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超球员该不该降薪?伪职业化才是问题症结

疫情下中超球员该不该降薪?伪职业化才是问题症结
2020年05月20日 11:57 国内足球综合
  (在家观看比赛的德国一家三口)  (在家观看比赛的德国一家三口)

  稿件来源:原创 尹波说球  作者:尹波   

  5月16日,作为欧洲五大联赛重开赛事的第一家,德甲正式重启,16-18日进行的重启后首轮联赛,空场情况下,球迷和舆论反响依然强烈,付费和免费直播终端收视率创下新高。这也揭开了因新冠疫情停摆的全球足球赛事重新启动的帷幕。此前,整个欧洲和亚洲,只有5月7日开赛的韩国K联赛早于德甲,但考虑到赛事本身的体量和影响力,德甲续赛才称得上是国际足坛的风向标。

  即便在亚洲足坛,K联赛的代表性亦显得单薄,更具说服力的中超,尽管中国的疫情更早回落,重开赛事的条件比欧洲还要成熟,但显然谨慎得多,至今还没有给出联赛重启的具体时间。不过,中超重启已是大势所趋,中国足协关于6月下旬重启的方案被主管部门驳回后,最新的说法是7月初重启的可能性最大。

  全球足坛停摆期间,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球员降薪,在欧洲足坛早已成过去时,梅西C罗两大巨星率先垂范,几乎所有顶级联赛俱乐部球员纷纷响应,可以说是波澜不惊地变成现实。如今德甲重启,英超乃至西甲、意甲至多推迟一个月后大概率仿效,此番降薪行动结束已经进入倒计时。然而,差不多与欧洲足坛同时讨论降薪话题的中超,却依然按兵不动。由于降薪是在赛季停摆情况下的临时举措,一旦赛事开打便失去意义,因此,关于中超球员降薪的动议,看来难免要成为一纸“废案”了。

  那么,疫情之下,中超球员到底该不该像欧洲球员那样降薪呢?

  “围城”外面的人都说:该降!里面的人大喊:不该降!

  这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当今职业体育高度市场化,疫情导致全球赛事停摆,等于是市场的全面瘫痪,对行业本身和从业者的打击空前严重。尤其是职业足球,是个全链条的生态系统,高度依赖赛事带来的关注度、影响力和经营收入维持运转,俱乐部就是企业,球员就是商品,球迷、媒体、上下游供应商也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这种停摆状态长期延续下去,市场的交易无法进行,一定会导致企业破产、球员和其他从业者失业,甚至系统性崩盘的严重后果。职业球员和职业俱乐部是命运共同体,俱乐部维持不下去,球员也会成为牺牲品。像意甲、德甲、西甲、NBA等职业联盟,很多知名球星,如C罗、梅西等人主动提出降薪,就是为了与俱乐部共度难关。

  (艾志波的微博引发争议)

  不过,回到国内足坛,降薪与否则引发了强烈争议。反对降薪的主要是因降薪利益受损的球员。中国足协降薪动议提出后,武汉卓尔老将艾志波发表微博长文,明确反对降薪,称中国的联赛是伪职业化,俱乐部缺乏自我创收能力,运营模式和营收模式与国外俱乐部有很大不同,不是依托市场生存的,也没有针对球员的失业保障政策,因此用国外职业球员的标准来推行降薪政策不妥。

  艾志波此说,引起国内球员广泛共鸣。客观地讲,国内足球职业化不彻底,球员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很多球员收入并不稳定,其中不少人遭遇过欠薪,与职业化体制健全的欧洲联赛相比,一刀切按比例降薪确实不够公平。而且,国内联赛的薪金结构跟欧洲联赛不同。欧洲俱乐部与球员之间是规范化的合同关系,薪金是在合同里规定好的,一般以周薪形式体现,尽管除个别巨星之外,大多数球员会有出场率的限制,可基本是固定工资,不是那种赢一场、平一场多少钱,输球没钱的算法。也就是说球员收入中固定的那一部分是大头,浮动的那一部分是小头。国内球员就不一样。所以很多球员觉得委屈:没球踢本来就没奖金,剩下那点儿底薪,你还要我再降?

