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竞技风暴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国家队 > 正文
五里河显出落寞 十强赛狂欢后反思中国队沈阳主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1年11月27日09:39 金羊网-新闻周刊
足球让沉重的沈阳人欣喜若狂

  “俺们这疙瘩都是东北人,俺们这疙瘩特产高丽参,俺们这疙瘩都爱看足球,俺们这疙瘩专赢外国人--翠花,上酸菜!”2002世界杯中国男足出线后,沈阳球迷改编了当下网上最流行的歌曲,高吼着汇成了数万人的游行队伍。

  十强赛被称为中国足球史上的“辽沈战役”,中国足球在沈阳结束了44年徘徊于世界杯决赛圈门外的噩梦,沈阳五里河体育场由此被称为中国足球的“福地”。

  “十强赛”期间,整个沈阳城都很兴奋。

  “十强赛”之后,整个沈阳城又都陷入了沉思:黑白相间的足球,除了带给沈阳欢乐和财富,还带来了什么?

  五里河显出落寞

  11月初的沈阳,已经有了冬天的迹象。

  飘飞的枯叶和一场过早到来的小雪,使座落在城南的五里河体育场显出落寞。一只球迷专用的红色塑料小喇叭,挂在体育场路边的一棵小树上,和树上的枯叶一样,难以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

  就在几周之前,这里还曾是一片狂欢的海洋,沈阳人的欢乐从这里迸发出去,波及沈阳、辽宁和神州各地。可是,这场欢乐的盛宴,很快就曲终人散了,五里河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时近正午,体育场的一位看门人手里拎着一大串钥匙,哗啦哗啦地穿过马路去买啤酒。说起“十强赛”,这位从国企行政干部岗位退休的老人显得很兴奋,他在这里看门已经5年了,还没有遇到过让他这样高兴的事情,他说:“沈阳应该多组织一些这样的赛事,最好是一年能有这么一次,这对沈阳太有好处啦!这些年沈阳的压力太大了,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大家都振奋不起来,只有这次‘十强赛’让咱们沈阳人真正乐了一回。”

  一对外地来沈阳旅游的夫妻最先选择了五里河。他们说,“十强赛”让外地人知道了五里河,两口子在来沈阳之前就商定,一定要看一看五里河,没有机会到比赛现场,也要感受一下赛后的五里河。“可是,这里好像少了一些什么东西,也许是五里河周围的落寞吧,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样让人激动。”酷爱足球的先生说。

  与体育场近在咫尺的万豪酒店是“十强赛”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四个主场赛期这里夜夜爆满。笔直地站在门前的漂亮门童问记者:“你是采访过‘十强赛’的?你知不知道五里河除了比赛,还能干什么用?怎么比赛完了就没有什么动静了?”记者问:“你希望有什么动静?”门童说:“干什么都行,就是别让它闲着啊。现在的五里河,可不是从前的五里河了!”

  关于五里河,记者采访了很多沈阳人,这些沈阳人在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狂欢之夜之后,开始为五里河、为沈阳的沉默担忧。虽然这些人的一些想法很朴素,但他们知道,“十强赛”之后,沈阳不应该沉默不语。

  记者在当地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国足出线后,沈阳的一些球迷们提议:在五里河体育场外立一组中国足球队的群雕;资金来源:发一个倡议,让球迷们自愿掏腰包。他们说:“以后的十月份除了国庆节,还得增加一个节,就是‘10.7中国足球节’,要是再加上沈阳俩字儿就更棒了!”

