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群:全运悖论之悖论

2013年09月02日11:46   体育专栏  作者:苏群  
全运青年男篮辽宁胜广东全运青年男篮辽宁胜广东

 

  全运会的一个明显悖论是:它已经成为体育改革的桎梏,但如果取消了全运会,那么多运动员、体育局公务员往哪里去?然而,提出这个悖论本身,就已经陷入了另一个悖论:你明明知道这是需要改革的体制,却因为体制本身而认为不可改革。

  对全运会“假、黑、乱”的批判,只是对表象的揭露,好比你指出这片田里有太多稗草,其实问题不在稗草本身,而在它根植的土壤。当你把疑问投向土壤,而不是稗草,那些无辜的运动员就可以脱罪。运动员是没有错的,错在他们依赖生存的这个体制,在一片良田里,他们可以茁壮生长,在有问题的土壤上,他们也能与稗草共存。

  作为一个体制的产品,全运会不是本质,而是现象。我们国家在解放前就有全运会,那是国民体育发展的必然。解放后的全运会,大环境是国际上将我们孤立,体制则移植自苏联。中国体育回到世界舞台,34年来世界体育和中国体育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全运会一如既往,且功利性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以篮球为例,就可以看出全运会早已失去推动基层体育的功能。

  过去的地方篮球是以体育局为基本单位,篮球联赛和全运会是同一体制、同一规模、同一格局。苏联模式为体育局建立了完整的金字塔结构,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非商业性、严格的指令性和计划性,与当时中国的计划性经济体制特性完全吻合。那时候,金字塔底的基层篮球水平就是塔尖的水平。3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计划经济早已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原来以体育局为基本单位的全运会,仍然固守着传统模式。为了在全运会获得好成绩,没人可以借人,不同项目可以交换,退役队员可以复出。国家队不重视更新换代,但尚且一年一大赛,全运会四年一次,更新换代无从谈起。

  这是“U18”青年组在全运会横空出世的原因,推出“U18”本身说明了全运会丧失了原有的功能。“U18”的冠军和成年组一样,可以算3块金牌,即使第九名也可以算一块铜牌,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地体育局的积极性,尽管这种“胡萝卜效应”听起来非常可笑。但就整体而言,“U18”对中国篮球后备力量的推动也非常有限,因为大环境的变化、体育局和全运会的功利性早已破坏了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原有结构。事实上真正承担青年后备力量常规培养的已经是CBA的俱乐部,其动力不是全运会,而是联赛。所以,表面上看你给篮球再增加更多的金牌数,能调动更大的积极性,但事实上只有这么多人打球,那些有心无力的体育局即使面对10枚金牌也只能望洋兴叹,何况4年才来一次。

  所以,全运会悖论的核心是其体制的生存合理性到底是不是还存在。体育局和运动员的出路不是理由,运动员没有体育局照样会生存下去,只是会换一种生存方式。反言之,正是旧体制的僵化存在,阻碍了运动员寻找更多的生存方式,每有精英和明星诞生,必然会与旧体制发生严重冲突。换一个领域,难道中石油因为有160万员工就不用改革了?高速公路因为有几千上万收费员,就必须每条路继续收费下去?

  中国的体育体制,是所有领域的改革当中最落后的,它萃取全民体育的精华而独享精英体育的利益,留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哀。只有打破这种体制,才能激发全民体育的活力,但这需要壮士断臂的勇气,否则,只能在悖论之悖论中恶性循环下去。

 

文章关键词: 全运会 体制 男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