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体育 | 篮球 | 视频直播 |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 甲A竞猜 | 奥运足球预选赛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篮球-CBA > 青年报-球周刊 > 新闻报道
 


男篮联赛外援面面观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11月15日 15:40 青年报-球周刊

  每到联赛开始前的一个多月里,人们谈论最多的总是外援。他们在人们眼前来来往往,就象菜园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 长一茬,就算管菜园的“篮管中心”老大爷在那儿直喊停也不管用,直到联赛快开始的现在才算有个完。在联赛开始前,让我 们先到后台来仔细看看这批洋“雇佣军”们,或许能事先看出他们在CBA中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在经历了几年的教训和经验 之后,中国篮坛的引援之路又走到了怎样一个地步。

  人总是旧的好

  在这20名外援中,有一些面孔十分熟悉:广东宏远队的积臣、原四川蓝剑现役浙江队的杰胜、北京首钢的阿尔斯通 、江苏南钢的查理·曼德、湖北队在打甲B时就曾助一臂之力的霍夫等。此外还有一些人尽管看上去并不眼熟,但他们也都曾 在上一赛季中露过面,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而来去匆匆罢了,如浙江队的马里奥·路卡斯、山东火牛的卡达谢夫.爱尔沙德。 他们占据了总外援人数的约三分之一,这一数字已超过了上一赛季的比例。

  按惯例,由于竞技场的急功近利性和外援本身的巨大流动性,CBA的外援应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 同”,为何到了CBA的第五个赛季,反而旧将愈发地多了起来呢?从这些外援的分类中,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原因。

  广东宏远的中锋积臣,2米08的他技术出众,在上一赛季的篮板球和扣篮两项个人技术统计中都进入了前三名。不 仅如此,在正处于新老交替最困难时期的宏远队中,他和主力后卫李群几乎为全队支起了大半边天,立下了赫赫战功。到了新 的赛季宏远队仍未度过新老交替期,仍需要向积臣这样已和队伍达成极好默契、也熟悉了CBA规则及其他劲旅情况的高水平 外援,而积臣本人也十分喜爱宏远队,因此两方一拍即合。7月积臣就随队到香港参加了“工商杯”的比赛,并助宏远夺得了 冠军。10月他再次早早归队,开始了联赛前的备战。首钢的阿尔斯通、江苏的查理,包括现效力浙江队的杰胜都属于此类。

  而有的旧将却并非是一开始就能再续“前缘”的,如浙江队的另一名外援马里奥·路卡斯。他在上一赛季就效力于浙 江队,但打到第五轮时便不慎腓骨骨折,无奈之下他只得回国疗伤。今年他之所以能重返浙江队,实在是沾了迈克尔·德思入 选NBA老鹰队的光,后者在南北争霸赛中浙江队的夺冠历程中起了极大的作用。而将德思介绍来的便是马里奥,看在这点上 ,加之从他上赛季的表现来看,尚还符合浙江队的标准,而且所剩时间也不允许浙江队再去好好寻找了,只得就近选择。湖北 队再次选择霍夫同样如此。

  人好还得用得好

  当今中国篮球职业联赛有这样一种发展趋势 --外援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球队在联赛中的地位。这点从C BA对外援的限制已越来越小便可看出。从第一次可以引进外援到现在的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外援的规则三次易改,尺寸越 放越宽,先是规定一个外援上场,后是两个外援可以同时上场,本届联赛又是在决赛阶段将采用4节5人次;而循环赛和复赛 阶段,依然沿用上赛季的4节4人次。所谓4节4人次即平均每节能使用一个外援名额,而新的4节5人次比起前者来,可多 用一个人次。这样一个政策倾斜,外援在联赛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应在情理之中。

  从这20名外援在各个位置上的分布来看,较为均匀,只是在中锋位置上的偏多一些。这其中并无多大的必然性。倒 是CBA规则在这两年的变化,更加强调了外援的水平,及教练在人员组合、外援调动上的艺术性,同时也要求各队提高在外 援选择上的理性和实用性,多加考虑哪些位置上使用外援更加有效。可以说外援的好坏也得看教练用得好坏。

  老美偏多的背后

  在这20名外援中,除山东队两人均来自俄罗斯外,其余的均是老美的面孔。

  按理说,美国的NBA与中国的CBA大不相同,美国球员到中国打球,首先在规则的理解上就较难与队伍同步。其 次,美国人的性格一般比较外向,加之规则的作用,这使得他们在打球上较为个人化,独立作战能力强,但与队伍的整体配合 感较差。而欧洲球员在这些方面相比美国人,要更接近中国球员。但为什么外援中反倒是美国人多,而且是占了绝大多数呢?

  这首先是因为美国向来是个球员输出大国,他们的三、四流水平的球员到中国来打球,和目前CBA的水平较为相近 。而且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常到香港、台北等职业联赛中淘金,对中国篮坛的情况较为熟悉,也就容易融合到CBA中 来。而我们到欧洲寻找的球员一般水平都较高,这些人的流向并非中国,而是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且在语言上我们较难与 之沟通,因此就算再适合欧洲球员到中国打球的也不多。

  其次,这和目前各俱乐部寻找外援的途径有关。很多俱乐部都是依靠一些国际经纪公司为中介来寻找的,有的则是依 靠以前来打过球的外援推荐的,即便是能真正到第一线去寻找的,也会因为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的局限而仓促了事。因此他们多 是在就近的香港、台北等地的洋“雇佣军”中挑选。美国人偏多也就不足为怪了。陈敏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篮球-CBA > 青年报-球周刊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