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竞技风暴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国家队 > 正文
孙继海太“牛” 米卢“不信任”--米孙矛盾无法回避

http://sports.sina.com.cn 2001年04月30日08:31 北京新报-足球

  米卢孙继海之间是不是有些“矛盾”?实际上,这是一个回答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每个中国队内部人士,包括离他们很近的记者们,都无法回避这一事实。

  1996年,19岁的孙继海首次入选国家队便以主力后腰出战亚洲杯决赛阶段比赛,其场上出色的技术意识、良好的大局观,便给所有关注中国队的业内外人士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一位甲A教头当时曾经对记者谈起过孙继海。他说:“除非有其他天才球员的出现,孙继海在今后10年内都足以占据国家队中的一个主力位置。”

  然而,时至今日,仅仅过了不到5年的工夫,孙继海在国家队中却逐渐失去了主力地位,而这一切,不能不说很大的原因在于米卢。

  米卢久闻孙继海大名

  2000年初,当米卢在中国人的万众祈盼与欢呼之中出任国家队主教练的时候,孙继海正在大连“无所事事”。

  1999年10月随中国国奥队在奥运会外围赛小组赛客场对韩国队一战结束后,孙继海“恶意以肢体和言语攻击当值主裁判”,亚足联对其实施重手,给予了他“停止代表国家队比赛一年”的处罚。

  在米卢执教伊始,四方选秀并率队八方出战的过程中,两名中国球员的名字便不断地被中国足协、中方教练、新闻记者乃至普通球迷在其面前提起——一个是远在德甲法兰克福队效力的杨晨;另一个便是尚处停赛期间的孙继海。

  米卢对杨晨的兴趣显然比对孙继海更大——毕竟,杨晨的身上贴着“德甲前锋”的标签;而虽然听说孙继海在1999赛季曾登陆过英甲水晶宫队,但一向对英国足球不感冒的米卢不会有太大的触动.

  “有两头奶牛,一头每天可以产奶50升,另一头只能产30升。但如果产50升的奶牛在每次你挤奶的时候,它都会用蹄子踢你,而产30升的那头却温顺地任你去挤奶,让我选择,我只能去要那头产30升奶的奶牛。”这是米卢的奶牛理论。

  那么,在米卢眼中,孙继海是怎样成为那只产量虽高、但不很听话的“奶牛”的呢?米卢与孙继海之间的“冷战”又是怎样开始的呢?

  小组赛前反反复复

  今年年初,孙继海随中国队参加了多场海外热身赛,虽然米卢一直未将其作为队中绝对主力,但也时常派其上场,先后司职过右后卫、右前卫以及中后卫。至于说孙继海在比赛中的表现,平心而论,是积极、努力而且趋于正常的。只不过,他似乎并不想将自己装进米卢为国家队设计的一板一眼的战术“套子”里。实战中,他屡屡擅自离开自己的防守位置,而以个人带球突破的方式大幅度投入到进攻当中。这一方面使得中国队的进攻出现了积极、丰富的变化,但另一方面,也让米卢感觉到了一丝“缺乏战术纪律”的担忧。

  今年甲A第一阶段结束之后,米卢在昆明点兵,为即将开赛的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作准备。在为期10天的训练中,孙继海因伤一次合练都没有参加。

  尽管队医报告显示,孙的确在膝部及脚踝处有老伤复发的症状,但伤痛是否达到了长时间无法正常训练的程度,这不仅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疑问,对米卢来讲也同样是一个疑问。

  正是基于这一情况,米卢对孙继海“不信任”、“不认可”的态度变得更为坚定起来。

  中马首战前5天,中国队从昆明移师西安,做最后的备战。孙继海也终于参加了大部分训练,投身于分组对抗和战术演练之中。

  训练中,米卢将其排入替补阵容的做法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孙继海的状态相当不俗,而且训练态度明显改变——记者在西安注意到,孙继海是中国队分组对抗训练中,场上得球次数最多的球员;而且在训练中奋不顾身地使用铲球技术,至少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孙的热情与投入。

  显然,孙继海希望自己的认真态度能够作为一种信号传递给米卢,以夺回失去的主力位置。

  然而,在4月22日西安中巴首战前,米卢公布的中国队首发阵容中,孙继海榜上无名,替他出任主力右后卫的是北京小将徐云龙

  蒙蒙阴雨中,孙继海在替补席上纹丝不动,看着中国队以10∶1大胜对手,看着名气、资历远远低于自己的徐云龙,作为右后卫在比赛中独中二元。

  马累,矛盾趋于明朗

  中国队抵达马累之后,李铁患上重感冒,李明又大腿拉伤,训练中中国队中场出现了人手短缺。前来采访的国内记者纷纷推测:孙继海很可能被米卢重新启用,即使不打习惯的右后卫,也会担当起后腰之职。然而,上述的推测仅仅两天之后便被事实推翻了——赛前分组对抗训练中,孙继海又一次没有被列入主力阵容,使得李小鹏曲波两人先后在主力阵容中,完成了“潇洒走一回”。

  于是,孙继海的热情顿时消退。在分组比赛中,他屡屡有球不传,一个人一路狂带,直至被对方阻截或将球踢出边线;而米卢原来安排其在替补一方打中后卫,但他却自行到了右边路。

  当米卢发现这一情况后,一个更耐人寻味的场面出现了——老米没有直接告诉孙继海不要擅自改变事先安排的位置,而是将守门员教练徐?叫了过来,让其将指令转送给不到20米开外的孙继海。难道,米卢如今连话都不想与孙继海说了吗?

