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中国需走体教结合之路

2014年09月02日12:23   体育专栏  作者:杨华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青奥会期间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中国体育的错谬——“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

  锦标主义的“成果”在2008年北京奥运达到了巅峰,中国代表团力压美国,高居金牌榜第一,一举成为世界第一金牌大国,民族荣誉感和自尊心因之大大提升。两年之后,中国GDP超越日本,晋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在“唯金牌论”指引下,体育和教育的鸿沟越来越大,国内运动员的养成普遍是以牺牲文化课学习为代价的,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里消磨个性、千人一面,被欧美媒体妖魔化成“金牌机器”。金牌生产线里脱颖而出的大腕,有一定的空间去找寻自我了,还会被知名高校抢着“收编”,但更多的选手失去了吸收知识的最宝贵青春。

  比较极端的例子,街头卖艺的张尚武、澡堂搓澡的邹春兰、病情无钱医治的才力,他们都曾为锦标主义增砖添瓦,以至于未能掌握任何在社会安身立命的技能,最终被这个金牌体系无情抛弃。也有未雨绸缪给自己找出路的,比如中国男排的自由人丁慧,这位混血儿“逃”出了浙江队,去美国读书了,理由是“像我这样老老实实打到退役,混得最好就是队里给一个教练的编制。到时候再想做点其他的事情,年纪大了学习的年龄过了,我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

  除了金字塔尖的那些体育英雄,还有太多被泯灭、被淘汰的运动员,现在的机制是不关心他们的生存状况的,一方面,这说明体育部门不够人性化,只把运动员分成两类,“有用的”和“没用的”;另一方面,大批没能“出头”的运动员任其自生自灭,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习近平主席青奥期间看望中国代表团,语重心长的强调胜负并不重要:“胜不骄、败不馁,尽情享受青奥会期间比赛、学习、交流的每一个过程。”体育领域内也引发了体教结合的反思,诸如北体大模式、恒大足校模式都是不错的尝试,但全方位的让体育进入校园,还是一个纷繁浩大的工程。

  中国青奥女子足球队以U15国家队为班底,而这支球队部分球员是一边正常学校上课,一边在业余体校训练,小球员表示:“队里的不少小伙伴在训练之余都是很积极学习的。毕竟现在社会竞争那么激烈,如果没有读好书,以后怎么办啊?”从中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国人认识到锦标主义的不可取——在国内练体育就像买彩票,只有极少数可以中大奖,剩下的呢?这不是变相打击绝大多数孩子从事体育的热情吗?

  在巴赫的善意提醒下,在习主席的高层指示下,体教结合是一个大趋势,比如校园足球就已经由教育部出面来贯彻了,采取延长体育课时,增加定点学校、设立专项考核等手段。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进入校园是一种必然,而体校-体工队模式终将被历史埋葬。

  体育向教育转型,笃定是一个漫长、曲折且痛苦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个金牌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家而言。美国的高校体育如火如荼,NCAA的观赛人数远超NBA,日本、韩国也让体育植根于教育,而中国放弃固有的金牌生产线,走体教结合的路数,就意味着相当长一段时间,大赛战绩非但难与美国抗衡,甚至被韩国、日本远远落在后边。

  别忘了,青奥会也罢、大学生运动会也好,中国还有不少专业选手参赛,如果是真正的学生去比赛,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美国、欧洲、日本、韩国都已经拥有了健全的非专业培养机制,而中国的新型培养理念从无到有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当中国在奥运金牌榜位列二线、三线,乃至于被日本、韩国超越,舆论能不能保持冷静和客观?官员会不会为无法捞政绩而复辟金牌路线?

  文:杨华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奥运 体教结合 金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