  慕马案,刘涌黑社会团伙案,国有企业频频破产,企业工人大量失业,越拉越大的贫富差距……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切都让沈阳人抬不起头来。“十强赛”就像是在夜幕笼罩的沈阳城上空,放出的一颗耀眼的曳光弹,让沈阳人一下子兴奋起来。而他们真正期望的,则是借“十强赛”突出重围,重振沈阳雄风。

  沈阳竟是那么美的地方

  1998年6月,《沈阳日报》记者王楠到巴黎采访法国世界杯比赛。在意大利米兰机场过境转机时,年轻的女安检员将王楠的签证研究了半天,冷冷地问:“你去巴黎干什么?”王楠说:“采访世界杯比赛。”“可是,世界杯并没有你们中国队。”王楠说,那一刻,那张漂亮的脸因为傲慢而变得扭曲起来。她口中侃侃而辩,心中却无限酸楚。

  2000年5月,王楠来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采访汤姆斯杯羽毛球赛,在组委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王楠告诉马来西亚的同行:“我来自中国沈阳。”那位马来西亚记者问:“沈阳在中国的什么地方?离上海远吗?有敦煌大吗?”

  而在沈阳十强赛期间,那位马来西亚记者打国际长途给王楠:“‘十强赛’的电视直播我全看了,沈阳竟是那么美的地方,我一定要去你的家乡看看!”

  王楠感慨地说:“这就是‘十强赛’带给沈阳的效益。”

  “十强赛”大大提升了沈阳的人气指数及媒体关注度。“十强赛”期间,有数千名记者云集沈阳,有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涌到五里河看球,央视对中国队在沈阳的四个主场的直播时间将近40个小时,全国约有10亿人次的观众观看了现场直播及相关活动。若无“十强赛”一类的赛事,任何一个城市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从这一点上来看待这次‘十强赛’留给我们的丰厚馈赠,那未免有点小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运动了,因为足球是体育的,也是经济和文化的。”《沈阳日报》主任记者赵立军从文化角度阐释“十强赛”的魅力。

  他说,方兴未艾的体育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朝阳产业,被人们称为“流金淌银的土地”。比如北京,仅主办2008年奥运会,就可直接分得超过1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而从现在起到2008年,北京市政府每年将增加巨额投资用于北京市政建设,它将扩大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拉动内需,推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沈阳也一样,虽然“十强赛”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但围绕五里河体育场的改造、周边环境的治理、相关道路的拓宽等,均对沈阳中长期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赵立军说:“‘十强赛’对沈阳体育产业以及相关产业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将会在今后的岁月里逐渐显现出来。”

  不吃肉也要看足球

  前些年,沈阳有个“秧歌节”,当地政府年年为此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而沈阳却并未因此名扬天下。对于一个处在转型期的重工业城市,沈阳确实需要一个自己的节日来张扬城市个性,塑造新的城市形象与品牌。过去,沈阳人对“秧歌节”满怀期望,可今天,相信大多数沈阳人会举手赞同“足球节”。

  一个城市要在消费者、投资者的心目中树立持久不衰的吸引力,靠的是不断向外界传播它的旅游、商务、人文、政策等优势环境,大连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评价说:“大连因成功地举办了国际服装节而闻名遐迩。”美国前国务卿黑格说:“因为有这样一个节日,大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在吸引着全世界的注意力。”计划经济年代的城市经营是一种封闭的发展,而市场经济环境里却要注重塑造和宣传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它的综合优势在消费者、投资者心目中占有多高的地位,它的受益程度就有多大。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城市品牌的导入,需要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市场传播机会。

  对于沈阳来说,“十强赛”正是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

  沈阳有得天独厚的足球优势和足球概念,在沈阳乘出租车,有2/3的司机与记者侃球。一位李姓司机告诉记者,10月7日,中国队提前出线那场比赛时,他给自己放了一天假,邀来了数十位同行到五里河为中国队加油,他说:“咱总得为‘十强赛’做点事吧!”