  此外,与欧洲联赛因疫情停摆后球员全员放假不同,中超新赛季迟迟开不了赛,可是球队仍然处于训练备战状态,应等同于在岗,从这一角度讲,降薪的理由也显得说服力不足。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艾志波代表了一批和他处境相似的球员,他们的诉求是有道理的。然而,正因为国内联赛不够职业,缺乏自我创收能力意味着俱乐部在经济上承受压力的能力更差,像恒大上港国安那样挥金如土的豪门只是极少数,如果球员不降薪,俱乐部生存不下去,球员受到的损失更大。而且,舆论界对中国球员高薪低能的诟病由来已久,大疫之下欧美球星都降薪了,国内球员不降,道义上也说不过去。

  跳出足球来说。疫情之后全国很多企业复工,但市场萎缩订单取消,没有收入却仍然需要支出人力和租金、水电等成本,企业也要通过减薪甚至裁员来应对。当然国内职业俱乐部特别是那些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俱乐部,不仅仅是靠赛事这个“订单”活着,不过基本的道理是相同的。

  降薪与否之争的背后:“伪职业化”才是中国足球的症结所在

  由此,欧洲俱乐部和球员之间很容易在降薪问题上达成一致,而到了国内,降薪与否,就成了球员和俱乐部双方的一场博弈。有意思的是,这场博弈,俱乐部和球员都声称自己是弱势一方。

  球员说自己是弱势方,不难理解。国内联赛制度不健全,没有球员工会或球员联盟这样的维护球员基本权益的组织,现有的制度和规则也更多地偏向俱乐部一方。但俱乐部也有难言之隐。一个成熟的职业足球体系,俱乐部是主体,应由各俱乐部组成的职业联盟作为联赛管理方和利益协调方。而中超的基本权限则掌控在官办的足协乃至体育总局手里,俱乐部的利益随时可能受到损害。

  (中国足球,世界难题)

  俱乐部和球员都是弱势群体,那么强势的一方是谁呢?或者说,是什么因素,使俱乐部和球员都成了弱势的一方?这个问题,戳到了中国足球的痛点:伪职业化。艾志波的微博也提到了这一点。职业足球的主角是俱乐部和球员,如果俱乐部和球员都成了弱势群体,只能证明这不是真正的职业化。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已经有了26年的历史,只是这一联赛的职业化和市场化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几乎没有一家俱乐部能够依靠自身经营生存,要由背后依托的大金主输血才能活着。俱乐部、球员、球迷等各方的权益,往往也未能按照职业化的要求来体现。欧洲五大联赛都有财政平衡方案,球员有薪金总额限制,俱乐部要量入为出,具体到每个球员,从身价到收入,都是职业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产物。而中超在这些方面差距非常大,有关各方的利益边界是不清晰的。

  (想出解决办法了吗?)

  单就降薪而言,短期内可能不难找到一个折中方案,比如足协提出减薪30%,不过要由俱乐部与球员协商确定,俱乐部可以根据收入高中低的不同情况,与球员协商减薪的比例。但从长远看,只能通过职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把俱乐部的运作和球员权益的保障,纳入到职业化的范畴之中去。再遇到这样的困难时期,俱乐部需要付出什么,球员需要怎么做,足协的责任在哪里,大家才能形成共识。再扯远一点,不久前炒得很热的于汉超事件,他违反交通法规受罚毋庸置疑,可俱乐部仅凭自定的内部规章就把他开除,是否合理合法?于汉超本人有没有辩解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这都是球员权益边界不清晰的例证。

  从另一个角度讲,早在这次疫情之前,中国足协就一直在酝酿强制性的球员减薪规定,因为过高的人力成本,让俱乐部越来越难以承受。过去这几年,很多俱乐部由于没有持续的资金注入而倒闭了,像延边富德、辽足、上海申鑫等。即便是那些看上去不差钱的豪门俱乐部,私下里也认为这样坐吃山空是不行的,实行工资帽政策乃大势所趋。疫情实际上只是加快了这个过程。

  正因为缺乏造血功能,大多数国内俱乐部的生存基础相当脆弱,又没有财政平衡的规定,金元足球带来的盲目引进大牌外援和球员身价畸高,本来就使俱乐部的人力成本不堪重负。而新冠疫情导致的赛事停摆,又使俱乐部本来可以从门票、广告、转播费销售分成等方面得到的收入化为乌有,可谓雪上加霜。上个赛季结束后,从中超的天海到中甲、中乙多支球队纷纷退出,主因便是俱乐部资金链断裂,欠薪严重,球员拒绝在新赛季准入门槛最重要的环节——全年工资奖金表上签字,俱乐部只能被迫倒闭。

  不摆脱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国足球没有出路。简单说,就是要按照职业足球的规律办事,把“伪职业化”前面那个“伪”字去掉。现在我们跟欧洲联赛学降薪,其实最应该学的,是人家那种成熟规范的真职业化。如果觉得学欧洲条件还不具备,那就学日本学韩国,让俱乐部靠造血而不是输血生存。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再难,也得做。这道坎儿是绕不过去的。

恒大足协中超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