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篮球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甲A球迷俱乐部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甲A > 青年报-球周刊 > 新闻报道
 


相关报道

申花队员新年寄语(1.3)

为申花球员颁奖(1.3)

贺岁杯申花0-3败北(3)(1.3)

申花队贺岁杯输给南斯拉夫联队(2)(1.2)

球输了 斗志不输--申花队输球实有原因(1.2)


近期焦点

英超第21轮交战纪录(1月2日)(1.1)

葛爱平:中国足球 千年的报答(1.1)

龚晓跃:21世纪体育的十种可能(1.1)

追梦2000--齐鲁体坛人士展望未来(1.1)

伍绍祖元旦献辞:铭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1.1)



冷眼向洋看世界 申花选帅志不渝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1月3日 11:35 青年报-球周刊

  安杰依

  (1997年7月--1998年6月)

  聘用缘由:

  报载:比起内向的斯托伊科夫,安杰依的性情更显外露。他说:“我想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隐瞒。当然,队员们 都不错。但我到中国来,到申花队来,是来训练,而不是来表扬他们的。”

  他说:“我不知道什么抢逼围,但我知道全世界的足球是一样的,一对一,二对二的防守能力必须提高,必须积极跑 动,必须积极逼抢!”

  “申花队体能状态必须提高。”而在斯托伊科夫看来,体能和场上的积极性是职业球员自觉拥有的,不必教练过问。 因此,他在这方面极少强调。而球员们的惰性,恰恰因为没有重鞭的催促,而使得申花队几年来形成的抢逼围风格日益丢失。 安杰依信心十足,自认为没有带不好的队伍。

  教练桑廷良说,老头非常有水平。他的前任斯托伊科夫只会嘴上讲得头头是道,训练时一点办法也没有。幸亏俱乐部 决策及时,不然球队就毁了。安杰依使用申思的最高明处,是大家过去一直把他作为左前卫,而老头改为352阵型,让申思 右移了一位,这样既畅通了吴承瑛左路插上的助功路线,又发挥了申思视野开阔的组织才能。

  下课说法:

  安杰依自执教申花以来,最缺乏的也正是没有鲜明的指导思想。

  申花队走入了为控制而控制球的盲区。后场倒脚,中场横带,横传,为了攻击的跑位少,为了选择攻击点的转移少, 完全达不到以控制球来调动对方的目的,直接导致全队的作战能力下降。

  由于主帅的思维偏差,把一个具有鲜明风格的球队引进了不伦不类的行列,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安帅在指挥比赛时 又刚愎自用,废了法德恰、丹尼斯,又时时怀疑屡有建树的莫拉,进而过分信任卞军。激战正酣的紧要关头,却屡出错招,以 致该胜的比赛也拱手相让。

  斯托伊科夫

  (1996年12月--1997年6月)

  聘用缘由:

  俱乐部称,斯托伊科夫之所以被聘为申花第一任洋教练,主要在于他对上海足坛尤其是申花队现状剖析最为中肯细致 。俱乐部总经理及上海足坛的几位知名老教练专程赴保加利亚考察后决定,聘请他担任主教练。

  报载:训练方法的确和徐根宝有所不同,就像他一般总是对球员表示满意一样,他让球员两手同时拍球,一声令下, 急转身,再拍球。比速度,比灵敏,场上笑声不断。队员说,跟斯托伊科夫训练,显得很活泼。

  上任到辞职,大大小小比赛一共打了30多场,但只输过一场球。

  下课说法:

  进不了球,赢不了球,也许正是这使得人们对老科夫丧失信心。他的失败之处在于训练,强度不够。之所以退步,一 方面是由于他性格内向,在训练时不动口也不动手,使队员在训练时太放松,另一方面他未将训练与比赛挂钩,主力阵容的固 定使队内未形成竞争气氛,主力不用担心自己下岗,替补上场没指望,主力和替补的收入差异是悬殊的。

  墨里西

  (1998年6月--1999年1月)

  聘用缘由:

  郁知非称聘请外籍教练体现了申花足球俱乐部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足球理论、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追求。聘请墨里西, 是俱乐部这方面实践和追求的延续。