  一位名叫尹宏强的球迷,四年前从铁西区一家国企下岗,现在以卖猪肉为生。用一贫如洗来形容尹宏强的家一点也不为过,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黑黑的,一盏25瓦的灯泡总是开着,窗子下的矮桌上放着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此外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记者去时,尹的妻子正在窄小的厨房里煮饭,这顿晚饭尹宏强一家吃的是馒头加咸菜。可就在这样的家中,记者却看到门口放着足球,墙上贴着“十强赛”的海报,桌子上摆着四、五只小喇叭。尹宏强的妻子说,家里生活这样困难,“十强赛”的四个主场赛尹宏强场场没落。

  也许,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的球迷都不可能像沈阳球迷那样,在足球上除了寄托精神外,还寄托了对未来的憧憬,一位记者这样说,足球是沈阳人的精神慰藉剂。

  今天,“十强赛”使沈阳的声名如日中天,有人说沈阳是中国足球的“福”地,而足球又何尝不是沈阳之“福”呢?黑白相间的足球,能否为试图重新腾飞的沈阳插上翅膀,还需要沈阳人自己来证明。

  “十强赛”沈阳赚了多少钱

  十强赛开赛前数月,全国人都在为沈阳的收入算帐:有人说十强赛沈阳将有近亿元的收入,也有人说这个数字可以达到10亿,更有人说,十强赛为沈阳带来的收入不是用金钱可以计算的。

  那么沈阳究竟赚了多少钱呢?

  据十强赛组委会总策划宁湘炜介绍,本次大赛给沈阳带来的有形收益主要包括门票、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纪念品等方面。十强赛的门票定价从120元到1500元分为6个档次,使各个阶层的球迷都能接受,而且组委会把门票是以套票形式在第一场比赛之前出售,所以尽管因为场次的不同,外面黄牛党把票价炒得有高有低,但组委会的收入是稳定的。宁湘炜说,中国队4场主场门票的收入为6000万元左右。

  而据有关部门统计,在过去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十强赛已给沈阳住宿、餐饮、旅游带来的和预期的总收入接近10个亿。

  宁湘炜说,重要的是,十强赛对于沈阳这个老工业城市知名度的提升,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

   全新推出周星驰电影短信游戏


发表评论】【体育沙龙】【体育聊天室】【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辽沈晚报:牡丹虽美花不香--九运现象反思录 (2001/11/26 02:43)
就缺一个郝海东--上海男足九运会表现引发的反思 (2001/11/22 14:49)
大连日报:反思九运会 要金牌还是要人才? (2001/11/20 09:26)
秋叶:门外反思中国足球之观念文化篇(二) (2001/11/15 10:48)
秋叶:门外反思中国足球之观念文化篇(一) (2001/11/14 13:03)
爱游泳的猫:大旗行将倒下--反思广东足球 (2001/11/10 17:00)
秋叶:门外汉反思中国足球之媒体舆论篇 (2001/11/8 18:51)
如何看待米卢?如何看待国足?--阎世铎反思中国队出线 (2001/11/8 11:10)
新闻晨报:做新闻的反思“零距离” (2001/11/5 11:59)
憋气、失望、反思--上海申花秋风中迷失了方向 (2001/11/5 07:49)
上海楚狂人:反思中国足球(写于1997年10强赛后) (2001/11/4 21:17)
上海楚狂人:旅行中反思中国足球(2001年10月5日) (2001/11/4 21:13)
反思中国足球专题  世界杯专题  十强赛积分榜

新 闻 查 询
注册新浪VIP邮箱,赢取每日手机大奖!


分 类 信 息
订信息获上网卡!
:音乐餐吧年底特惠
   啄木鸟婚纱摄影
   精彩数码像机世界
   欢乐传媒急聘精英
:伦敦圣诞购物游
   便宜的数码相机
:国际汽车驾驶证
   三毛钱打国际长途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远程教育技能培训
:护喉舰招经销商
   伊美堂全国招商
:最新飞行器广告
   湖南大学远程教育
:宏业电子竭诚服务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体育用品专题
  • spalding-NBA精品
  • DUNLOP网拍名品
  • 红双喜星级乒乓球
  • HEAD网拍特价266!
  • 99元的ADIDAS背包
  • OAKLEY运动眼镜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竞技风暴意见反馈留言板 投稿信箱 电话:010-82628468 010-82628888转5109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