,造谣者就逍遥法外。

  现在技术这么发达,真要查没有查不出来的,只有让造谣者付出代价,才能刹住这股歪风。

  说到底,我们对待体育英雄能不能多点理性?成绩好了捧上天,稍有问题就往死里踩,这种极端心态真要不得。

  刘国梁们推动改革不容易,我们作为观众,至少应该做到不传谣、不信谣。

  毕竟,谁也不想看到为国争光的英雄,最终倒在舆论的枪口下。

  (陆小青)

下载小炮APP领166元红包下载小炮APP领166元红包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