  报载:墨里西的训练方法,量不大但密度高,迫使球员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没有机会偷懒。他很强调队员的位置感 和队型的保持,哪个球员做得不够,他马上暂停训练,耐心地纠正。在强调防守重要性的同时,更把初来上海时所说的“先进 的足球理念”传递给队员。

  中场核心申思也表示,足协杯决赛首轮之所以能在落后的情况下反胜辽宁队,关键在于控球,突然变化节奏的巴西式 打法起到了作用。在将这种攻击方法移植到申花队方面,墨里西功不可没。

  下课说法:

  申花队成员普遍认为,墨里西“有小聪明,无大智慧”。

  申花俱乐部一位负责人说,他在对球队长期的“治理”和日常训练方面,有明显不足。在理论方面他还有欠缺,平时 球员和教练员没有从他那里得到多少足球理论方面的指导。

  队中一名教练员说,墨里西暴露出的问题是球队防守不行,而中场球员在衔接上也有问题。由于布阵问题,申花队本 来很有威胁的边路助攻也没有了。

  在训练量的掌握,球员状态的调整方面,墨里西也有失误。联赛后期的多场比赛,申花队开场后均进入状态较晚,中 方教练认为,这是墨里西周期训练强度安排失当的结果。

  拉扎罗尼

  (1999年1月--1999年11月)

  聘用缘由:

  报载:拉扎罗尼肯定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引进的最好的教练。他有丰富的阅历、辉煌的战绩,他会给球队带来新的面 貌,将直接影响到申花队的成绩。郁知非说,“三年来,申花先后请过三位外籍教练,拉扎罗尼是原巴西国家队教练,巴西又 是世界足球第一强国,如果这样的好教练都不行,看来,外籍教练在中国真是不适用了。”

  一月之后,郁知非说,拉扎罗尼先生比较有人情味,他向队员们表达他的意图总是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凡事身 先士卒、事必躬亲。

  成耀东:他绝对是个高水平的教练,人又很客气,风度很好。他的训练很有特色,技战术比较丰富。

  申思:拉扎罗尼教练对工作的准备非常细致,训练计划的安排很周密,总的来说工作作风的严谨让队员们对他很敬重 。

  吴兵:他是个好教练,真的,我看他有自己独到的思想。

  下课说法:

  他的训练计划带有极强的巴西特征,与中国球员的身体状态很不匹配,拉扎罗尼还是个异常固执的人,听不进其他中 方教练的意见,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反感。

  拉扎罗尼每每输球从来不找自身的原因,不是怪裁判不好,就是怪天气不好,他还将输球的原因归于诸如场地不好、 球员表现不好等等,实际是在推卸责任,以维护他世界级名帅的可怜尊严。七十多万美元,一个有着世界级名气的来自足球王 国的教头,竟然失去了做教练的起码风度,不是他被中国甲A逼疯了,就是他确实是一个水货。

  在引进外籍教练的问题上,俱乐部仅仅将眼光停留在教练名气上显然是不行的,关键还在于所聘请的洋教练能否尽快 找寻到与中国足球、特别是申花足球的结合点,在挑选、引进内援和外援方面,也由于“少有伯乐,难觅良驹”,同时犯下了 举棋不定的错误,没有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彼得洛维奇

  (1999年12月-?)聘用缘由:

  聘用缘由:

  郁知非说,申花在南斯拉夫寻找教练并不仅仅是因为桑特拉奇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俱乐部早在三个月前就召开了一些 秘密的研讨会,认为南斯拉夫教练可能比巴西教练更能适应中国的足球环境。

  俱乐部请南北专家为申花会诊,关于请什么样的教练,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的教练因为社会背 景与中国接近,那里的教练与我们更能沟通。

  郁知非认为彼得洛维奇性格比较耿直,一看就是干实事的,对他的第一印象很好,当时就草签了协议。

  为了更加客观的评定彼得,申花请来了足球专家和几家媒体参加听证会。听证会后他得到了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

  听证会的成功举行,使得申花队的态度也日趋明朗,俱乐部董事长郁知非夸奖彼得洛维奇“极具敬业精神,是个工作 狂。”

  下课说法:?


热点专栏 --> 转会流言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国内足坛-甲A > 青年报-球周刊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