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好--金元泡沫下的中国青训图景

活着就好--金元泡沫下的中国青训图景
2021年03月15日 14:21 国内足球综合

  来源:皮大师 51青训

  “从本赛季开始,苏宁在青训方面的投入不能低于俱乐部总投入的20%,未来只增不减!”

  当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2017苏宁体育盛典暨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新赛季出征仪式”上说出这句话时,没有人会怀疑张老板投身青训的雄心壮志。

  因为在2015年底接手俱乐部时,张老板就定下了“三年中超、五年亚冠”的发展目标,只用了一个赛季他们就爬到了中超亚军的位置,距离冠军只差了7个积分。

  然而到了2021年,一座比原计划迟到了两年的中超冠军奖杯都没能挽救俱乐部的命运,更不用说当年“只增不减”的承诺了。

  还未踏上卫冕之路的中超冠军,在2月的最后一天停止了“所属各球队的运营”。

  当国内球员转会费过亿时,很多球队的主场依然空旷;当喊出“世界第六大联赛“时,年轻球员还要靠政策出场。

  一个个响亮的外援名字,一串串夸张的球员工资,没有人能否认中国足球的上空飘着巨大的金元泡沫,只不过没有人能想到,泡沫的破灭消失会伴随着昔日”世界第六大联赛“冠军的分崩离析。

  过去十年,我们透过泡沫看到的是光鲜亮丽的中国足球,一瞬之间,我们失去的不仅是钞票,还有未来。

  毕竟被吹大的泡沫下,还有中国青训。

  中国足球的金元时代起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是广州恒大入局的2010年,有人认为是孔卡以“千万美元转会费“加盟的2011年,不管始于何时,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前后,中国职业足球的青训都是一地鸡毛。

  根据中国足协的规定,2010年中超俱乐部投入的青少年足球经费不低于300万元,中甲俱乐部投入不低于150万。

  两个数字加在一块,放在最夸张的年份,还不够一场中超比赛的赢球奖。

  然而,别看这个数字放到现在算不上什么。十年之前,这笔钱已经足够很多俱乐部的梯队一年下来的各种经费开支了,原因很简单:

  那时候,根本没有多少中超俱乐部有完整的梯队。

  2011年末,中国足协公布了新版的准入制度。

  在这其中,中超、中甲俱乐部投入的青少年经费最低标准提高到了400万和300万元,而且明确规定,各俱乐部要成立青少年训练中心,聘任青少年发展计划主管,组建属于自己的精英梯队,其中包括预备队和17岁以下的各级别梯队,每个梯队不能少于25人。

  而在2011年之前,建设青少年梯队从来没在准入制度中硬性规定过。

  不过,各俱乐部还是在准入制度中发现了一条口子:“17岁以下的各级别梯队要以学校为依托,成立培训网点梯队“。

  这就让很多俱乐部得以蒙混过关,毕竟足协根本无力细究面前的20多个孩子,放学之后有没有到俱乐部训练。

  如此一来,认真投身青训就成为了少数人的追求。

  在2013赛季的16家中超俱乐部中,梯队建设足够完整的只有6家,大部分俱乐部都是只有数量不全的零星几支梯队,其中3家俱乐部甚至连1支梯队都没有。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母公司拿出的3、400万元就能让俱乐部的青训部门过上一整年了。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对于一支25人的U15梯队来说,如果能有150万的经费,那么无论是外出比赛、平时训练,包括食宿条件,“日子就可以过得相当不错了。“

  如果只能拿到80-100万,条件自然就要下调一点,但合理分配下来,该打的比赛,该进行的训练也都能保证了。

  至于出国拉练这些明显能提升青训质量的举措,就根本不是一般俱乐部想的事情。

  由于考虑到2011年末出台的准入制度有些严苛,足协特意为升入上一级联赛的升班马俱乐部设置了两年缓冲器。

  按照进程,2014年便是大家应该全部达到准入要求的一年,不过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在那一年中超、中甲、中乙的49家俱乐部中,虽然中超、中甲俱乐部基本都拥有了自己的梯队,但还有69%的俱乐部投入的青少年经费没有达到准入标准,其中就不乏中超俱乐部。

