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跑马厅”的消失

1952,“跑马厅”的消失
2020年02月16日 13:47 新浪体育
矗立的跑马厅 矗立的跑马厅

  1952年6月3日,上海人民公园建园工程开始。7天后,解放日报摄影记者来到施工现场。今天本文所配的两张照片,正是当日摄制。资料记载,开工后不久,上海即进入梅雨季,绵绵雨情长达27天,直至1952年国庆前竣工,期间更经历了三次台风侵袭。

  照片画面上阴云密布,泥泞感十足,两幢标志性再显著不过的地标建筑——国际饭店和跑马厅的钟楼,在远处静默地注视着现场的纷杂。100天后,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城市核心公共空间的跑马厅,将从上海地图中被抹去,而代之以更具“时代感”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作为跑马厅遗留物中最闻名遐迩的钟楼(跑马总会行政大楼),也将在两年后的1954年5月31日,成为上海市图书馆,完成从殖民象征到社会主义劳动者所有政治文化空间的嬗变。

  这一刻,距离跑马厅的诞生,整整过去了90年。

  1862年的某日,一名叫霍格的英国人——彼时在上海捞世界的霍格有三兄弟,此不知为哪位“霍格”也——策马扬鞭,沿泥城浜(英人为防小刀会战火蔓延,沿自然河道开挖的深浜,后填浜筑路,即西藏路)起,向西沿“上海驱车大道”(今南京西路),再向南到芦花荡(今黄陂路),到周家浜、洋泾浜交汇点(今市工人文化宫),再沿泥城浜回到起点。就像我们在美国西部片中看到的场景那般,霍格马蹄踏过之处,均打上木桩围起来。那天共有466亩土地尽入霍格“彀中”。

  轮回故事里的桥段总是惊人相似。此地块包括一个70余户的自然村和数十家农户的祖坟。在清政府的强压下,霍格等人以低价强征此地。虽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仍有零星抗争,但号称远东第一大的上海跑马场很快建立起来。在所有不服强权的钉子户里,有一家许姓农民,坚持不肯将祖坟迁走。或许在跑马总会董事那里,那一刻“猎奇”心态使然,该许姓祖坟并未遭到强迁,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成为跑马厅内的一大奇观。

  在跑马厅落户上述地块之前的十多年里,上海跑马会曾经三易其地。前两次都以霍格等人炒卖房地产牟利而终结。1850年,霍格等5人组织跑马会,在现南京东路、河南中路交界,以每亩不足10两银子的价格“永租”土地81亩,开辟了第一个跑马场,俗称老公园,跑道直径800码(731.52米)。由于场地太小,骑手经常把马骑到外边的泥石路上,人们把这些路称作“马路”——或许这就是称城市道路为“马路”的由来。

  1854年,因地价飞涨,霍格等将老公园土地分10块,以每亩超过200两银子的价格卖出。又从浙江中路南京路两侧以9700两银子的代价,圈地170亩建造了第二个跑马场,称新公园。湖北路、浙江路、芝罘路、西藏路、北海路,形成一个环路,即当年第二个跑马场的原址。1861年,霍格等又以100036两银子的价格高价出售新公园,获利十倍。

  在跑马会成立80多年后,上海滩出现了一个奇人。1934年,上海《新中华》杂志以《上海的将来》做主旨征文。哲学家李石岑预言:“跑马厅改为‘人民公园’,成为人民集会的重要场所”。另一名叫潘仰庵的先生则预言“在跑马厅建一大图书馆,可容两万人”。在预言的当年,李石岑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年仅42岁。李的“奇”还在于,在他去世前一年上海青年会举办的纪念马克思逝世50周年的学术讲座上,他不顾白色恐怖的威胁,作了题为《科学的社会主义哲学》的演讲,大胆预言“经过若干年军阀混战之后,又经过几次暴动之后,中国必然的走上科学的社会主义之路”。

  在接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跑马厅不仅是在华西人的娱乐场所,更是宣示殖民权益的政治表达空间。在1920年代,每逢美国国庆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会在场内举行大型操演和升旗仪式。而令普通上海人印象深刻的狂欢,则来自两次盛大的英皇加冕盛典庆祝:1911年和1937年,英皇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之父,电影《国王的演讲》原型)登基,跑马厅连续多日欢庆,轰动沪上。

  当然,跑马厅有时也能作为某些“成功华人”彰显身份的场所。1936年,上海大亨虞洽卿70大寿暨西藏路改名为“虞洽卿路”的庆祝仪式,就放在跑马厅。

  随着中国在二战中获胜,殖民势力在中国的式微已不可遏制地显现。1946年,20万人在跑马厅集会欢迎蒋介石。当年,国民政府明令跑马总会出售“香槟券”(彩票)属于赌博行为,将不予开市。次年,国民政府启动收回跑马厅事宜,跑马总会亦联络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吴国桢,同意有条件地置换出跑马厅的土地。但旋即中国陷入内战,诸事搁置。

  1951年8月27日,陈毅和粟裕签署命令,令市军管会将跑马厅土地所辖“南京路以南,西藏中路以西,武胜路以北,黄陂路以东”全部收回,作为“市有公地”。再朝前回溯三周,1951年8月6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已经打报告给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建议收回跑马厅后建立相关管理委员会,办理如下事宜:横贯东西设立50米宽的市委游行跑道,建立检阅台;跑道南段设立永久性阶梯式会场,供5到10万人的群众大会;利用跑马厅钟楼部分及东部马路边沿,设立文化宣传的固定场所;保存跑马厅北部、中南部中央为大草坪,并开辟一条垂直林荫道。

  人民广场

  上述建议的核心部分在日后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的建设中基本得以实现。

  1952年1月20日,上海市工务局下达建设人民公园工程计划任务书,公园面积为18.85万平方米,建设投资为26万元。建园工程由上海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程世抚为主,吴振千协助做总体规划,主要设计人员吕光祺、徐景猷等。按照经济、美观、实用的原则,采取自然风景园的形式,山环水绕、高低掩映。为求节约,建筑多采用竹木结构,造型为传统的形式。园内保留了原跑马厅的一些遗迹,如游泳池、看台、球场以及一根高38米、底部直径50厘米的旗杆等。

  施工中,共出工4.92万人次。完成了土方工程4.64万立方米,挖掘深3~5米、宽12米的河道1200米,平整土地4500平方米,铺设道路2.56万平方米,架桥5座,铺植草皮7.37万平方米,种植树木1.34万株。建园所用的248吨假山石,多是市民捐献的。不少机关、团体和个人向公园赠送名贵树木,总数达两千余株。据报载,由于施工人员认真负责,在炎热气候下移植的树木成活率达到96%。

  淅淅沥沥的雨声浸润中,1952年9月25日,人民公园工程完工。一周后正式开园。

  新的时代来临了。虽然从那之后至今,跑马厅时代奠定的上海城市中心的地理格局从未更迭,但新时代的人们已然拥有了表达自我诉求的空间,那份独特的感觉,即便在跑马厅岁月里曾有过“华洋同乐”的瞬间,亦非同日而语。

  (原载《上海观察》)

上海跑马厅历史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