  这一切都让采访的国内记者亲眼目击,因此,米卢与孙继海之间的矛盾终于趋于明朗与公开化了。

  是是非非众说纷纭

  “米孙矛盾”在国家队内部显然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继海有伤,还没完全恢复,国家队一向不让球员带伤比赛,所以不让继海打主力很正常。”国家队的官员用这样统一的口径回答着记者们的问题。但不能不说这并非实话——至少,不是100%的实话。

  “他(孙继海)的确有点太‘牛’了,”一位国脚摇着头说,“如果我当教练也肯定不会用他,谁缺席那么多场全队训练,还会一上来就让他踢比赛啊?!”

  “老米像个‘小孩儿’,继海更是,没什么,也就是相互‘斗斗气儿’,早晚都会好起来。”一位国脚一脸轻松地评价道。

  记者问一名多年采访大连队的同行,孙继海在大连队时训练中表现如何。该同行回答说:“跟在国家队差不多,看上去吊儿郎当的,我们早就习惯了。不过,他在比赛中从不懈怠,一心想着取胜,不然,也不会挨那么多罚。”

  这位同行接着介绍说,科萨对付小孙很有一套办法,他非常了解孙继海的个性和脾气,像今年联赛前几轮,又是让他当队长,又是在发布会上公开表扬他,把孙继海弄得特别“顺”,一点儿也不“闹”。

  “继海这孩子人其实挺好的,只不过成名太早,本身个人能力又强,是个‘顺毛驴’——你管他他可能不听;但你不管他,他可能又变得挺‘乖’。”一位熟悉孙继海的朋友这样对记者说。

  跟随中国队的记者们普遍认为,米卢是故意冷落孙继海,给他点颜色看看,反正小组赛用不用谁出线问题都不大。

  老米希望他的“冷落”能让孙继海受到一定的刺激,从而“屈服”,最终改变自己的训练态度,到未来艰苦的十强赛中,再将孙继海“隆重”推出。

  笔者认为:如果米卢和孙继海抛开各自主教练和球员的身份的话,他们只不过是两个“人”。一个集体里面,由于个性、性格、处事为人的方式等原因,并不是每一个人与另外所有人都能亲密无间地相处,有疏有近也属正常。米卢与孙继海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彼此缺乏充分的理解,缺欠对对方脾气秉性的了解,才使得误会产生、隔阂加深、矛盾大增。

  但是米卢毕竟是一支队伍的主教练,说过“教练永远正确”这句话的他,不太可能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态度。

  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改变的是孙继海——必须主动地在训练中多表现出一份认真与投入,并且必须主动地找米卢本人交流,表明自己的认识与想法,甚至承认已往的过失。这是迅速化解矛盾的捷径,否则,两人间的“冷战”将会旷日持久地持续下去。

  如果孙继海于中国队来讲,其存在的价值与作用不大的话,那么,现在的一切,大体可以“顺其自然”。问题的关键在于:论个人能力、技战术水平、比赛经验,包括位置需要等综合衡量,孙继海应当是中国队阵容中一枚重要棋子,能够为中国队冲击世界杯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不希望在未来场场如同生死战的十强赛中,看到中国队一名本有足够的能力上场搏杀的球员,却因足球以外的原因端坐在场边的替补席或观众席上——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损失,也将成为中国队这个集体乃至中国足球事业的一个“损失”,那是我们自己做出的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愚蠢之事。

  最后,笔者愿借用一首经改动的老诗表达本文的中心思想——

  煮豆燃豆箕,

  豆在釜中泣。

  本是荣辱共,

  相煎何太急?(董路)


发表评论】【体育沙龙】【体育聊天室】【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孙继海




 相关链接
这算什么比赛?--前方记者看不懂米卢 (2001/4/30 12:26)
中国队缺少比赛中的精神领袖--米卢的五句辩护词 (2001/4/30 11:06)
马尔代夫花絮-米卢驾车逛街 总统接见国脚 (2001/4/30 10:11)
实力派不满米卢 老中青内讧--国家队矛盾大爆发 (2001/4/30 09:39)
范志毅质疑国足战术 孙继海与米卢矛盾无法回避 (2001/4/30 08:43)
四四二阵型太呆板 应打三五二--范志毅质疑米卢战术 (2001/4/30 08:18)
国足“玩死”米卢 中马之战两大疑点值得注意 (2001/4/30 07:34)
国际足联技术顾问:米卢改造中国队至少要4年时间 (2001/4/30 07:27)
 世界杯专题
 新浪推荐
影视演出应有尽有--“五一”娱乐总动员!
五一旅游专题给您最快信息和贴心帮助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新浪网隆重推出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服务
大阪第4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