  有趣的是,当时就已经有了青训层面的“土豪“。至少4家俱乐部在那一年投入了超过1000万,只不过相较于一线队,这1000万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2014年初,山东鲁能为了引进蒙蒂略,拍出了750万欧元。

  2014年10月8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的中国文化中心人声鼎沸。

  在这里,一次要在中国足球史上留下一笔的开学典礼正在举行。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和建设,恒大足球学校西班牙分校正式成立,这意味着来自中国的足球学校第一次来到了世界足球中心——欧洲。

  2010年前后,曾经遍地生长的传统足校陷入凋敝,从鼎盛时期的4000多所一度萎缩到只剩20多所。

  虽然存在着种种弊病,但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足球学校依然是相对最好的一种青训培养模式,于是在广州恒大第一次冲击亚冠的同时,初期投入19亿元,被吉尼斯纪录认证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足球学校——恒大足球学校,在2012年中开始招生。

  金元足球的旋风,从那一刻开始吹向了青训。

  随着各个俱乐部投入青训的资金越来越多,中国青训也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小球员们的食宿条件大有好转,青训教练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与此同时,来自欧洲、日本等青训发达地区的教练、总监也出现在了训练场边。

  2016年初,河北华夏幸福就与日本J联赛豪门川崎前锋前主帅、日本U21国家队助教高畠勉正式签约,后者的日本团队就此接过了华夏幸福的青训梯队。

  那时华夏幸福梯队外出参赛,都会引来不少青训同行们的关注:“听说是花了大钱才请来的,看得出他们非常重视青训。”

  随着教练层面的提高,梯队参加的比赛也愈发高大上。

  在国内,各种各样的邀请赛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邀请赛上的对手也是威名赫赫:阿贾克斯、波尔图、博卡青年、桑托斯等等等等。

  除此之外,一些资源雄厚的俱乐部不甘心于让孩子们在舒适区内成长,纷纷将梯队送到国外参赛。2017年初,上港U18梯队就前往巴西,在巴西教练的指导下,参加了一个赛季的当地州U17联赛。

  上海上港俱乐部没有透露这一决定的成本是多少,但时任上港总经理隋国扬当时讲了另外一件事,“以成耀东执教的1997/1998年龄段为例,他们明天就要去英国和巴西进行为期40多天的拉练,今年这支队伍已经去欧洲集训两次、日本1次,单单出访的费用就在2000多万。”

  金元足球的大背景下,没有谁是局外人。

  除了这些中超豪门之外,中、小俱乐部投入青训的力度同样惊人。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河南建业和深圳佳兆业的相关人士都表示,俱乐部每年投入青训的力度不会少于1.5亿元。

  当年的石家庄永昌用了7800万冲上中超,然而还没等打上中超比赛,他们就先为了俱乐部的梯队球员与石家庄一些优质小学、中学签订了培训协议。

  翻新基地、增加保障、提高条件,随着热钱的涌入,中国青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阔绰日子,而且似乎没有人认为这样的日子注定有个头,都觉得未来会越来越好。

  2014年5月,马云来到绿城中泰训练基地参观,“许家印最近一直打我电话,让我进入足球圈,还要多投入,我也没概念,所以来看看。”

  通过与绿城足校的工作人员沟通之后,没有人知道马云了解了其中的多少概念,但工作人员清晰地记得:

  ”马云说我们现在在青训方面的投入太少,如果他进来,每年至少要投资2000万到3000万,他说几千万算什么,十年也才几个亿。”

  投资人在自己的公司里做出一项变动,立刻就能看到效果,然而把钱投入在青训里,十年都未必能看见一个成材的球员。

  更何况在俱乐部不能自负盈亏的情况下,青训看起来就像是个永远都喂不饱的无底洞。

  “足校每年亏损约1.1亿,办学以来累计投入超26亿元”,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恒大足校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了其中的内幕。根据他们的介绍,从筹建恒大足校开始,在青训层面一直都是亏损的。

  校本部学生年人均投入就要25万,西班牙分校学生人均投入更是达到50万。2018年,恒大足校开始施行精英球员全免费培养的政策。

  在俱乐部收入还是大量依靠母公司注资的前提下,亏损才是真正的“只增不减”。

  不管怎么说,恒大至少还在坚持,苏宁在青训投入上的退步则是肉眼可见。

  舜天时期,俱乐部没有一支直属梯队,苏宁接手之后,建立基地、组建梯队、引进外教,而且为苏宁梯队的孩子创造了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接受文化课教育的条件。

  从这个角度来说,苏宁确实做到了公告中所说的,“同时引入欧洲足球青训师资,嫁接国内优质文教资源,在足球技能、营养健康和心智文化等各方面完善青训体系,打造出从U12-U19整建制的梯队系列”。

  然而随着苏宁集团内部出现经营难题,再加上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的双重打击,说好的条件开始下调,说好的合作开始暂停。

  从那一刻开始,今天的结果就成为了意料之中。

  疫情期间被“优化调整”的青训体系,也不止苏宁一家。

  相较于一线队,俱乐部的青训系统鲜少出现在媒体和球迷的视野中,从这里缩减开支便成为了不少俱乐部的第一选择。

  如果说因为疫情导致的减薪尚能理解,毕竟在艰难时刻,能保住自己的工作就实属不易,那么到了疫情已有所缓解的2021年,情况却并没有发生好转。

  根据天津媒体的报道,外界关注俱乐部欠薪,大多将焦点放在一线队的球员和教练身上,“其实各俱乐部在预备队、梯队、场地建设、青训补偿等方面的拖欠比比皆是。”

  “有的甚至是一欠多年,触目惊心。”

  如果以投入金额来计算,2021赛季中超各俱乐部的投入只有2018赛季的40%。

  全额尚且如此,就更不必说向来只能分到小头的青训部门了。由于待遇的调低和经费的削减,不少俱乐部已经流失了优秀的青训教练,在师资力量极为重要的青训结构中,这往往会带来整体水平的下降。

  “下一步就要削减球员的餐饮标准了。青训,真的麻烦了。”在与《足球报》记者的沟通中,一位青训俱乐部负责人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然而,就像中超联赛要回到泡沫产生之前的模样,中国青训没有选择,也只能回到以往的水平上。

  至于过去几年,只不过是南柯一梦而已。

  去年12月,陈戌源主席的一句“还不觉醒吗?!”,成为了不少媒体采用的标题。

  在那场看起来势在必行,实际上早已无用的联赛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中国足协祭出了史上最为严苛的限制薪水+限制投入的标准,然而还未等到新赛季的开幕,两家俱乐部就此成为了历史。

  在那次会议上,河北华夏幸福总经理李君说了这么一句话:“限薪加限投,是俱乐部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中国足球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大家努力,相信在中国足协的领导下,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足球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最后,祝在座的各位工作顺利,一定要坚持,希望明年都在。”

  2011年的春天,豪气冲天的广州恒大瞄准了中超冠军。

  2021年的春天,所有人的想法都很纯粹:“活着就好”。

  十年之间,物不是,人已非。天津泰达、天津权健、江苏苏宁,每个都是让无数人追随的名字,却就像从来没来过一样,消失在了历史的车轮后。

  在背后,是成百上千个怀揣着足球梦想的孩子和家庭。他们的梦想曾经伴随着金元时代的到来而发光,却不知有多少个梦想会随着金元泡沫的破裂而终结。

  或许“中国足球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那一定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